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南宋珍瓷《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南宋珍瓷《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代官窑瓷器,瓷中贵族之一,历来也是声名显赫,此至几百近千年来几乎演绎为神话一般。进入当代,高古珍稀文物真品之所有权几乎为国有公博和海外洋博所垄断,以至于那名贵的官窑器,也进入了只许官博洋藏为真,不许中国大陆民藏私有为正的时代。一旦民藏有器,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有人出来这假那赝,垄断霸道,睁眼瞎说之势,不可谓不凶猛澎湃。

然,瓷器的本质乃日用器,偌大中国,地博人众,历史翻来覆去,朝代不断更替,生产力曾经世界领先,致使各类制器遗存无量可数,匿藏踪迹飘忽不定,其流向何方,流入何人之手盖无定准,自然而然那民间有藏,便成为必然。尽管今天的现实令民间收藏陷入无比困境,然,历史总是前进的,真金不怕火炼,反动之歪理邪说不可能也不可以长久矣。

余不多言,今日再赏宋官窑珍瓷,特将一件愚帐中所藏素雅精美,釉色少见的宋官窑器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公展于博客之上,是骡子是马,真识者相了便知矣。

鉴赏本器。器形为琮式瓶之形态,其釉色与开片纹和胎色,具典型南宋官窑器之特征。器高约21.5厘米,直径约13.6厘米,其不仅在琮式瓶器形中乃属大型形制,而且在宋官窑瓷器中此个头儿也是大型器。可以看出,本品器身饱满而规整,棱边凹凸有致,底部一道圈底空棱,胎体厚重,凸显浑厚之感。此在宋官窑器中,亦是较为独特,至今来看,乃为难得一见之品矣。

续可见其乃鲜明的青釉之色,其色纯正而典型,在遗存两宋官窑器中,亦今为止相对更为稀少。观其釉匀称,如脂般肥厚,既有较强玻质感,又可感如玉般莹润润泽。器身之上可见包浆尤生,凸显老气,曾被土埋之土沁鲜明,更显沧桑。但见器釉表面,开大片纹,绺纹彰显自然天成。其胎较厚,可见其足呈褐栗色如铁,十分地道。其底为垫烧,可见窑斑累累,老气横秋,包浆土沁较为深重,皆紧实难撼矣。

藉此,无需再为细表,本琮式瓶器形釉色胎质,诸般风格特征,可断其南宋中晚期之官窑器,开门见山,无可置疑矣。而值得强调的是,其最大特点在于其乃纯青之釉。而在两宋官窑器中,以青釉为主,而青釉又分淡青、粉青、灰青、天青等,而本器之青,色绿,纯而较深,可谓“正青(青绿)”,这在至今所见的两宋官窑器中当属更为罕见,可以说其既具有标本般的学术意义,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在此,特将之前另一篇南宋官窑青釉器之博文一段复述于此:史来均描述南宋官窑珍稀,甚至有人曰仅多少多少件,或仅某宫有藏,等等。其实大不然,古代之物,数百上千之年,世事变化多端,其在后世遁往何处,藏于哪儿,其实无人知晓,所谓的流传有序,也极难找到三百年来源清清楚楚流传之物。就拿那些宫中之物来说,明末李自成占领皇宫,崇祯帝煤山自缢,明宫之物留给清帝的还剩多少?后来谁有详细之记载?故一些宋元明的东西,其到清代,还有能言之流传有序吗?道理是很简单的,此就不多述了。总之一句话,实物实证,不管其来自哪儿,真品真相,伪作伪貌,还是只能以实物来说事儿,才是王道矣!

南宋珍瓷《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南宋珍瓷《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南宋珍瓷《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南宋珍瓷《官窑青釉大型琮式瓶》珍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