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抗疫”期间进行文艺“供氧”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抗疫”期间进行文艺“供氧”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江南北,“居家”、“隔离”成了社会热点。在此期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展“文艺供氧指南”计划,利用其官方公众微信平台,精心挑选并向社会推荐优秀文艺作品达10期,累计推荐作品百余部。

活动由人文学院师生共同参与,用自己的力量肩负起文艺作品的推介、分享、交流工作,用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为身边的人提供精神的鼓舞和慰藉,为精神“供氧”,以文艺之力,提精神之气。“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出门,学校要延迟上课,焦虑和无趣慢慢会演变成内心的空虚与不安。我们做这样一个活动,不仅希望同学们在家中能多阅览文艺作品,充实学业,更希望能使大家振作精神,不要陷入无所事事的虚无之中。”活动策划者,人文学院辅导员胡震鹏如是说。

2月3日,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出了第一封邀请,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文艺作品推荐的活动中来。活动的组织者希望“文艺供氧指南”会一直陪伴着同学们,直到春暖花开,返校在即。2月5日,“文艺供氧指南”发出了第一刊推文,推荐的作品主题为“温暖”,向不幸被病毒笼罩的人们,和一线奋斗的战士献上最真挚的祝福和关切。此后,“文艺供氧指南”保持着两天一刊的更新频率,内容涵盖书籍、电影、影视剧、动漫、游戏和音乐的等各类文艺类型,主题包括思考当下生存环境的“疾病”、“职业”、“女性”,也包括与时代青年的兴趣相贴合的“科幻”、“美食”、“音乐”等等。迄今为止,“文艺供氧指南”已经做出了十期推荐,饱含着温大人文青年的自我体验和人生思考。

“与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的社会科学不同,人文学科需和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持冷静、清醒的态度。疫情之下,师生们自发组织发起‘文艺供氧指南’活动,把自己读过的看过的而且深有体会的文艺作品推荐给居家的同学,按主题分类,定期推送,我觉得比较切合我们的学科特色:静水流深,自成风景。”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线上教学的展开,我建议更多的老师能参与到推荐中来,一方面继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专业任课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内课外良性互动,让居家学习的广度、深度得以延展。”

据悉,接下来,“文艺供氧指南”活动会持续常规化开展,每周两期,有需要的市民也可关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订阅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