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當代的英國文壇,一定繞不開一個名字——伊恩·麥克尤恩 ,他是英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小說家之一,曾六次獲得英語文學最高獎項“布克獎”提名,併成功問鼎一次。
至於其他五次為什麼沒能拿獎,用曾任“布克獎”評委員主席的約翰·薩瑟蘭的話說就是:“一個原因是嫉妒,另一個原因還是嫉妒。”
薩瑟蘭的解釋雖說有點誇張,但也從側面說明了麥克尤恩的寫作實力和知名度,他用一部部構思新奇文筆卓越的作品贏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小說《贖罪》便是一部被認為最能代表他成就的小說,被《時代週刊》列入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百部小說之一。
《贖罪》的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南部莊園,十三歲的布里奧妮是莊園主的小女兒,她熱愛寫作充滿想象力。
因為無意中看到管家兒子羅比寫給姐姐塞西莉亞熾熱露骨的情書,認定他是“色情狂”,並指認羅比為一件強姦案的兇手,致使羅比與姐姐塞西莉亞這對有情人被迫分開,最終雙雙客死他鄉的故事。
不過,在這個因一個小女生的錯誤引發的愛情悲劇中,我們看到的並不僅限於愛情,還有贖罪、成長、階級、戰爭......在陰鬱的基調中又有著關於人性的關懷與對戰爭的反思。
贖罪之路上的“自我救贖”
十三歲的布里奧妮懵懂地喜歡著羅比,所以,當他看到姐姐在羅比面前脫下衣服躍入水池、羅比寫給姐姐熱情露骨的情書,甚至撞見他們在書房纏綿時,嫉妒之火徹底點燃了她的心!
不能針對姐姐的她,於是把心裡的委屈全部報復到羅比身上,她站出來指認強姦表姐羅拉的人就是羅比,百口莫辯的羅比因此遭遇3年的牢獄之災,之後又被送往前線在戰場上命歸黃泉。
痴情的姐姐塞西莉亞苦苦等來的只有羅比戰死的消息,自己也在幾個月後死於一場爆炸事故中......
這樣的後果顯然是布里奧妮始料未及也不能承受的,隨著年齡和自我認知的發展,她人格中受“道德原則”支配的“超我”部分不斷覺醒,深處內疚與自責中的她不得不通過現實中的“本我”來調節,這個調節的過程叫做“贖罪”。
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遵循快樂原則,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超我遵循道德原則,自我處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它一方面調節著隨心所欲的“自我”,另一方面又被追求完美的“超我”所約束。
為了贖罪,布里奧妮放棄了去劍橋讀書的大好機會,追隨姐姐成為一名戰地護士,逼迫自己接受醫院嚴苛的軍事化管理、忍受絕情的護士長,幹著又髒又卑微的護理工作,以一種“苦行僧”的方式折磨自己,希望以此來彌補自己所犯下的罪孽。
但每接觸一名傷員,就又讓她對戰場中生死未卜的羅比的愧疚之心增加一分......之後,羅比與姐姐的死訊,把她想在現實中彌補的路徹底堵死!
此時,再多一點的絕望與愧疚即會使她徹底崩潰,
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她把贖罪的方式換為“寫作”,在自己的作品中完成在現實裡無法達成的心願:在小說中,姐姐和羅比都還活著,她找到他們真誠的道歉,並得到寬恕。最終他們兩人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了他們一直期望的海邊小屋裡。
寫完這些時,布里奧妮已經是一個七十多歲的連記憶都開始混亂的絕症老人。
在這個過程中,她不自覺地運用了心理學中的療愈手法,用情景再現的形式重新調整了隱藏在人類內心秩序中的五大法則“完整、秩序、平衡、事實、流動”,通過“把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在作品中一一實現”的方式,重新獲得了情感和心理上的平衡,從而完成了自己的“自我救贖”!
在這個即是“贖罪”又是“救贖”的過程裡,布里奧妮從一個完全不顧後果的說謊小女生,到苦心懺悔的年輕護士,成長為一個用寫作來自我救贖的作家。
雖然她的“贖罪”對姐姐和羅比來說與事無補,但我們在她漫長而又艱辛的贖罪之路上看到了她從認識自我到重建自我的成長,如果姐姐看到,相信她也會感到欣慰。
階級觀念下注定的“愛情悲劇”
回到故事最初,其實羅比與塞西莉亞的愛情即使沒有妹妹布里奧妮的錯誤,也未必會圓滿,因為在他們之間橫亙著一條看不見但也跨不過去的“階級壁壘”。
羅比雖然與塞西莉亞青梅竹馬,但在內心裡他也因自己“管家之子”的身份而自卑,所以他即使喜歡塞西莉亞也堅決不跟她說話,試圖以此維護自己的可憐的自尊。即使在主人的贊助下他得以去劍橋讀書,也難以改變他在眾人甚至是自己眼中“出身低下”這一事實......
因此,當布里奧妮因嫉妒而指認羅比是強姦犯時,所有人都對此深信不疑,書中最具階級意識的農場主女主人艾米莉在聽到這個指控時,連平時的偏頭痛都不再發作,以異常堅定的態度支持布里奧妮的指控。
甚至連自己本身都深受其害的塞西莉亞都在強姦事件發生時,認為丹尼·哈德曼是強姦犯,主要依據只是因為他是雜役的兒子......
奧尼爾說:“僱傭勞動者被踩在資產階級的腳下,挨著餓,為了得到孩子們吃的東西而哭喊,但他所得到的卻是石塊!”
