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广西发布一系列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

广西发布一系列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

“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迎难而上、动真碰硬、突破藩篱,着力解决顽瘴痼疾,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效推动新时代广西发展的新跨越。”5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全区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

会后,广西相关部门马上落实马上办。6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广西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及13个配套文件。加上今年3月印发实施的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措施及配套方案,至此,广西已基本形成1个主文件、14个配套文件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体系。

这一系列政策均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制定,并借鉴了先进省区市经验,从广西营商环境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入,具有全覆盖、高标准、可操作等特点,一些政策措施甚至有重大创新和突破。

全覆盖:聚焦难点寻突破

“与目前外省区市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相比,我区政策措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现了全覆盖,涉及企业开办、建设经营、关闭退出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都作了回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彬说。

据介绍,主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努力实现“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的主要目标和分年度目标,提出了8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以及各项保障措施。

13个配套文件围绕主文件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8个方面30项措施,主要解决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关于实行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优化”的若干措施,针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许可、用地报批、施工许可、中介服务、监管激励5个方面,提出25项措施;关于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五个简化”的若干措施,针对一般投资项目的投资许可、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相关事项5个方面,提出15条简化措施;关于推行“354560”改革提升服务企业效能的若干措施,提出3个方面13项措施,主要解决企业开办手续、不动产登记以及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效率问题;关于推进“一事通办”改革的若干措施,提出29项措施,解决政务服务效率不高、企业办事难耗时多的问题;关于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的若干措施,提出10项措施,主要解决企业用工难、创新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关于优化通关环境畅通南向通道的若干措施,提出20项措施,主要解决进出口通关效率不高的问题;关于推进办税便利化的若干措施,提出10项措施,主要解决税收征收办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关于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的若干措施,提出3个方面20项措施,主要解决企业建设经营用地保障力度不够的问题;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项措施,主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做好亲商安商工作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14项措施,主要解决政商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亲商安商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于优化市场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10项措施,主要解决投资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市场竞争环境营造等方面的问题;关于改进安全质量认证和生产许可的若干措施,提出18项措施,主要解决我区质量发展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标准:对标先进快步走

据了解,政策文件全面按照国家的要求和对标先进地区做法,体现了高标准和高要求的特点。谢彬介绍,政策文件原则上力求外省区市能做到的广西也要做到,至少实现与先进地区并跑,部分措施和目标实现全国领跑。

在用地保障方面,广西提出将乡镇批次用地农用地转用审批授权设区市政府审批,将乡镇批次用地土地征收审批权委托给设区市政府,目前只有广东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全国先行先试建设用地报批审查“三级联审”机制和设区市用地指标核销制,允许工业用地可申请按未缴纳部分土地出让金核减土地使用年限。在产业用地实行租让结合、弹性年限出让和扩大降低土地出让底价政策适用范围方面,比周边省份力度更大。

关于压缩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时限方面,广西提出推动涉企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简化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强化部门协同,实现并联办理,大幅压缩办理时限。企业开办时间将由原来的平均8.7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项目从申请备案(核准、审批)到取得施工许可由目前的351个工作日(中介服务所需时间不计入审批时限)压缩到60个工作日以内(园区投资项目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在国务院提出的压减至120个工作日目标基础上实现再减半,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在关于改善安全质量认证和生产许可方面,提出加大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将8项由自治区审批核准的安全生产事项授权或委托设区市、县实施。将17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由证前检验改为后置审查,实施后,企业办理安全质量认证和生产许可的时间大大压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关于通关环境方面力争3年内再对外开放一批口岸,广西口岸数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沿边沿海重点口岸实行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正常通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大力推行边检自助查验模式,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南向通道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与新加坡开展通关信息化国际合作的全国首个省区。

可操作:“干货多”落地见效

可操作性强是另一个显著特点。政策具体措施都以问题为导向,开门见山,条条干货,简单明了,具体目标可量化可考评,易于操作,印发后能迅速落地见效,一些政策措施有重大创新和突破。

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提出支持绿色大数据中心和产业园区的电力用户通过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落实工商同价措施,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降低10%。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使我区电价在全国从低到高排名由原来第23位上升到第10位,预计今年可为企业减轻电费负担50亿元。在减轻群众用电负担方面,下调居民用电超量加价标准,提高丰水期居民阶梯电价第一档电量,由全国第5位上升到第1位。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提出在自治区管理权限范围内降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暂停征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费率等优惠措施。各项政策均比周边的湖南、贵州、云南省优惠,大部分政策优于广东,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70亿元。

人力资源保障方面提出大中专院校(含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或取得初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在广西全区城镇申请落户,急需紧缺人才可在全区范围内自主择地落户。继续阶段性降低自治区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内工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费率的政策,预计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3亿元左右。创新急需紧缺人才申报高级职称的政策,打破原有职称逐级评审路径,由自治区层面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组织实施。

广西发布一系列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

广西发布一系列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