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特稿|浙江再現兩例“倒灌”病例 華僑和僑鄉陷防疫經濟兩難

特稿|浙江再現兩例“倒灌”病例 華僑和僑鄉陷防疫經濟兩難

圖為海關關員對來自重點地區旅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圖/海關發佈公眾號

  【財新網】(記者 葉展旗)境外“倒灌”病例引發對國內僑鄉和海外華人的雙重憂慮。3月5日,浙江公佈前一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2例,為湖州市德清縣報告的意大利輸入病例。迄今浙江境外輸入病例達10例,均來自意大利。

  湖州新增2例為一對母女,一直生活在意大利,此行轉機兩次回到浙江。兩人於2月28日由意大利都靈起程(AF1503航班),途經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CZ348航班)、2月29日約6點40分到達廣州,再轉機(CZ3803航班)到達杭州蕭山機場。2月29日下午由其家人自駕接回德清,即被居家隔離醫學觀察。2人於3月4日凌晨發病,當天核酸檢測陽性。目前在湖州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湖州全市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人。

  兩人多次轉機,航班和轉機過程中的密切接觸者尚未有公開信息顯示。

  浙江此前的8個意大利“倒灌”病例出現在麗水青田。8人回國前都在意大利貝加莫一餐廳工作,無湖北武漢接觸史。其中6人與首例確診的王某從意大利米蘭經莫斯科轉機返回上海,包車於2月28日8點到達青田,即被隔離;1人從意大利米蘭經德國轉機返回上海,包車於2月29日24點到達青田,即被隔離。7人均於3月2日確診。

  據麗水市政府人士透露,首例發病者王某從2月16日起就出現咳嗽、頭痛等症狀,曾自服藥物,但不見效果。2月21日起,出現腹瀉,持續2天。回國前往青田途中就與青田聯繫,直接入住觀察點。在2月28日、29日又出現腹瀉,在3月1日晚確診,繼而排查至其他確診病例。

  據接近當地醫院的人士稱,近日也都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歸國人員因身感不適等各種原因來醫院檢查,“一天有時兩三個,多的時候十幾個”,暫未發現新病例。

  麗水市本是浙江省首個新冠病例清零的地級市。在2月27日,麗水市當時最後3名患者出院。

“流動是最大的風險”

  青田政府從王某到達青田當日,即2月28日起在上海浦東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和溫州機場成立機場服務組,為華僑提供專車、包車服務,以減少從入境口岸至隔離點之間的外界接觸。

  據服務組人士稱,歸國人員不分出發國家,回鄉後統一要隔離至少14天。隔離期間費用由政府先行墊付。“這幾天陸續都還有人回來。”

  在過去兩天,僅在杭州機場就接到至少61名意大利歸國青田籍旅客。據《杭州日報》,3月4日晚,在從北京飛抵杭州的中國國航CA1706航班上,有66名入境旅客。經排查無異常情況,29名自意大利回國的青田籍旅客,由青田縣政府專車接走。在前一晚的兩班航班中也有自意大利回國的青田籍旅客32人。其他入境旅客,也陸續由屬地政府派專車接走。

  杭州通報中還提示未來兩方面壓力,一是近期還有來自溫哥華經停青島,以及來自泰國、澳門的航班,同時還要關注3月16至月底來自韓日的7個航班是否續飛;其次從國內經停轉機的乘客將會越來越多。除此之外,每年清明節前也是不少華僑習慣回國的時候。

  在青田當地,管控在加大力度,包括要求縣內的健康監測點採用“五班人、四班倒”24小時值守,每班次值守人員不少於2人。青田還在3月4日建立疫情防控舉報獎勵制度,針對未主動報備或未管控的境外入青人員,舉報屬實給予每人500元。

  據青田居民反映,3月3日還有社區人員上門瞭解僑眷僑屬情況,希望居民勸導海外家屬不要貿然回國。青田縣委書記戴邦和在3月3日晚的政府會議上要求,全面摸清華僑底數,確保走訪率達到100%,全面提高勸留人數,“流動是最大的風險”。

“想回又不敢回”

  青田縣是國內知名的“華僑之鄉”,華僑人數高達33萬,其中有約10萬居住在意大利。截至當地時間3月4日,意大利累計已確診超過3000例新冠病例,是歐洲疫情最為嚴峻的國家。

