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师们,你们嫌弃自己班上的后进生吗?

郭爱华追问教育


如果你想一个班级真正团结,融洽,就真的不要嫌弃“后进生”,有时我们不经意地对“优等生”表现出偏爱,对“后进生”表现出嫌弃,其实整个班级的氛围就被破坏了,这个班级很难团结融洽,就容易成为一盘散沙,或谓得不偿失。

今年是我第19年当班主任,算是一个老班主任了,上周星期我和学校新来的十二位老师交流班主任经验时,我说的第一点就是“公平”,公平是班级的根基和灵魂。这个当班主任的基本原则,也是一位学生教给我的。14年前 ,我曾经带过一个慢班(那时严格按成绩分快慢班,不少人直接称慢班为差班),我是初二开始接手这个班的,那个时候自己还算年轻,斗志十足有些自以为是,刚开始的时候经历了不少挫折,碰得头破血流,留下了许多深刻教训,现在看来都是宝贵的经验。到现在,我都为那个“差班”而感到骄傲,他们真的不差,无论是成绩还是表现,还是他们的团结融洽程度,都足以让我骄傲很长一段时间。在毕业典礼之后,有一位学生在走廊上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服你吗?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我对他们都很公平。公平,是带那届学生留给我最深的印记,是那个成绩不好的学生留给我的告诫,也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带班原则。不以成绩论英雄,无论是谁,只要犯了错误,都是受到惩罚,成绩不是免罚牌。我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公平,公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最喜欢跟学生说这句话:我们祖国有近14亿人,我们40几个人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班集体,这是我们的缘份,我们应倍加珍惜,我们的集体中,没有歧视,没有排斥,没有打击,没有嘲讽,团结,是我们集体的灵魂,也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我相信学生都能理解这些话的涵义。


途虫的百味人生


我是小学数学教师。我想这个问题要从我为什么要当教师开始说起。

曾经我就是一个后进生,在班里面成绩属于中下生,每天上课都是心不在焉,想着下课去哪里玩,数学只要是应用题基本就不会,这个状态一直维持到初二第一学期,可以看看当时的数学成绩,这是我初一的成绩,语数英每科总分都是120,只要超过80,就是当时作弊考出来的。

直到初二下学期,家里太穷,有很多事需要我去完成,真的好累,那些工作对呼吸很不好,我就借口要学习逃避这些活,那时我开始静下心看书,数学的因式分解太有趣了,让我开始沉迷,觉得数学原来这么好玩,于是开始每天都要做做数学题,只是一个学期,那次期末考数学成绩班上排名第一。(下图右边成绩是第二学期)


一直到整个初三也一直稳定第一。

曾经我也因为调皮被老师叫去写保证书,但后来还是考自己努力把成绩学上来了。所以我觉得我要是当老师的话,是不是可以把一些后进生像我一样带上来,所以才读了师范。

所以我是不会嫌弃后进生的,反而更想了解他们,因为总觉得自己可以拯救后进生。

我觉得如果只是成绩差,一般老师都不会去嫌弃这个学生的,反而是那些行为差的,让老师比较头疼。

我是小小数学教师,喜欢分享数学练习题,欢迎关注我哦。


好忙碌


曾经嫌弃过,后来再也不嫌弃,是后进生的行为,让我彻底转变!

那一年我教毕业班语文当班主任,因为每个月都要评比,分数就是命根,我对班上的几个后进生左右看都不顺眼,有时出言讥讽,完全不顾他们的感受。



有一天,我处理一名学生,遇到了蛮横家长,直接找到教室要对我动粗,全班那么多学生,都不敢作声。平时被我斥责最多也是最不待见的那个最后进生,竟然拎着凳子冲过来,大喊:不许动我们老师!一副拼命的样子!



后来有老师赶过来,警察也来了,事情平息了。但我心情无法平息,这个孩子彻底改变了我对于后进生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进生教育了我这个老师,让我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

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


当代师说




教育问题我来答。教了20多年的书,对于“后进生”我用下面几句话说明我的态度。

一、我曾经多么不喜欢你。刚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我血气方刚,眼里揉不得沙子。一看到有些学生上课不听,很可能睡觉或说悄悄话,作业不做,考试不及格等等,我心里就很恼火。于是就批评责骂他们,不见效果(大多如此),就嫌弃不理。

二、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虽然年轻,但那时的我也知道嫌弃后进生是不对的,应该努力去改变他们。但又谈何容易?我曾经尝试着多跟他们打交道,跟他们一起聊天、打篮球、爬山、郊游甚至吃饭,但他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很可爱活泼,可一回到教室,一拿起课本,他们又像霜打的茄子。无奈¬_¬`。

三、原来只有你还记得我。嫌弃归嫌弃,但他们竟也不记恨。毕业了,也很难考个理想的学校,有的甚至考不上大学。意外的是多年以后,我还能记起来的学习最好的那一批和他们这一批。而最热情、经常跟我联系的就是他们,那些成绩优秀的因为工作忙反而不怎么联系我。

四、你们在我的眼里都是一样的。有了以上经验,现在我已经改变了过去的做法了。因为对平均分优秀率之类排名看淡了,虽然还是喜欢优秀生,但我不再嫌弃这些后进生了。我只要求他们懂得尊重,上课不要睡觉、不说悄悄话,在学业上不对他们作太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他们也没有压力,我也用不着为他们空生气了。没有矛盾一身轻,真好!

