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香港一斤为什么是605克?

风继续吹


香港是个最开放的城市,但也是保留传统最多的地方。

香港之所以一斤为605克,是因为香港保留了传统的中国古代码秤,即一斤等于十六两,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半斤等于八两”。以上1865年左右香港首套欠资邮票就是传统的码秤图,此票因为没有中文字“香港”而受到民众抵制,发行量极低而极珍。后来我们看到的香港邮票全部都有中文“香港”二个字。

其实,在度量衡方面,香港和日本一样,反而没有完全照搬西方,保留了传统的计量单位,这个在古珍邮票上都能反映出来:

以上是香港开埠最早邮票1863左右发行的是“先士”为单位的邮票。


之后香港又出现“先时”货币单位,此套票以96先时和48先时票最珍,96先时票为香港最贵珍邮。以上为本馆珍藏的1865年左右48先时针孔字改值公事特珍稀邮票。

先时之后香港又出现了以“先”作货帀单位,此套先票共有十多枚(本馆收藏齐全)不同面值,分爱德华和乔治五世二个版本,以上是爱德华头像壹先邮票,但此票上的壹错写成了壶。

“先”作为货币单位的同时,香港还短暂出现过“仙”作为货币单位。

二战时,香港的货币单位才完全与西方接轨,开始引用“元、角、分”表示金额,但计量单位还是沿用古老的一斤十六两制。以上是香港纪念二战胜利发行的“凤岛复兴,汉英升平”邮票。

至于日本,二战前一直都沿用从中国引进的“钱、厘”计量单位。

日本最小货币“厘”票,五厘等于半钱,以上是日本五厘邮票。

五厘也可用“半钱”表示,以上是日本珍稀半钱邮票。

至于中国大陆为何没有沿用中国古老的计量计数单位,估计当时大清朝被西方列强分割,而当时最早的邮政印刷业务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为了方便计量,因此完全照搬了西方的“度量衡”及货币单位。



湘平古珍邮馆


在我们眼里,一千克等于两斤,一斤是500克几乎是最初级的知识,但是在香港,这一规则则被打破了,香港的一斤等于605克,那么大家肯定疑惑了,这是为啥呢?这一切,还得从香港的特殊情况说起。

在我国古代,一斤所代表的克数是一直在变的,西汉时期每斤折算过来只有256克,到了唐朝就成了640克。但从“斤”这一概念开始,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两,在民国时期差不多就是31.2克,所以在那个时候,一斤是代表16两,也就是605克,人们常说的半斤八两,就是这个意思。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了统一计量制度。现在流行的一斤十两,就是在那个时期,由温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并很快得到重视。

香港直到1997年才回归祖国的怀抱,所以并没有赶上祖国的计量制度颁布,而是延续了之前清朝关于“斤”的标准。而港一些需要计量贵重物品的行业,如黄金首饰业,依然沿用老式的计量单位,称为“港称”,也就是习惯上称的“司马称”,规范的称法应该叫做“司马平制标识”。

因此,香港保留了原来的计量制度,导致现在大陆和香港的计量单位并不一样,打算在香港购物的游客们可以多注意这个问题。

不仅是香港,台湾和大陆的计量衡也有些许差异,台湾的台斤是600克,也是等于16两,1斤=16两=600克;1两=10钱=37.5克;1钱=10分=3.75克,半斤8两还是适用的。但是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斤的概念都开始淡化,目前只有贵重金属使用比较频繁,公制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其实香港目前还有很多和大陆不一样的地方,就比如香港马路上开的是右舵车,他们习惯靠路右边走路。相比其他地区的特有民风民俗,出现些许文化差异也是理所当然的,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发展,无论是延续古代方法还是与时俱进,都并不是错误的决定。

历史风云录


你好,我是多鱼,风水界的小学生。

还记得许冠杰的《半斤八两》吗

上个世纪七零、八零、九零年代,我们两广人就深受香港文化影响,港片、粤语流行歌曲深入人心,当时许冠杰的《半斤八两》就是香港流行歌曲之中的标杆,风靡了整个两广地区。

当时听到这首歌时心里就有个疑惑,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半斤不是五两吗?歌词里“出了半斤力就想拿八两的钱?”香港待遇都是这么好的吗?

