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买保险,客户该不该要求返佣,关于保险“返佣”的大实话都在这了

先简单说一说“佣金”这个概念。

买保险,客户该不该要求返佣,关于保险“返佣”的大实话都在这了

所谓佣金,就是当业务人员向客户成功兜售出一个产品时,公司会给到这个业务员约定比例的提成,最常见于房地产、服装、保险等销售领域。

而“返佣”就是业务员将自己所得提成的一部分,甚至全部返给客户。这个词在哪里听得最多,自然就是保险行业了,尤其是车险,更是以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在市场上,在业务员和客户身上,形成了一种匪夷所思“默契”。仿佛不这样做,客户自己就是人傻钱多,不够精明;业务员就是欺瞒客户,赚了不该赚的钱。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风气呢?

一方面来源于广大业务员的业绩压力。为了完成公司的业绩要求,部分业务员试图通过“返佣”的手段,具备所谓的“价格优势”,快速促单。保险本身自带复杂属性,大多数消费者往往看不明白,也懒得看,如果不是碰到本身对保险有一定认识或迫切需求的人,整个销售过程基本定调都处于“客户不急,急死销售”的窘迫境地。一旦听到可以“返佣”,大部分消费者一想,可以花更少的钱来买,产品责任又没变少,何乐而不为?

一方面来自于消费者的讨价还价的“默认式”行为。就算业务员千万个不愿意(毕竟挣不到钱),但很多客户还是会主动,或以各种试探性或旁敲恻隐的方式给予暗示。如果不同意,就算前面已经谈得七七八八了,最后十有八九也会因此失之交臂(给愿意返佣或返更多的同行抢走)。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默认”呢?从我接触的已经购买保险的朋友,他们的答案告诉我:跟谁买不是买?不返佣,谁要跟他买?

买保险,客户该不该要求返佣,关于保险“返佣”的大实话都在这了

“业绩压力”和“讨价还价”

此外,因为保险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最后也只是以一纸合同呈现,兴许要过几年、十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会用到,也有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相对于市面上有形的商品,整个的销售过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客户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销售靠提成吃饭再正常不过了,也就鲜有人提出返佣这种无理的要求。

这两大原因的作用下,久而久之,对于守法的业务员来说,客源无奈越来越少,反观违规试下返佣的业务员,甚至无需作出任何努力,只要通过人情关系、私下返还部分佣金(仍然有收益)就可以销售得“越来越好”。逐渐的市场趋同,也就形成了保险业人人返佣的怪现象,尽管监管不允许,也悄然成为了一种“公开的秘密”。

你可能会觉得,既然都是一样的保险产品,我为什么不选择那个可以给我返佣、或者返得更多的业务员呢?

 第一百三十一条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首先,对保险法小有了解都知道,这种变相降低消费者支付成本的行为,属于保险监管规定不允许的违法行为。这是一种恶性竞争。其次消费者看重返佣、要求返佣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千篇一律的保险产品、保险方案、保险合同,让他们感受不到专业价值所在,如下:

一、消费者在前期无法充分感受到事先专业咨询讲解、客观分析的价值。

保险产品纵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并非人人受用同一个产品。保险产品分类很细,哪怕我们经常听到的重疾险,还可以相对应地细分为消费型重疾险、定期重疾险、带身故责任重疾险、单次赔付重疾险、多次赔付重疾险、多次赔付分组重疾险、多次赔付不分组重疾险、两全型重疾险等等;寿险分为定期寿险(减额或增额)、终身寿险、两全寿险(或万能险)、两全寿险(投资连结型)等等;医疗险又包括小额医疗、百万医疗、中端医疗及高端医疗,具体对应不同的免赔额和报销比例;意外险里面又分综合意外、长期意外、旅意险(境内或境外)、交通意外险,它们含不含社保外可报销、住院津贴等等,太多太多了。

如果碰到的是带有身体状况特别多的,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子宫肌瘤、小三阳、大三阳、肝囊肿、尿酸高、三脂高、子宫内膜息肉、胃炎、肾结石、胆囊息肉、贫血、尿蛋白异常等等,这些在平常人看来没什么,医生也没说要治疗的异常,在买保险的时候都要进行如实告知,并且筛选出核保宽松的产品。

这些点点滴滴结合到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身上,对应的都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任何一个好的保险业务员,都必须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扮演着多向筛选对比、合理建议推荐的角色,与其说是销售,不如说是在帮助客户理清思路,一步一步地缩小挑选范围,最后锁定最合适该客户投保产品的一个协作者。

买保险,客户该不该要求返佣,关于保险“返佣”的大实话都在这了

不同的消费者,不一样的产品

二、保险只有在理赔时,把服务推向高潮。

投保成功后,业务员需要整理汇总所有相关资料存档,包括保障责任整理,提醒就医注意事项,在客户需要咨询及理赔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回应,包括协助报案,情绪安抚等,紧接着开始着手整理相关就医资料提交保险公司,在此之前,要检视、核查是否有疏漏、错误的地方。特别有部分客户因为口误或者医生的疏忽写错病例,影响理赔,产生纠纷。以及等待期刚过就发生理赔,保险公司审查特别严格,这个时候业务员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如果发生保险公司不合理拒赔时,业务员是必须首当其冲为自己的客户争取合法权益的,那么他需要再读条款、注重细节、情况分析、据理力争。毫不夸张地说,很多的拒赔案例,一个专业经纪人发挥的作用,分分钟能让一个棘手的案件反转,哪怕客户想要放弃,他们也会尽最大的能力,这绝对不是一个非专业人士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而只有在理赔时,你才能感知得最具体,最有价值的服务体现

。我相信绝大多数购买保险的消费者,都希望自己万一有一天需要用到保险时,可以安心接受治疗,而非在身心俱疲的时候还要体验到沟通的费时、费力。所以我也坚信,一个好的业务员,他不仅仅是卖产品,更多的是可以提供有温度又专业的理赔服务。

佣金本身就是保险业务员赖以生存的来源,试问一下有的消费者,执意提出无理的返佣要求,假设业务员被迫把自己的劳动报酬交给你,这些事先的咨询讲解、事后的理赔管理和协助,他还有什么动机和动力去为你提供用心的服务呢?没有了客户的认可支持和经济来源,TA又能对自己未来继续从事保险行业有多大的信念呢?更要命的是,业务员主动返佣,如被揭露,受到处罚可能会被吊销执照,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甚至一些打着返佣旗号的业务员,更大可能是更卖力推荐更高佣金、实际保障责任一般或不符合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这种产品表面上看起来是消费者得到优惠,实际上消费者要为未来二三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高额保费买单,“返佣”与之比起来,更是九牛一毛。

买保险,客户该不该要求返佣,关于保险“返佣”的大实话都在这了

保险的价值,我来告诉你!

所以,一个靠谱的保险业务员,TA一定是用专业的知识,告诉你保险产品给你带来的保障和价值,而不是销售策略、手段和千篇一律的话术!也希望作为消费者的你,不要再因为所谓的“返佣”,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也是对我们保险从业人员劳动成果的认可和尊重。

“买保险不是为了返佣,而是关注保障本身,唯此才能真正保护好我们的小家。”

“每一份保险背后,都是业务员身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第一句话送给你,第二句话送给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