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绩,我只想让孩子快乐”,这句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

静花源100


隐藏的是:

孩子成绩不好,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教育失败;

不想为提高孩子成绩付出努力,而以此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寻找托辞挽救自己可怜的虚荣;

被鸡汤文成功洗脑,以为努力学习的孩子真的都被压抑了天性,都不快乐;

……

退一步讲,即便是众人皆睡尔独醒,你认清了生命的本质,真理在握,知道唯有快乐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

但,在现实环境中,成绩不好的孩子,真的很难快乐。

老师不重视,同学不欢迎,孩子只会有深深的挫败感,越来越厌学,怎么能快乐?

当然,“不看重成绩,只想让孩子快乐”这句话,也许是想说:不要逼着孩子学习,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释放人的天性,真的很美好;做喜欢的事,真的能让人感到快乐。

可是,孩子对快乐的追求,如果没有合适的引导,始终是肤浅而直接的。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更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不可自拔。

不但孩子,如果没有压力和限制,成年人也更愿意追求喝酒、抽烟甚至吸毒这种可以轻易获取的快乐,而不愿意通过迂回曲折的努力,去追求持久而有益的快乐。

我的一位邻居,年轻的时候,因为机遇好,挣了很多钱,35岁就退休了。他说,要好好地享受这一生。

对儿子的教育,他正是持这种观点:不看重成绩,不压抑孩子的天性。

结果,孩子读到初中,苹果手机换了三代;逃课出去和同学喝酒唱歌,经常好几天不回家;成绩更是一塌胡涂,转学多次,情况却一次比一次糟。

这样的日子,孩子很快乐、很享受。可他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快乐不起来了。

人是理性的动物,所以才不会为眼前短暂的、肤浅的、感官的快乐所迷惑。被尊重、被认可、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这样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才深刻而持久,才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卷面上的分数确实不值得看重,但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就的过程,才是最应看重的。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快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毫米


作为家长,谁不希望孩子快乐无比、成绩优异?那句“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绩,我只想让孩子快乐”,更多透露的是家长的无可奈何吧。

一是与成绩相比,身心健康更重要。我家老大今年就读三年级,前两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孩子也从优异的成绩中体会到了自信与快乐。到了三年级,由于有二宝对老大疏于照顾,孩子成绩有段时间下滑明显,孩子变得特别不自信,即使考不好,自己也觉得很正常了。孩子爷爷奶奶说:“孩子每天开开心心就好,成绩不那么重要”。其实,我明白老人何尝不希望孩子每次考第一,那在人前多有面子?但是相比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绩是次要的。只有当尝试过各种方式,孩子的成绩都无法提升时,家长才被迫无奈作出要快乐不要成绩的选择。

二是成绩与快乐是相辅相成的的。孩子进入学校,作为一名学生,学业是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孩子通过学业成绩,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获得自信与快乐。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每当被问及成绩时,是特别没自信的,此时快乐何从谈起呢?

因此,孩子的成绩与快乐并不像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选其一的家长更多的是无奈的选择!


瑞妈锐言


我有一个学霸儿子。我看重孩子的成绩,我也想让孩子快乐。

因为想让孩子快乐,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成绩差吵过孩子,更别说打骂。因为想让孩子快乐,所以从没让他上过补习班,只上了一个兴趣班。

因为看重成绩,所以每次孩子考试,成绩好我会表扬,分析哪些进步了,为什么进步了,怎么努力的;如果考差了,我会安慰他:“没关系,考试就是为了检查你这一段的学习情况,看哪些掌握的不好需要继续努力。”然后再帮他分析试卷,鼓励他继续加油。

小学时孩子成绩在班里上中等,资质一般。但我从没有焦虑,只重视他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从一年级开始,到家先写作业,写完作业自己检查好,然后看明天要上哪些课,收拾好书包,然后才可以玩。因为有了兴趣和好习惯,所以初中成绩很快就上去了,初一开始班里前十,在开始两极分化的初二,成绩基本上前三。到了初三,成绩稳稳的全校第一。这些都是在不补课,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其他作业的情况下完成的。

所以我儿子真的快乐,不像好多家长抱怨的,作业要写到很晚。初三时儿子从没超过10点睡觉,高一高二也基本能保持10点写完作业,然后小区里锻炼一下睡觉。只是高三开始辛苦了,晚上12睡觉成了常态,那一年真的心疼儿子。

