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中植旗下四大超级财富公司:如果只是卖产品,会有未来吗?

财富管理不是一夜暴富。

真正的财富管理公司,会在投资者的不同年龄阶段,将适合的产品推荐给合适的投资者。

这需要机构具备“用户思维”,陪伴投资者一同成长。

财富管理也不是卖产品。

真正的财富管理公司,由于它们的利润来源不是产品的销售佣金,而是向客户收取的财富顾问费,

所以可以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他们匹配适合的金融产品。

今天我们接着说国内的财富管理公司。

其实很有意思,看着看着,老六总觉得好像在看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成长史。

要和发达国家老美比起来,我们国家的财富管理行业真的算是个小屁孩了。

在美国,财富管理机构所出售的金融产品占据美国近60%的市场份额;

60%的理财师具备独立性,这些独立理财师管理着美国95%的资产;

美国的财富管理收费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向客户端的收费,其中一半是投资顾问服务的账户管理/服务费。

——销售返佣这部分收入占比只有10%。

而我们国家的绝大部分财富管理公司……还是不说了。

当然,你说没有冒尖的,那倒不是,总有能让人看到希望的。

比如上一文中我们讨论的诺亚、钜派、宜信,这一文我们就重点来说说恒天、新湖、大唐和高晟。

如果说上一文的排列逻辑是因为它们上市了(或者部分上市),这一文的逻辑便是:这四家公司差不多是“师出同门”。

恒天财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级财富公司:如果只是卖产品,会有未来吗?

2008年,绝对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天选之年。

四万亿计划的推行,让市场上的钱从未像当时那样容易得到又“取之不尽”。

财富管理行业因此也水涨船高。

2008年因此也是恒天、新湖这一批财富管理公司的发端之年。

2008年,中融信托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成立,彼时,团队人数不到十人。

从2008到2009年,仅仅是一年的时间,这个部门便发行了14亿规模的产品,甚至超越了当时的传统商业银行。

随后的两年,这个部门继续保持高增长,并且不再受区域限制,向全国辐射。

2011年3月,中融信托第一财富中心整体转制,恒天财富正式降生。

如今的恒天财富,总部设立于北京CBD,注册资本金1亿元。

主要股东包括央企中国恒天集团旗下上市子公司经纬纺机、国际知名投行KKR、境内知名金融服务集团中植集团。

已拥有4,000余名专业人员,现已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理财教育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服务。

截止到2017年底,恒天财富已为逾77,000个高净值家庭进行了资产配置。

关于股东背景,恒天集团和中植集团想必不用多说了,KKR能做战投倒是很有意思。

KKR乃是金融史上最成功的产业投资机构之一 ,全球历史最悠久也是经验最为丰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

恒天财富给老六的感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一个是“全”。

“大”体现在它下面有着一系列子公司,各项业务也就依托子公司开展,分别为:

北京恒天明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恒天中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恒天融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实创天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易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恒天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杭州恒天睿信家族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基本上,从子公司可以推导出产品体系,恒天目前在公募基金以及覆盖债权、股权、二级、海外及其他的私募产品线均有布局——这也就是“全”。

收益水平的话,固收业务就不必说了。

公募基金产品方面,2017年,在恒天财富推荐的公募基金产品收益中,超过八成的基金排名在同类中居于前列,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35.59%,指数型基金的平均收益18.19%,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28.65%。

私募股权类产品方面,2017年恒天财富私募股权类产品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2%;

二级产品方面,恒天财富旗下恒天中岩将价值类投资策略产品占二级市场母基金的配置比例提升至60%。

恒天财富的对冲母基金、量化母基金系列产品在2017年均实现正收益,并且回撤小于市场平均水平。

当然了,以上信息皆是公开信息,老六无处做甄别,给大家看一看吧。

关于恒天财富,业界有个评价:

资产规模大,产品销售能力强,公司管理正规,企业文化好,工作氛围好,产品创新能力中上,就是恶性竞争有些多,公司有些激进。

因为非上市公司的身份,加上有些神秘的股东背景,恒天财富的实际管理规模一直都不是很明晰,

但人们更多倾向于认为它实际已经在规模上比肩诺亚、钜派这些老牌劲旅了,甚至还有“万亿规模”的说法。

如果真的万亿规模,那已经不仅仅是三方财富管理界的事了。

新湖财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级财富公司:如果只是卖产品,会有未来吗?

