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20年的房子你买不买?涨跌你怎么看?

城里客


2020年的房子价格应该会往下降,现在的房子会越来越不值钱,这么多年的炒作不断升值,政府年年出台打压,可泡沫现象越来越严重,何况今年的一月二月,全民宅家资金只出不收坐吃山空,生意亏损欠债累累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的房子难以出手,市民会一直观望。


正义感的农村大叔


房需求短期被抑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关闭售楼处和居民居家防疫,导致实地看房无法进行,居民难以做出购房决策。第二,购房预期受到较大影响,观望情绪浓。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的预期降低;防灾预期增强,短期内购房等大项支出和借贷的意愿降低;对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的预期不明朗,都能导致严重的市场观望情绪

第一,部分租赁需求转为购房需求。租户在疫情中的生活和工作受到较大影响,疫情后将倾向于购买自有住房。一是部分小区拒绝外地租户返回;二是合租的交叉感染风险较大,租户先后返回导致隔离观察时间延长。链家2019 年样本城市数据表明,租房的青年人中合租占比达78.2%。

第二,购买和持有第二居所意愿提升。第一居所主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多位于繁华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第二居所主要满足居民度假、休闲、养生等高品质生活需要,多位于城镇郊区或风景名胜区附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密度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隔离,凸显了二居所不仅居住品质更好、还可满足特殊情况下居家隔离需求的优势。

第三,以大户型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2014 至2019 年,全国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套均面积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居民不断追求居住空间尺度增加。疫情期间,这一需求进一步被激发。一是全家人连续多日共处,房屋面积小造成的活动空间不足、个人隐私无法保证等弊端非常凸显;二是户型太小则难以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住房面积对居家卫生的重要性凸显。

第四,对住房产品升级的需求更明确。不仅仅是面积,长时间居家隔离让居民深刻体会到房屋户型、朝向等因素对通风、日照等居住体验的重要影响。疫情中,所有专家都在强调“每日按时通风”,长期居家,室内采光也尤其重要。

理想的住房,户型方正、动静分离;通透上,南北通透最佳,开窗后空气对流;采光上,全明格局、客厅卧室朝南最为理想;观景功能上,客厅卧室带有阳台、飘窗或落地窗是重要加分项。

当前,我国具备上述理想功能的住房占比低。根据2015 年人口小普查,城镇住房中成套率仅为85%,约20%为条件较差的平房,约40%在1998年房改以前修建。

第五,洋房、别墅等低密度产品将受关注。疫情会改变居民对住宅类型的偏好,2003 年SARS 过后,通透性能好、密度较低的板楼更畅销。当前的商品房市场上板楼已经不再稀缺,开发商开始打造各类高品质低密住宅,出现了更多的小高层、花园洋房,别墅也进一步细分出叠拼、双拼、联排和独栋等多类产品。疫情过后,部分需求将由高层转向小高层、花园洋房和各类别墅,低密住宅产品溢价显现。

第六,高品质物业服务的楼盘需求提升。社区防疫工作中,部分缺乏物业支持的老旧小区,仅能进行基本的出入管控和防疫宣传工作。品牌房企的小区,拥有专业物管团队和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除了各种社区防疫举措,还向业主居家隔离提供丰富的物资支持和生活保障服务。经此一“疫”,不同物业的服务水平差距凸显,居民将意识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不仅关系平日居住体验,在非常时期还和业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第七,园林绿化好、周边商业医疗等基础配套齐全的楼盘更受欢迎。疫情期间小区封闭式管理,活动空间有限,园林绿化和卫生环境将决定业主身心健康和居住体验。疫情后将产生置换园林绿化充足、小区环境优美的商品住房需求。疫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和就医的暴露风险较高,周边具有步行可达的基础配套重要性凸显。其中,商业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超市,医疗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医院、社区诊所和药店。具备上述完备配套的住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张忠雨


房子在人们眼中代表着“家”、代表着安定!

2020年一场疫情把所有人的节奏都打乱了,其中就是想要买房子的朋友,也会持有观望的态度。不知道今年的房地产会何去何从。

个人觉得看您买房子的目的在于什么,是投资?还是自住。投资我们暂且不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但如果您是刚需自住,这个时候买房子还是可以考虑的。根据某网站的数据统计,近7成购房者会将买房计划推迟到6个月以内。在这个期间,购房者数量的减少也会让不少开发商开始降价促销。以北京为例,截止目前,北京新房(普通住宅+自住型商品房+别墅)尚有9.6万套待售房源,开发商降价促销是大概率事件。

还有就是二手房,房东愿意降价吗?

