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从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古三坟》中看宇宙的诞生

中国有一本最最古老的书,名字叫《古三坟》,这本书是上古时期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

从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古三坟》中看宇宙的诞生

《三坟》里的“坟”字,其实是指当时的图书载体和文字载体是用土制成的,它可能是一种类似两河流域的泥版,也可能是陶版(包括陶制器皿)。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土也包括石头,因此《三坟》之书,也可能采用石板载体。

《三坟》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尚书•伪孔序》谓伏羲、神农、皇帝之书谓之《三坟》。后失传,北宋进士毛渐于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在唐州发现了古本大篆本《三坟》,毛渐借阅后译成今文本《三坟》。

《三坟》书里最前面的是毛渐的序,然后按伏羲、神农、黄帝次序分成三部,第一部是伏羲篇,名叫山坟,里面有这样几篇文章,《连山易》、《太古河图代姓纪》、《天皇伏羲氏皇策辞》。第二部是神农篇,名叫《气坟》,里面有《归藏易》、《人皇神农氏政典》。第三部是黄帝篇,名叫形坟,里面有《乾坤易》、《地皇轩辕氏政典》。

从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古三坟》中看宇宙的诞生

《古三坟》是否真的存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是伪作,但也有人论证是真的,到现在还是讲不清楚,今天博雅和大家讨论的不是《三坟》真伪问题,而是《古三坟》里面的一篇《太古河图代姓纪》中看宇宙的诞生问题。

宇宙是什么?中国古代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称最初的宇宙为“无极”、“太极”。关于宇宙的起源,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苦苦思索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早在伏羲时期的《古三坟》里《太古河图代姓纪》里已经有了论述。现摘录一段如下:

“清气未升,浊气未沉,游神未灵,五色未分,中有其物,冥冥而性存,谓之混沌。混沌为太始。太始者,元胎之萌也。太始之数一,一为太极。太极者,天地之父母也。一极易,天高明而清,地博厚而浊,谓之太易。太易者,天地之变也。太易之数二,二为两仪。两仪者,阴阳之形也,谓之太初。太初者,天地之交也。太初之数四,四盈易,四象变而成万物,谓之太素。太素者,三才之始也。太素之数三,三盈易,天地孕而生男女,谓之三才。三才者,天地之备也。游神动而灵,故飞、走、潜、化、动、植、虫、鱼之类,必备于天地之间,谓之太古。太古者,生民之始也。太古之人皆寿,盈易始三男三女,冬聚夏散,食鸟、兽、虫、鱼、草、木之实,而男女构精,以女生为姓。始三头,谓之合雄纪。”

从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古三坟》中看宇宙的诞生

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人类产生以前的历史,《太古河图代姓纪》中说,宇宙的形成经历了太始、太易、太初、太素四个阶段。太始为混沌时期,为易之太极,数一;太极分为天地,生阴阳两仪,称为太易,数二;两仪生四象,谓之太初,数四;四象变而成万物,天地孕而生男女,谓之太素。太素为三才之始,其数三。三才开始后才有飞、走、潜、化、动、植、虫、鱼之类在天地之间,所以称之为太古。太古之初,只有“三男三女”,后“男女构精,以女为姓”,开始进入了母系社会。

《三坟》从易产生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成三才,三才包括天地和“三男三女”的六子之象,与“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是相符的,但对于宇宙形成的过程却不一样。如《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说,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始萌时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形变为质时为太素。所以说《三坟》可谓自成一系。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是和以上论点相同,道生一就是太始,一生二就是太易,二生三就是太初,三生万物就是太素。这个三生万物和《太古河图代姓纪》中三才开始后才有各种动物植物的产生是一致的。或许是老子参考了《古三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