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雲誓師”讓信心“在線”

無論2020年如何特殊,有些事都會照常發生,比如高考。對於疫情陰影籠罩下的高三學生來說,那是他們必須全力以赴的另一場挑戰。雖然線下不開學,但線上授課從未停止。在2月28日高考進入100天倒計時這一刻,河北滄州市任丘一中高三15班全體59名學生,在線進行了高考“百日誓師”,班主任黃穎超寄語學生,“希望同學們努力百日,成就最好的自己”。(2月28日 澎湃新聞網)

在這樣特殊的時刻,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有高三生在微博上寫道,“我太難了,生於非典,考於肺炎。逢上高考改革,不能復讀;聽說高考推遲,寒假延長,補課計劃亂掉……”雖是調侃,也飽含濃濃的焦慮感。

或許,在這時候,焦慮彷徨都很正常,但應有個度。作為一名成年人,在高考的征途上,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高考本身,也有通往考場途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面對高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平衡狀態,加之本身的知識儲備,才能在這場“對決”中勝出。

今年的備考環境雖然特殊,但我們不能只把眼光放在“特殊性”上,而要放在一些確定性的事物上,比如,高考歸根到底還是紙、筆測試的形式,而高三下學期基本以第二輪複習為主,再者教材、題型,考試的難度和考察的重點能力也不會有太多改變。如果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抓住這些“穩定”的因素,就能靜下心來,不被外界的喧囂左右。

其實,不管是課堂學習還是網絡學習,學習的本質沒有變,不管是疫情影響還是平常如昨,高考考察的能力沒有變,只要心裡裝著高考,便只管風雨兼程。

當然,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應考狀態,也就是說要平衡應考壓力,不能睡到“日上三竿”,也沒必要熬夜到“夜半三更”。心理學上有一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其基本的觀點認為,在比較簡單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而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也就是說,要取得最佳的工作效能(成績),動機水平不能太高,適度即可。

也就是說,不要因為疫情影響,或者網上授課效率不高等給自己太大壓力,沒有壓力和多度壓力,對於高考學生來說都是大忌。反過來想想,漫長的寒假和相對自由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應當是最好的學習氛圍。

抵禦風險最好的能力就是別讓自己處在風險之中,而戰勝高考最好的狀態就是“心平氣和,坦然面對”。不因疫情而惶恐,不應未開學而彷徨,接受不能改變的,抓住可以抓住的,奮力拼搏吧!熬過這一段不為人知的艱難歲月,誰知道你不會在考場上大放異彩?

人生路上多坎坷,每一次跨越都意味著成熟和成長,走過這段有些灰暗的備考日子,你就會感受到如火車駛出隧道般的舒適感,溫暖和光明一下子撲面而來,你就會發現,原來世界可以如此和顏悅色,原來所謂的灰色並不難擦拭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