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電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三:隱藏在言行後面的壓抑


電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三:隱藏在言行後面的壓抑

沒有人不在壓抑中生活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壓抑是最基本的防禦機制。

社會化成長的過程,簡單說就是本能被壓抑接受社會規則教化的過程。可是,本來具有的心理能量是不能被消滅的,於是也就壓抑,而後找機會轉移置換,好似按壓水袋,此起彼伏。

由此似乎可以說,我們心理活動都是壓抑後歪曲表達的產物。

用進化論視角來看大腦結構,大腦發展經歷且形成三部分結構,分別是爬行腦、哺乳腦、大腦皮層。

爬行腦要維持生存,哺乳腦直接表達情緒慾望,進化到大腦皮層後,所有言行具有了理性也就是間接意味,曲徑通幽才有味道,直來直去被人嘲笑,就連傻子都知道被人喊傻子也不是好事。

也許,所謂理性就如同大腦思維的特點:間接、概括。

影片對於壓抑的刻畫表現淋漓盡致,所有人無一例外。

檢察官的理性推理,也不是上來就是直接表達立場,委婉的說就是感覺齊刷刷認為富二代有罪不正常,哪裡有百分百的事情呢。

這種理性可以看做壓抑,其中一個場景尤為顯著,他扯過出租車司機玩遊戲的紙張,團揉後扔掉,後被迫示弱撿回來折平,這自然壓抑怒火。

出租車司機也是如此,堅持富二代的有罪,不過是壓抑自己教育孩子失敗的婉轉表達,直接說出心事該是多麼無腦的事情。

其他任何一個人,都是這樣壓抑內心情感情緒的表達,微笑、激動、附和、思考,甚至看似直率的坦言,無不如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與能量,可是不會輕易展示。

我們也是如此,謹言行事還會錯,何況直抒胸臆呢,說人人都在壓抑大致不會錯。

電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三:隱藏在言行後面的壓抑


看看壓抑的幾種情況

一種社會規範指導下的偽裝。這裡的偽裝不是貶義,不過人的社會化結果呈現而已,好比道德規範必須遵守,不論你是否自願,這就是偽裝的另一種說法。

影片開始每個人努力表現的文質彬彬,也即是沐猴而冠,用文明教養裝出樣子來,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以說,我們大多數正常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壓抑出文明禮貌模樣,遵守著心照不宣規則,也並沒有什麼不好,畢竟社會需要我們最大公約數的規範集合起來,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達成認知共識,遵守知識體系,這是壓抑的理性部分。

還有一種是情緒情感的壓抑。

簡單的二分法,就是理性壓抑了感性。作為認知的理性已經被壓抑了一次,面對事情時的情緒情感還要面對理性的再次壓抑,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真實。

情緒情感本質就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這是認知理性的感性表達而已,因此更要壓抑,否則火山爆發,人人都是小宇宙激動。

第三點,就是去壓抑的反抗。有壓迫就有反抗,有壓抑就有去壓抑。

由此可以看出影片,各個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由於聚焦在討論富二代有罪還是無罪的焦點上,就有了逐漸去壓抑的過程。

這個去壓抑過程,認知層面好處理,畢竟大腦皮層就是幹這事兒的,這個事兒畢竟不涉及面子也不涉及立場,邏輯推理面前跟著智力走。

可是最難的是去情緒壓抑,或者說情感壓抑,這些東西集中在情緒腦中,根深蒂固,屬於強烈刺激,堅不可摧,這種情感已經和固有認知結為一體,頑強抵抗外在的威脅。

這種壓抑已經成為內心情結,包裹了無數層,一旦觸及疼痛不已,更要命的是,這是一個人賴以維持活著的精神支柱。

這就是為何有些人難以說服的根源。

比如出租車司機的情感壓抑,看著嬉笑怒罵,看著坦然真誠,看著慷慨激昂,看著信心堅定,不過是在維護內心教育孩子失敗的巨大哀痛。這種痛無法說出來,因為說出來的痛就不再是痛。


電影“十二公民”感想之三:隱藏在言行後面的壓抑


壓抑,這個心理學創造的詞彙,一旦被廣為知道,是否就意味著去壓抑呢,如同影片推進過程,最後還是宣洩,去壓抑,讓人動容。

問題是,宣洩後的去壓抑,新的壓抑又開始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