  “大部分都想回去,但又不敢回。”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維羅納(Verona)經商的青田人趙華稱,意大利華人普遍擔心在當地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在歐洲,就是按照普通的流感來處理,除非很嚴重,否則醫生一般不讓你住院。”

  不敢回則是擔心飛機上感染,況且此時回國一旦確診,會被認為是有意隱瞞,趙華稱,“是否回去,很多人都在徘徊之中,包括我自己。”

  華人對當地防疫狀況的擔心不無道理。趙華介紹,和國內提倡戴口罩不同,意大利普遍認為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報紙上說了沒病不用戴口罩。”

  意大利衛生部援引世衛組織稱,只有那些可能與病人有過接觸且出現了咳嗽噴嚏等症狀的人、以及正在照顧疑似病例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若沒有呼吸道症狀,普通民眾並無必要戴。”這與中國國內的政策大相徑庭。

  王剛的家人住在意大利重災區之一的威尼託大區,從官方聽到相同的建議,況且附近藥店都已買不到口罩。他的子女在意大利長大,現在每天照常和朋友出去玩。

  據法新社,意大利政府在3月4日才剛剛指令關閉全國各地的所有學校和大學直至3月15日。在此之前,只有北部部分城鎮的學校關門。

  一位住在米蘭的青田人也表示,出門在外只有中國人戴口罩,當地人都不戴,地鐵公交上也是如此。當地人的店都開著,中國人的店大都關了:“對意大利人的生活幾乎沒有影響,該跑步跑步,該上班上班。我只有回家刷朋友圈,才感覺害怕。”

  歐洲多地近日返程機票普遍貴於從國內出發的價格。以米蘭至上海為例,該航線無直飛航班,近日轉機一次的機票最低價基本都在4000元,到下週的價格逐漸降至兩千多元;從上海至米蘭的航班價格則保持在兩千多元,且在未來幾個月內相差無幾。巴黎、法蘭克福、羅馬的情況類似。

  至於是否考慮安排專機,青田外宣辦人士回應稱,這個國家層面會有統一安排,根據形勢的發展會有相應部署。

  另有意大利華人稱,如果因疫情影響,在當地找不到工作,每月房租、伙食費等就需要500歐左右,一旦疫情持續上半年,費用上還不如回國。他們普遍的擔心是,國外並不如中國國內重視:“意大利人要自由不要口罩”,短期難以控制疫情,只有華人自己待在家中於事無補。

“索性把店都關了”

  王剛在去年底從意大利回到青田,返程機票一再延期直至取消,“本想國內已經熬到頭了,歐洲又蔓延開來。”

  出國近30年的王剛在意大利從事葡萄酒等貿易生意。受疫情影響,王剛上半年的行程被徹底打亂,原定3月份在成都舉行春季糖酒會宣佈延期,意大利最大的葡萄酒展Vinitaly也從4月推至6月,國內的店也無人問津。

  王剛的哥哥在威尼斯地區經營餐館和酒吧,儘管早先採購了大量海鮮,無奈員工已經不願來上班,收入相比已經夭折:“索性把店都關了,在家帶孫子。”

  和王剛一樣,趙華在意大利已經生活近30年,目前在維羅納經營食品超市,生意已比往日差了一半:“意大利人嘴上說不怕,心裡還是怕的,所以來往的人肯定會變少。”

  大約兩週前,意大利新冠疫情剛開始快速爆發,曾出現過短暫的搶購潮。趙華打電話給上游米廠,發現都沒貨了。目前價格還是比平日高20%左右。

  與華人超市全線漲價不同,當地意大利人的超市在拼命減價:“因為那兩天之後就沒人想去了,現在意大利超市貨進過來滿滿的,只好打折。”

  但兩類超市共同點是消毒用品都已斷貨。因為早已在國內疫情爆發時,就被華人搶光了。據趙華瞭解,平時1歐元10片的口罩,已經漲到了將近2歐元一片,而且只有線上的渠道。不少人藉此囤貨賺錢。

  讓趙華更擔心的是當地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華人的態度:“認為這個病就是中國來的,很多看到是中國人的店就不來了。這種情緒可能一兩年都去不掉。”

  在意大利,華人除了來自青田,主要還有溫州、福建等地,近年來中國北方也有不少人來到歐洲工作,多數從事餐飲、服裝加工、百貨生意。

  趙華預計,受疫情影響,或有20%的中國企業會倒閉,尤其是餐飲行業。

  趙華、王剛為化名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

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