所謂階級,從一個人出生時便已註定,且不會被後天的客觀努力多改變。無論你的付出是上層階級的多少倍,都不會被看見和承認,因為“出身”便的原罪!
而羅比生活的十九世紀的英國,又是等級制度十分森嚴的階段,不同階層的人去不同的學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從事不同的行業,界限分明絕對不可以逾越。
所以,即使沒有布里奧妮的事情發生,羅比和塞西莉亞的愛情也註定是個悲劇!
而英國這種階層的難以跨越性並非個例,文壇中反映此問題的作品比比皆是:美國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為了實現與黛西的階層平等,不惜走私獲取財富,只為能與心愛的人站在一起談論風月,但現實是即使他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也依然不被黛西和上流圈子所接受,最後淪為“替罪羊”被無辜犧牲。
在中國,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中,曹七巧要想改變自己貧窮低賤的身份,就得選擇嫁給一個身患重疾的姜家二少爺,但這種犧牲換來的“二少奶奶”的身份也並沒有改變她的身份,夫家把她當做工具使,甚至連丫鬟都瞧不起她,最後只落得性格扭曲,死守金錢了殘生的下場......
階層,愛情跨越不了,婚姻也跨越不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另一個世界團聚的羅比但和塞西莉亞,沒有階層限制的他們或許更幸福一些。
對史書中“敦刻爾克奇蹟”的消解
《贖罪》這本小說之所以被那麼多人追捧,除了讓人惋惜的愛情以外,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小說後半部分對戰爭猶如身臨其境般的描寫,作者通過羅比的所見所想,徹底顛覆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戰爭奇蹟”!
在所有史書中,“敦刻爾克大撤退”都被描寫為一次蘊含著勝利的奇蹟:
1940年5月底,布洛涅和加來落入了德軍之手,留給身處敦刻爾克的英法軍隊的撤退時間越來越少,英軍最高統帥以最客觀的估計只能救出45000人,但事實是,在全國上下所有人的努力下,共有860艘艦船參加了救援,不到十天的時間裡,助33萬多英軍和盟軍士兵登上英國土地!
毋庸置疑,這是一次救援行動的勝利,無論是在史書中還是鏡頭下,出現的都是人們蜂擁而出,夾道歡迎戰士歸家和成功撤退士兵喜極而泣的場景,但那些在這次行動中永遠無法回去的無名士兵和戰爭殘酷冷血的一面都被深埋在歷史長河中,不會被記錄在冊。
而《贖罪》中所描寫的恰是被人們所忽略的部分,羅比看到的“到處都是令人顫慄的慘狀”,海灘上潰不成軍的混亂、路上橫飛的斷肢殘臂以及在這種極端環境下被逼出來的人性中的“自私”與“惡”:
為了求生,羅比不止一次想擺脫同伴以便自己能夠快速達到海灘得到救援,他“敵視身邊的每個人,只關心自己的生存”;盟軍互相抱怨、彼此拆臺,沒有任何志同道合的跡象;在酒精的催化下,一個空軍士兵遭受一群陸軍士兵的謾罵與攻擊,只因空軍沒有及時出現......戰爭中的人們已漸漸失去理智,被暴虐俘虜!
這樣的情形顯然與我們看到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大相徑庭,在麥克尤恩的筆下,這場勝利的救援也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失敗”:戰爭之中,沒有贏家!
無論哪方獲勝,付出的代價都是流血和死亡,黎民百姓都會無可避免的遭受蹂躪和屠殺。正如富蘭克林所說:
“世界上沒有所謂好的戰爭或者不好的和平,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不僅僅是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還有文明和人性的喪失。”
麥克尤恩之所以對戰爭有如此深刻的感受,與他自己的遭遇有關:他出生於二戰之後,父親是是一名經歷過“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退役軍人。從少年時候開始,他便聽著父親不厭其煩地講述,他的腿是如何被德軍機槍擊中,又是如何與一個雙臂受傷的同伴協同操作一輛摩托車到海邊,最終成功撤離的。
在父親事無鉅細的描述中,有燒傷病員痛苦的呻吟,有被護士撕掉彈片時痛苦的咒罵......
他在父親的講述中,一遍又一遍地感受著身在其中每個人的痛苦,與戰爭的殘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通過自己的筆來把一切都展現出來,這種“責任感”是指:“那是一種對戰爭一代所受痛苦的尊重,因為他們是被時代從平和安靜的生活捲入了令人恐怖的夢魘之中。”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他的記錄中,不再是冰冷的數字,他把一直作為“歷史的影子”般出現的平民,還原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從歷史或政治角度消解了“敦刻爾克奇蹟”,但這種“消解”更多是一種對戰爭的反思,並以一種悲愴的美學角度豐富了人們對戰爭、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在更加廣泛的層面上完成了對戰爭的批判。
應了董卿那句:“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麥克尤恩通過講述三個普通人的命運糾葛,展現了人性中的掙扎、英國社會結構的討論,以及對二戰那段特殊的歷史對人們的影響,既有讓人感同身受的悲痛與成長,又給讀者展示了恢弘壯美的歷史畫卷。
在書中,布里奧妮用自己的一輩子,為羅比和姐姐的悲劇“贖罪”,但那些在戰爭中無辜慘死的平民和士兵,又有誰來為他們“贖罪”呢?
- 《贖罪》伊恩·麥克尤恩
- 《常論與悖論》胡慧勇
- 《在贖罪中成長》蔡曉燕
- 《尋找真實的努力》張麗莉
閱讀更多 七月歡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