算是恒天财富曾经的亲兄弟了吧。

江湖上有个说法:恒天财富前身是以前中融信托的第一财富中心,新湖财富前身是中融信托二三四财富中心。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比较清楚了,中融信托这几年能“光速发展”,与它大力培育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密切相关。

新湖财富的独立运作,也是跟着恒天财富前后脚的。

2011年3月,恒天财富独立,同年9月,就是新湖财富了。

彼时的新湖财富有200名员工,39个分支机构,如今发展到现在拥有2300多名员工,在60余个城市设立了近190个分支机构。

累计为数十万客户提供了理财咨询服务,为5万多个高净值家庭提供了资产配置服务。

截至2017年11月13日,新湖财富旗下公司累计管理规模超过5600亿元。2012年那时候,资管规模也才200亿元。

这是坐上了火箭啊。

根据公开资料,新湖财富金融服务网络已经辐射全国,遍布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七大区域。

近80% 员工拥有金融理财师、国际金融理财师、银行业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保险业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

业内一般认为,像恒天、新湖这类背靠超级大集团的财富管理公司,解决了牌照问题(中融信托这个信托牌照最值钱),展业相对更方便。

老板给的起钱,人才的聚拢不成问题,公司能拿到大量项目,产品线丰富不成问题,民企相对管理灵活,竞争的氛围不成问题,能够快速做起来,甚至是“情理之中”的。

不过,伴随着中融信托股权的交出,也伴随着真资管时代的来临,许多默认保本的产品开始爆发问题,新湖财富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目前,新湖财富下辖19个职能部门,分属风控、市场、产品、综合四大板块,

并拥有植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植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及植瑞(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新湖巨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

大唐财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级财富公司:如果只是卖产品,会有未来吗?

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北京市,公司股东背景为大唐国际发电、中植企业集团。

截至目前,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全国已有50余家一级业务部,员工2000余人。

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全资子公司唐鼎耀华拥有独立基金销售牌照。

“大唐财富”里面的“大唐”:大唐国际发电集团,乃是央企大唐集团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大唐集团的旗舰企业,总资产规模在两千亿以上。

那么大唐财富的资产管理规模现在做到多少呢?他们董事长张树林的一次对外演讲是这么说的:

“大唐财富能够成长为总资管规模3700亿,全国52家业务部,近2000名员工,跻身于国内财富行业第一梯队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得益于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在此格局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

仅仅在2017年,大唐财富就新增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610亿元。这个发展速度只能说,可以可以。

大唐财富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将发力于不良资产管理,也就是说,要去和一向闷声发大财的AMC一起赚钱去了。

4月14日,大唐财富在北京发起设立100亿元大唐元山母基金,专门投资不良资产。

大唐元山母基金一期基金采用契约制,募集规模5亿元,期限为3+1年。大唐财富担任基金管理人。

在资金来源上,基金所募资金中有70%来自于高净值私募客户,30%来自于机构投资者。

在资金投向上,大唐财富从逾1000家不良资产投资机构中,筛选出约30家展开合作,包括四大AMC、58家地方AMC以及其他私募基金。

AMC是专为处置不良资产而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

四大AMC为财政部出资设立的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中国东方、中国长城。

地方AMC是经省级zf批准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自2016年银监会放开地方AMC“二胎”以来,迄今全国总共有58家地方AMC。

2017年,四大AMC的总共实现净利润超过676亿元,总资产超过5万亿,可见这块市场的大有可为。

高晟财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级财富公司:如果只是卖产品,会有未来吗?

不得不说我们中国同胞可真会起名字。

个人认为这个“晟”字要比高盛的“盛”更强大,起码显得更有文化啊(开个玩笑)。

企查查显示,2011年,高晟财富最初由北京立丰海润投资成立。

而立丰海润由中新融创全资拥有。中新融创则是中植集团全资子公司,前身为集团金融市场部。

现在高晟财富的机构法人股东为中植财富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高晟财富集团旗下各子公司中,有全国性保险代理机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及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7年下来,高晟财富集团已在全国拥有30余家分支机构、数万名高净值客户、逾千亿财富管理规模。

在一份对外发布的公关稿中,高晟财富这样推介自己:

成立至今管理规模3000多亿,7家子公司,30余家分支机构,发行100多支产品均已备案,且100%足额兑付,没有不良的兑付记录。

成长得也是相对之快。

当然,这只是一面之辞了。

不过这个100%足额兑付应该不会有假,毕竟过去都讲“刚性兑付”。

目前高晟财富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几个子公司身上:

北京晟视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高晟财富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

晟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晟视天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润海星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高晟财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看的出来,同样也是投资、保险、金融科技均有布局,在这个时代,不随时为自己准备两把刷子都不行啊。

坊间有说法,这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中,恒天和新湖是做得比较好的,大唐与高晟则“差点意思”。

并不是说人不行,而是从公司层面的战略部署上,前两家似乎步子迈得更快更大。

比如私募股权产品和海外资产配置:

恒天中岩、植瑞投资在业内都有自己的品牌,前者早已是行业内知名的百亿级私募;

恒天国际也已经拿到香港证监会的牌照:1号、4号及9号牌都有,也就是说可以做“证券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和资产管理”三方面业务。

谁又能否认私募股权产品和海外资产配置不是高净值客户的心头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