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古代歷史上但凡在大統一王朝前都有一個周王朝,為什麼呢?

今享福


中國古代有很多王朝,自然也就有非常多的國號,但是,

如果要問哪個國號會讓人油然而生出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的話,我認為答案必然是“周”

說起“周”給人的感覺,往往是一種淳樸、厚重、典雅、高貴的感覺,“周”往往代表著禮儀之邦,“周”往往也代表著禮樂文明,可以說,周是最為後世人所向往,也最為後世尊崇的一個國號。

“周”之所以會有這種深遠影響,和最早將“周”作為國號的周朝有關。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從此周朝建立。周朝歷經32代,享有近八百年的國祚,因此,“周”在後世也給人一種國祚綿長的感覺。

於是繼周朝之後,又出現了北周(宇文氏建立)、武周(武則天)、後周(郭威所建),以及算不得王朝的吳三桂的周朝。然而,後世的周朝卻再也沒有一個立國長久的。

事實上,“周”有著非常美好的意向,而且深刻體現了了中華農耕文明的特徵。

我們可以看一下甲骨文和金文裡周的寫法,最早期的周近似於“田”,從象形的角度來看,就是田壟上插著禾苗,在此之後,周的寫法進一步完善,在“田”之下又多了一張“口”。兩相結合,就可以看得出,周最早的象形意義,就是種田養民,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民以食為天。

後世效仿姬周最明顯的就是北周了,北周的奠基者是宇文泰,宇文泰統治西魏時期,爵位就是周公,而且宇文泰在一定程度上為推行漢化做出了貢獻,比如在長安興建太學,仿照《周禮》設置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本質就是尊崇周朝禮制。宇文泰死後,宇文覺繼承周公位,稱天王,被擁立稱帝,建立北周。

此後的武周、後周以及吳三桂的吳周,取國號周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姬周的影響,也想讓自己國祚長久,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家族姓氏的淵源來攀附姬周,我們分別來說一下。

  • 武則天追認的是周平王之子姬武,這是武姓非常重要的一支來源。
  • 郭威追認的是先秦時期的虢國,郭姓即來源於此,而虢國是周文王兩個弟弟虢叔和虢仲的封國。
  • 吳三桂的吳姓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吳國,而吳國的開國者是吳太伯,他是古公亶父侄子,也是周文王的叔叔,同樣與周有不解之緣。

可見,這幾個王朝在取國號的時候,是有自己的考慮和依據的,並不是隨意取的,更不是偶然取之。而題主所說的這個現象,如果用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或許也只能用巧合來解釋了。

當然,諸如此類的巧合確實不少,比如歷代的大一統王朝沒有同名的,比如北周和後周都為後繼王朝做了嫁衣,這些都為歷史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也是歷史的迷人之處。

答主之前曾寫過一篇北周和後周,北周武帝和周世宗的相似點對立,相似度極高,相似到讓人匪夷所思,歷史確實有很多這類讓人不解而又十分神奇的巧合。


如果看官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點關注和轉發。


一葦春秋


(1)國號為周者,於國不祥。

(2)國號為周者,週而復始。

(3)國號為周者,純屬巧合。


除了西伯昌的東西周是一個大一統、華夏文化之源外,其他如宇文氏的北周、武則天的武周、郭/柴氏的後周以及張士誠的張周、吳三桂的吳周,無不是短命、落寞的過渡政權。

其中北周為宇文覺篡西魏而來,為楊堅所篡;武周為武則天篡李唐而來最後再交還李唐;後周為郭威篡後漢而來,為趙匡胤所篡;吳周為吳三桂背叛大明投降滿清後,又再次反清自立,為清所平。

如此一眾形形色色的“周”,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得國不正,失國亦不正,只有張士誠是真正的起於草莽也終於草莽。

因此,以“周”來論,不管周後面的政權是否如提問者所說都是大一統的朝代,至少從以上“周”的後繼者類別也可以看出,是這些得國不正的政權把“周”帶“衰”了。

大部分篡位的政權都沒好結果,篡漢的新朝和曹魏,篡魏的司馬,以及篡來篡去玩的不亦樂乎的南北朝和五代,不是短命就是不得善終。


前者顯而易見,後者如晉,同時數百年基業,晉朝的司馬氏子孫後裔並不多,而被篡者如漢和唐,卻都是前十的姓氏,只有宋比較特例,但以其宗族人口,本來趙姓應該可以更多的。

以上,或許是得國不正、下場不好的魔咒才導致提問者的這個巧合。

附錄:北周之後是隋,命運也不佳,也是短命者;武周之後仍是政權自然更替的李唐王朝,似乎還勉強支撐著一段時間;北周之後是北宋,統一大業沒完成還迅速亡國,徽欽二帝還被俘虜,就算到了南宋也是悽慘不已;張周後的大明和吳周後的大清,倒是國運昌盛。