对于开发商降价促销的活动,业主的态度也相对强硬,跟随降价的比例仅为29.7%,33%的业主维持原报价,更多的业主选择暂时不卖。可见,二手房业主对于卖房的迫切性比开发商低。不过在这29.7%中我们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房子呢?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其中可能存在投机嫌疑,不过房子总是要住的,买房子也要量力而行,综合自己首付能力和月供压力来购买自己心仪的房子。

还有房子未来扛风险能力也要考虑在内。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去选择,市中心、地铁旁边、学区房等扛风险相对稳定的位置。毕竟买房子三大要素:“地段、地段、地段”

最后祝每一个漂泊的心能早日找到舒适的停泊港湾


房产中介日记


关于房子的买不买,我是这样看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你有没有足够的钱买,哪怕首付是二成三成,你也要拿得出这首付款;

然后,你要考虑给完首付款后,你月供有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因为有了月供后你的生活压力会不会突然增大;

最后,你有没有这样的需求,例如目前马上结婚急于要新房,或者小孩马上要读书上学急需一套学位房等。

如果你首付没问题,月供又没问题,又有这样的需求,我认为涨跌你都不用考虑直接下手就对了。



我的葱味


不管是哪一年,需要房子就要买,很通俗的说有房子是每个家庭的根本,有房子短期不需要再购买的就可以不用买,房子买了放一二十年的有点儿奢侈,而且到时候房子也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格局!至于房子涨价或者降价那只是一方面因素,当你租房付房租的时候相当于给房东还房贷,不如自己供养一套小窝,住自己家的那种价值也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看好当下,不计前后。这仅是我个人的理念,供大家参考


mary27582176


2019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价格指数,北京、上海、深圳同比去年增速下降到5%以内,部分城市如鹤岗等房价下滑严重,大部分城市二手房交易价格下降,房价全面下降的言论不胫而走,似乎持币观望才是最理想的选择,房价何去何从牵动着太多人的神经!

我们先看看我国房价价格走势:

图中绿色代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走势,黑色是准一线城市,橙色是二线城市,蓝色是三线城市,紫色是四线城市。

从趋势图来看从2014年中到2015年中,我国的房价是下跌的!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沿海城市许多工厂陆续倒闭,失业率上升。人民银行开始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来促进货币流通。2015年房贷利率下降到历史新低的4.9%,首付比例下调到仅二成,随着政策的实施,带动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房价快速上升,一线城市房价平均涨幅超过30%,部分区域房价翻番。

为了控制房地产泡沫,国家201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限购限贷政策,政策颁布后,楼市开始降温,房价增速下降,但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许多城市的房子被一抢而空,那些没买到房子的人甚至为了买房还交所谓“茶水费”,这种哄抢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18年底,2019年房价走势出现分化。

从房价走势图可以看出,无论是2013年还是2016年的房价上涨,首先领涨的是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基本呈现房价的风向标作用,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随后带动二、三线城市的上涨,而且涨幅最高。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最高,吸纳的就业人口最多,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也越多!

同时,一线城市房价更抗跌,涨的时候涨的厉害,跌的时候跌的最少,那些想买房的人更应该关注一线和准一线房价,努力挤入大城市中!

基本印证了房价“短期靠政策,长期靠人口”的说法。




贝壳找房罗杰


首先要做的就是楼市与政策的解绑,从目前来看各地都有限购政策适当放松甚至解除的可能,以北京周边区域为例,因为之前拿地价高而现在受限购影响价格出现的下跌,很多开发商的售价都逼近成本,这是其中一部分市场的缩影。所以再政策性限购其实已经意义不大,解绑是早晚的事,一旦政策放松,市场将会慢慢迎来一小波上涨期,这对投资性需求完全是一个大的利好消息。


百利孙喆


首先,你有没有足够的钱买,哪怕首付是二成三成,你也要拿得出这首付款。

然后,你要考虑给完首付款后,你月供有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因为有了月供后你的生活压力会不会突然增大。

最后,你有没有这样的需求,例如目前马上结婚急于要新房,或者小孩马上要读书上学急需一套学位房等。

如果你首付没问题,月供又没问题,又有这样的需求,我认为涨跌你都不用考虑直接下手就对了,况且现在房价也在下降,该出手就出手。




阿旷


2020要是房价贴了肯定是要买的,中国房价目前还是保值的 要是四五线城市就不会考虑,即使要考虑四五线的肯定要买给长辈



我只想好好做内衣


不管2020如何,房子这个东西你想像涨的速度去跌,想炒底基本不太可能,若是刚需,看好地段和户型随时可以买,因为这么多年以来你只听说了哪个在涨之前抓住机会买了,很少听到哪个买房炒底的,因为大的趋势还是涨,只是涨的快慢而已。政府不会让地产崩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