03.05 古生代到新生代有哪些没有因大灭绝事件,但被自然淘汰而消失的物种?又为什么消亡?

蒙牛PK伊利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是一个不断演化、灭绝、新生的动态过程,回顾地球生物史,主要经历了5次物种大灭绝过程,分别是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发生的生物大灭绝。

第1次:奥陶纪大灭绝

大约4.4亿年前,全球气候变冷,大片冰川生长,改变海洋及大气环流,而冰川锁住了大量水,导致海平面下降,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约85%的海洋物种灭绝。

第2次:泥盆纪大灭绝

第2次物种大灭绝同样是气候变冷导致的,大约3.67亿年前,气候变冷导致陆生生物遭遇重大打击,海洋无脊椎动物同样损失惨重,科学家预计,这次物种大灭绝导致80%的物种灭绝。

第3次:二叠纪大灭绝

有别于前两次物种大灭绝,第3次物种大灭绝的罪魁祸首是地球内部剧烈的地震及火山活动。大约2.45亿年前,地球火山地震活动频发,导致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约96%的陆生生物及海洋生物遭到灭顶之灾,也是5次物种大灭绝中最惨的一次。

第4次:三叠纪大灭绝

第4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约2亿年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约75%的物种灭绝,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最大。

第5次:白垩纪大灭绝

距今最近的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由于小行星的猛烈撞击,导致地球球被铺天盖日的尘土覆盖,遮天蔽日,地球温度急剧下降,植物失去光合作用,大量动物被饿死,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龙了,科学家预计,这次物种大灭绝导致约75%--80%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事实上,地球上的物种始终保持着新生、灭绝、演化的动态过程,只不过以上五次大灭绝是物种集中灭绝时期,而跨越几亿年,仍有不少物种在地球上顽强的繁衍生息,不过大都是一些低级生物,比如单细胞藻类、海洋中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如水螅虫、鹦鹉螺、水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