圭海四記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中國歷史上,叫“周”的王朝加一起總共四個:姬發建立的周王朝、宇文泰奠基的北周、武則天的武周和郭威建立的後周。把武瞾那個玩笑一樣的政權去掉還剩三個,仔細一看,好像和題主說的沒錯。

周後面是秦,秦統一了天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周朝本來也是統一的,只是由於分封制和烽火戲諸侯導致了天下逐漸崩離,秦朝所做的是將已經散亂的各國重新統一而已。

北周後面是隋朝,而楊堅的家族實際上也可以算是北周的建立者之一。實際上,從北周到隋朝再到唐朝,都只是關隴貴族集團內部的政權更迭罷了。不過北周之所以稱之為“周”,正是因為他們在古代的周地。

至於後周的接班人北宋,也結束了漢地的長期割據,同樣的道理,趙匡胤也是踩在了周世宗柴榮的肩膀上。後周之所以稱為後周,是因為郭威稱自己是周朝虢叔後裔,因此以“周”為國號。

所以,第一個周是巧合,後面的兩個周都是附會,但正是這種附會,卻締造了三個統一的局面,也算是美麗的巧合了吧?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是也很牽強。

我們知道,歷史上,以周為國號的政權共有7個,分別為:西周、東周、北周、武周(武則天)、後周、張周(張士誠)、吳周(吳三桂)。

在這些政權中,稱得上“周王朝”的,有西周、東周、北周和後周。

但是相比之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就比較多了,毫無爭議的有9個:分別為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其中北宋王朝有爭議,但是“靜Yes”認為其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始終被少數民族壓著打,並不具備大一統王朝的條件。所以大一統王朝一共有9個。

回到本題,既然說大一統王朝前都有一個周王朝,那麼即使一一對應,這個論斷也是不成立的。

我們知道秦朝前有兩個周朝,分別為西周、東周;

但是西漢前沒有周王朝,周國也沒有;

東漢前也沒有,東漢前的政權,是王莽的“新朝”;

西晉前,是魏蜀吳三國,並沒有周朝;

隋朝前,有個北周;

唐朝前,沒有周朝,但是唐朝中間出現了一個武周,也就是武則天稱帝,如果說武則天稱帝后,唐朝仍舊延續了大一統,則可以勉強說成是大一統王朝前有個周朝;

後周是在北宋前,但是北宋不具備作為大一統王朝;

元朝前,沒有周朝,更沒有周國;

明朝前,有個張周,即張士誠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建立的政權;

清朝之前,沒有周朝,不過在清朝初期,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並稱帝,建國號為“周”,史稱“吳周”,三藩之亂評定後,清朝確實維持了大一統的局面,所以,這個也勉強能算周之後有大一統。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大一統王朝前都有“周王朝”的,而且也不是每個“周王朝”後面都能緊隨一個大一統王朝。

歷史上很多政權的國號雖然不是很隨意,但是也沒有刻意拘泥於某種形式,比如這七個
“周朝”並沒有實質的聯繫,除了國號相同剩下的各有千秋。

因此,將這些“周朝”放在一起尋找規律並不能得出什麼有意義的結論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秦、漢前的周, 隋、唐前的的北周、宋(以及之後的元明清)前的後周都是以周為國號的。

題主覺得這種國號有點循環的意思,名字都是周對吧。

是歷史的巧合而已。非要這麼類比,那秦漢之前有晉國,吳國;隋唐之前短暫統一的還有晉國,割據勢力吳國;宋統一前依然有晉國(後晉)、吳國(古代誰在吳地稱霸我想都可以以吳命名,司馬氏的晉,想必是以為司馬昭封地在晉)。

(大致位置示意圖,不精確)

所以這沒什麼特殊的地方。

周王朝是統一王朝,由統一到分裂,秦成為最終勝利者;而北周、後周都是割據勢力,存在於國家還未統一時。

北周命名時,西魏將岐陽之地封宇文覺(宇文泰之子),賜爵位周公。宇文覺後來直接篡位,國號也為周。宇文泰在世時,是西魏的實際掌權者,效仿西周軍制、和官制,看出來他對周的“情有獨鍾”,之後其子被封周公不知道是不是個巧合。

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因此定國號為周。

古代命名國號並沒那麼隨意,有的以其封地地標為國名,有的則參照了歷史,有的繼承“遺志”比如劉備的漢國(蜀漢)。

東周時期的晉國,他第一代國君是唐叔,當時叫唐國,之後他的繼承者遷到晉水旁邊,改國名為晉。

曹操被封魏公,封地為冀州,在鄴城建立宗廟,而鄴城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土地,個人推測,曹操國名就是這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