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A股忽成全球资产“避风港”!调整正是上车好时机?

国外疫情加剧影响之下,近期外围市场屡屡大幅下挫,虽然A股继鼠年首日下挫以来持续上扬,但近期未能独善其身,市场震荡明显。

不过,近日大摩却发布报告称,中国股票市场将成为疫情下的“避险资产”,提高中国股票在其亚太地区及新兴市场资产配置中的权重,中国股票市场评级由“不变”升为“增持”。

A股忽成全球资产“避风港”!调整正是上车好时机?

相信不少投资者都会有些奇怪,为何A股忽然间就变成“避险资产”了?事实上,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原因:

首先是中美利差因素。疫情影响之下,避险需求的增加令中美利差水平不断拉大,使得包括A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对于资金的吸引力大幅增加。此外,近日美联储启动降息之下,美元指数近期连续下挫,汇率差的扩大也成为了中国资产吸引力扩大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估值因素。经历大跌之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最新的市盈率水平(TTM)约为20.46倍,市净率水平约为4.53倍;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的估值水平则略高一些,两者的市盈率(TTM)分别达到了21倍和33.58倍。

反观A股市场,上证指数最新的市盈率(TTM)水平仅为12.98倍,市净率则为1.38倍。深成证的市盈率(TTM)的市盈率水平也只有27倍,市净率则为2.92倍。显而易见,美股的估值水平整体显著高于A股。这意味着,A股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

A股忽成全球资产“避风港”!调整正是上车好时机?

最后是流动性因素。在1月社融规模放出巨量之后,中金公司预计2月新增社融或将达到2.4万亿元,而2019年2月仅为9600亿元。结合当前资金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来看,二者皆指向一个结论:市场“不差钱”。与此同时,投资者进场亦非常积极,A股两市成交金额连续10个交易日超过万亿元,公募基金募集亦频频出现“爆款”。要知道,A股估值想要得以持续扩张,自然离不开充沛的流动性。

综合上述理由来看,大摩将A股称为“避险资产”,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A股未来的走势,不少国内机构亦纷纷持续看好。国泰基金认为,A股目前的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后续向下的空间或有限。与此同时,国内市场流动性依然充沛,因此继续看好A股中长期投资的机会。

海富通基金同样认为,近期A股回调仅属于技术面回调,并未影响A股基本面,尤其科技成长板块的逻辑主线并未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3月4日,今年以来回报排名前十的股混型基金,基本都带有科技标签。

A股忽成全球资产“避风港”!调整正是上车好时机?

(资料来源:券商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股忽成全球资产“避风港”!调整正是上车好时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