其实他们也不容易,不想学习,却要在课堂里煎熬,我们要理解他们。

如果满意,别忘记关注我,谢谢。


轻上红楼


我工作二十多年,做班主任工作也二十多年,从内心深处来说,还真的从未嫌弃过自己班上的后进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情节,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

1.自己的本性善良和母亲后天的教育影响。我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身教言传的影响。母亲从小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讨饭,吃尽了苦头,后来外祖父在党的教育下,在本村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真正是翻身做了主人,后来做村书记直到去世,四个舅舅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都参军入党,后来都在外地工作安家。母亲讨饭吃尽苦,受尽难,特别看得起穷人,记得我小时候,只要有来我家讨饭的,母亲都是拿好煎饼等在门口,让他们多串几家门,多要点东西。正是受母亲的影响和平时的教育,我本人也看到弱势群体就特别同情,所以,由于自己本性特别是后天母亲的影响,对班上的后进生也是如此!

2.自己求学的经历得到的真实感受。本人求学的经历说来话长。小学在本村,初中在联中,由于在联中上学时,没有英语老师,开的课也不齐全,后来去当时的镇里读高中,由于初中没有学英语,所以,一直跟着后面,看看在镇里读过初中的同学,因为学习过六册英语,很是洋洋得意,我们很是羡慕,问他们一些单词的读法,句子成分等不明白的问题时,少不了受过伤害,所以,后来参加工作,从心理同情后进生,也从没有嫌弃过他们,这一点赢得了很多学生的尊敬。

3.受参加工作后的教育。参加工作二十多年,通过平时与自己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从他们的内心深处看,是很反感只关心成绩优秀的这样子的老师的,我虽然尽力劝说他们,说明老师要赶教学进度的原因,多理解老师的苦衷,但起的作用并不很大,所以,我从参加工作起,就抱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此,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看,这是完全正确的教育理念,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
以上观点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并发表评论!


浩墨香书房



我从来没有嫌弃过自己班上的后进生!没有理由!

第一,做为老师,我努力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尤其成绩差一些的学生!

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好成绩老师最省心。因为他们知道学习,爱学习。老师抓的管的是“差生”。

差生知道学习了,成为后起之秀,就是算是后进生也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啊。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他们呢?

第二,做为老师,虽说现在很多人都在“攻击”教师队伍,但是我还是坚信绝大多数老师只要站在了讲台上都是认真负责的!

我自己的观点就是跟谁都可以过意不去,就是不能跟孩子来较真!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心情来对待孩子,或者因为某个孩子有什么“不好”就影响到我们对他的态度。理由很简单,做为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很可能就会给某个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这个责任我是背不起的!更负不起!

所以,我是不会嫌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更不会放弃他们!我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曾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一个孩子讲数学题,讲课8遍才了解!因为全班就他一个人还不懂!我当时也矛盾啊!也想要放弃啊!烦啊!但是我管住了我自己!后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那个孩子补课,他的成绩也慢慢跟上来了。


第三,学生成绩不好我真的不怪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我要检讨我自己是不是哪儿讲得有问题。

但是有一点我确不能容忍,就是学生的课堂纪律!我觉得这不仅关系到我上课的质量,还关乎孩子的思想品德。

由于自己一直当班主任,也许在这方面强调得多一些!我经常跟学生说“有问题你找我!但前提是我们得是一个正直的人!体面的人!”

总之一句话,我从来就没想过嫌弃某个学生,更不用说有进步的“后进生”了!怎能拿孩子的成长来“虚耗”我们一时的“不爽”心情呢?你说对吧?

祝你工作愉快!天天开心!


关注【语文老师锦绣】享受免费点评作文,我们一起学好语文!


语文老师锦绣


晓行来答题。

我基本上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能考上985、211甚至清华北大;学习成绩差的只能上个普通专科和高职;也教过音乐生和美术生,还教过体校的体育生,就文化课学习成绩而言,自然是非常的差。

就高考升学而言,学优生自然能给老师带来名誉,但是如果将眼光放长远,所有的学生都存在无限可能;学优生在上学时表现出学习上的优点,容易掩盖其他方面的缺点,后进生学习上有缺陷,上学时表现差,而做人的优点可能会在毕业后表现出来。



说实话,毕业后常常来看我的,后进生要多于学优生。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教过的特长生和后进生往往比较仗义,感情丰富,和我交流的各方面都多于学优生,雷霆雨露皆是师恩,感情自然而然的就深了,他们对我给他们的帮助常常铭记在心,令人感动。

有什么理由嫌弃后进生?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是父母心中的宝。如果嫌弃,做老师是不合格的。如果给予更多关爱,才是师爱之大者。