后来偶尔看到了一些历史资料才知道

我们中国古代就是以一斤十六两来计算的,现在的一斤十两是建国以后,为了方便跟世界其他国家换算才改成这样的,一市斤十两,等于五百克。

因为香港地区在封建帝国时期被英国“租借”了,直到九七年才回归,回归后所采用的也是“一国两制”方针,所以市斤的标准并没有在香港实施,他们用的还是中国以前的一斤十六两。

在我们古代并没有“克”这个重量单位

我们古代的重量单位也有过许多变动,香港延用的是宋、元、明、清时期所使用的重量单位。

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十毫。

这个“克”是国际上的重量单位,因为当时的一斤与克换算刚好就是605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也没有故意多出来这么5克,因为恰恰就是这么多。

我们现在的一斤等于500克只是为了好换算才改才500克的。

今天又分享了一个小知识,你明白了吗?

关注多鱼,每天给您分享风水民俗小知识。

...


黄多鱼先生


记得当年非常火爆的无间道么,里面梁朝伟就自称差人,自称我们当差的如何如何,这就是传统文化得以保留的一个结果,可以说香港保留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引进了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发展现代化经济和保留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冲突的。

香港依然保留了古代一斤十六两的传统,很久以前香港有个很有名的歌曲叫半斤八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半斤就等于八两。

换算下来一斤就是605克。


昭烈名臣


内地的“两”是50克,一斤等于十两,1公斤等于20两,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计量单位;但在香港,“斤”的概念首先不同,香港的一斤是600克,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10钱;如此折合下来,一两就是等于37.5克的。香港使用的是传统的司马斤和司马两,精确一点的话,1千克=1.6535司马斤,也就是1司马斤=16司马两=604.8克,1司马两=37.8克。说白了就是计量单位的不同。

  1斤16两是香港某些不良商贩的惯用伎俩,目的就是让顾客多买商品。他称遭遇此类事件都是内地游客。许多内地游客对香港价格单位不甚了解。内地1两是50克,一斤是10两,1斤是500克;在香港,1斤是600克,一斤是16两,1两等于37.5克。店家对价格计量单位含糊其词,意图误导消费者。这种“以两代斤”的销售方式在香港是不允许的,店家涉嫌违反《商品说明条例》。如果您在香港购物遭遇“坑蒙拐骗”,可拨打香港报警电话,请警察到现场处理;若当时未报警,留好小票事后可拨打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投诉热线和香港旅游业议会两个电话进行投诉。


我叫zC


严格说,香港的1斤约604.79克,港英时期1884年香港法例规定1司马斤为1又1/3磅,(即3斤等于4磅),我们现1斤=500克是1929年″中华民国度量衡法"规定的,此前,唐一清朝1斤596.82克,魏晋南北朝时1斤相当222.73克,秦.西汉时是258克左右,实施改革时有多种方案,采取了徐善夫.吴承洛的折衷方案,1公斤=2市斤,1市斤500克与原来的1斤比较相近,而与公制又是简单的比例,极宜换算,这样的改革比较易接受,试想如无此改革,按原市值与公制换算有多麻烦。台湾1台斤等于600克,是日本人统治时采用日制,80年代台当局想推行公制,有阻力未成功。其实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斤都是600克左右,以及曰本,是否都是受过去中国的那个596克的影响,那个标准沿用一千多年,影响周边也是可能的。


瀚墨寻梦


在香港一斤是600克,不是605克。为什么在香港一斤是600克?因为香港沿用的是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

在中国古代,是没有千克和公斤这个度量单位的。用的是市斤,一市斤等于16两。

千克和公斤的概念来自于西方。建国后,我们在度量单位上学习西方,与国际接轨。把原来的一斤改成十两。

香港保留的传统的东西比较多,比如繁体字,一斤十六两的度量单位。


乡村高中小老师


许冠杰有一首很好听很有意思的歌:半斤八两。说明香港一直沿用中国传统已久的16两称度量衡,文字是传统繁体字。沿用传统没有为什么,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们中国大陆用的公斤对折的十两制市斤和简体字的使用在不同角度辩论就是传承与进步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各执一词没有什么问题。


Sanmeiwong


香港用的是民国时期的码秤,每斤十六两的那种旧制量,比如尺度,香港用的是鲁班尺,一尺等于我们现在的一点零五尺。都是旧制。大陆的文字解放后简化了许多,共二次,而香港的到现在还在用旧时的繁体字。比如学习二字,香港写的繁体字“學習”。


昌盛7833



半斤八两!本来想中国一斤是16两呢,解放了以后才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