晓行致良知


后进生,还有个小名叫“差生”。差生学习不好,处处捣乱。差生惹事生非,玩劣难驯,象一匹匹小野马。

被贴“后进生”的标标签,首先学习成绩差。在这个看分儿的年代,只要学习差,就是“差生”。如果学习好,那怕其他方面差一点,也不会被叫“差生”。其实,很多“差生”,除学习差其他方面并不差。在老师眼里的“差生”,在同学眼中并不差,有的人缘还很好。因为同学关系看人品,而非学习好坏。因为被贴“差生”标签,在老师面前干脆“差”到底,处处与老师作对,结果在老师眼里越变越“差”。

有一个电视台记者做了一个试验。让一个人装成一个病重老人,在街上病倒。这时,过来几个高中男生。有几个视而不见,但有两个男生停下来,一人去路边门店要了水,喝完水另一个背老去医院。当记者说明这只是个试验,看看现在青少年的品德水准。两男生放下“病人”离开。正遇上老师,老师告诉记者,这两男生其实学习并不好,是后进生。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出,正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做出了“尖子生”做不到的事。



我们判断学生的好与差,不能只看学习成绩。更糟的是,许多老师对这些“差生”如垃圾。处处看不起,更有甚者将他们视为大敌。这些孩子,比起学习尖子来,有其很大的优点。这些孩子除了学习兴趣差外,其他方面一点不差。讲义气,勇敢,开朗,正义感强。将来进入社会,这些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找到自己位置。有人调查过,军队里的优秀士兵不少上学时都是所谓“差生”,高考失利后参军当兵。保家卫国,打冲锋的也许就是这些老师眼中当年的“差生”。



一位优秀教师不会把学生分三六九等。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是宝。这些“差生”更容易交朋友,更容易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发现学生的优点,不唯分数论好坏。

一个被“差生”怒怼的老师,往往也有不小的问题。会与“差生”打交道的老师,会成为“差生”良师益友的老师,才能当好班主任,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毕业后,回来看老师的学生,往往是当年的“差生”。

看人不能看扁,待人不能势利。老师对学生也一样。“差生”真差吗?真不一定!


搏击长空的大鹏


首先理清一个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事实:在老师心中“最”在意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他们的品行。因此,答案很明显:单纯的学习跟不上,老师是不会有嫌弃情绪的。

事实上,这个问题大众都很关心,特别是学生和家长,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观意见。然而,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认为老师是嫌弃后进生的,这也成为师生关系的一大误解所在。

对于优秀的孩子老师当然喜欢,而且是任何人都喜欢,他们懂事、自觉、上进、有礼貌。而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同学他们自己也想很优秀,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天资不一样,所擅长的也不一样。因此,很多时候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师绝不会看不起他们,而且这些却并不影响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秀。他们也可能更独立自强,自尊自爱,吃苦耐劳,善良仁爱。甚至很多时候,老师更多的是在为他们想法设法,倾付更多心思。

所以,老师真正可能会嫌弃的是那些三观不正,极度自私,社会习气浓厚,不知廉耻的人,他们的学习也自然是极差的,这也是所有人都嫌弃的。所以,是否嫌弃后进生要区别看待,也不要永远用圣人的标准去检查和要求老师,家校共育才能收获好的教育。

欢迎下方参与讨论!!!


好课


首先说说什么叫后进生。老师们口中的后进生都是指学科成绩落后的学生,没有哪个学生因为品德不好被称为后进生的。我这个人很奇怪,对于后进生,我会情不自禁地在情感上和课堂上多关注。如果后进生在我的帮助下有进步了,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就会很开心。所以,我从不嫌弃班里的后进生,反而把转化后进生当成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挑战。

对于后进生转化工作,我有几点体会,希望能对老师们的工作有帮助。




1.平等相待。这一点,大多数老师都知道,但是做不到。我说的平等,不仅是指不讽刺,不打击,更重要的是不搞特殊对待,不让后进生感觉到老师对待他们跟其他同学不同。这种心理上的平等能让他们充满自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成绩,对后进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益处。

2.课堂上多鼓励,多提问。在我的课堂上,优生和差生是我提问特别频繁的两个群体,中等生反而会被忽略。提问优生,是要感受他们思维的深度。提问差生,是想让他们听讲更专注,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当然,给差生回答的问题要浅显,太难了答不上来容易受到打击。对于后进生的回答,老师们要抓住一两个点使劲地表扬,表扬得多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来了,也就不记得自己是后进生这回事了。

3.对于后进生的作业,老师最好降低要求,不要布置太难的他不可能完成的作业,而且要每天必查,仔细地查,以督促他们养成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养成了,他也就不会再是后进生了。

4.对后进生的评价要多元,不要单纯以成绩论英雄。老师要多了解他们的爱好和特长。有的孩子,除了学习不好,其他方面都很好。做老师的如果多谈谈他擅长的事感兴趣的事,他会对这个老师心存感激,对他教学的科目也会特别用心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总之,在平等中多关注,在严格要求中多表扬,后进生的学科成绩和心理健康状态都会不一样,如果不信,你试试看。我是爱教育的龚老师,欢迎关注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