说这么多只是为了给家长一个建议,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像我D建国,不能只看一时的得失,起跑线也不是那么重要,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也没什么了不起 ,要让孩子经得起挫折。有孩子,有耐心,一切都会有的。


陌上秋草香


我来说下我的情况,我说过这样得话。

说这话的时候,孩子上一年级下学期了。

之前没经验,我本着孩子在幼儿园以玩为主,名字都没写多好,就上小学了。考试80.90分。大多90多。但是在班里都是倒数的。其他小朋友98以上的一大片。我看后也着急。然后拼命的跟孩子上政治课,课后也是辅导,急了,就臭骂一顿。有时忍不了了,就打几巴掌。

一直维系到下半学期,孩子去跳舞💃,那不自信的眼神,让我心痛,她喜欢跳舞,从幼儿园开始学习,以前每次演出,她是最自信的,每次回家都说:老师跟小朋友说,不会的就看她的动作。

但是现在在跳舞的时候,她怕做错动作,一直偷瞄旁边孩子,有时明明动作都是对的,但不自信让她畏手畏脚,动作也不是多好看。

从那次后,我就反省。这样教育到底对不对,我把那么自信的孩子吵成那么不自信,是我想要的吗?后来我跟我的家人说:分数及格就行了,还是要培养她一个健康的性格。话外,当时这话被我当班主任的堂妹听到,她说,只要我班的家长说这话,我基本就放弃这孩子了。。。

不管怎样,我现在的希望是,作业按时完成,分数跟的上就好。我们还是要有个自信快乐的人生。


地球自由工作者


我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在小学不看重成绩,只想让孩子快乐成长,不让学习成为孩子的负累,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


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们各显神通,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数学班,英语班,还有兴趣班,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等,孩子们到了星期天和假期各种奔忙。我与其他家长不同,我没有给孩子买很多练习题,更没报补习班,问孩子报一个什么兴趣班,孩子说不喜欢,我说只要快乐就好,什么都没报,小学孩子基本就是玩下来的。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多次找我谈话,说一看孩子的作业就知道我不管孩子,按说我家孩子的聪明程度完全可以考第一,可总是在班里六七名,我说一定好好管孩子,其实我依然按自己的思路走,没有给孩子压力。


我的教育理念是,小学是孩子身体发育重要时期,脑子也在发育期,身体和精神不能承担很多负荷,不能给孩子很多压力,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要有很多玩的时间,玩其实也是一种智力开发,锻炼手和脑。考试孩子跟我说分数,我总是说分多点少点没什么,考试就是看看哪里不会,哪里不会学会就是了,所以我的孩子从来不被分数累不被名次累,他也没在乎过分数。但是我从上一年级开始就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准备笔记本,让孩子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写,把老师讲的知识点记下来,孩子听课特别认真。等放学写作业前把记的笔记看一遍再写作业。其实一年级没什么好记的,我主要就是让他从小养成好的听课习惯。作业让孩子独立完成,我从不插手,不做孩子的拐棍。其实我不是不管孩子,而是与别人管孩子的方法不同,理念不同。到了三年级期末考试我孩子考了班里第一,我没显得多高兴,也没看出孩子多高兴,因为她真不在乎这些。后来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升初中通考也是全学校第一。


小学毕业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劝我说,小学的时候可以凭着聪明成绩好,到了初中就不同了,家长一定要好好管孩子,严格要求。

升初中后我专门跟孩子谈了一次心,我们制定了初中目标,就是考上衡中。我跟他讲了小学与初中的区别,告诉她小学可以玩下来,初中课业多也深,要拿出几分力来学习了,初一初二用五六分力,初三用七分力。专门咨询各科老师学习方法……三年以后孩子考上了衡中。

其实不在乎成绩的背后,不是让孩子不学习,是不让孩子把学习成绩当成压力,找出哪里学的不好,努力学好,这样孩子成绩也就上去了。如果拿着成绩分数太当回事,怕考分少了了父母批评,成为一种压力,背着包袱跑不快,心里压着石头学不好。


事儿姐说事


从小到大,我成绩还算不错的,一直是班是前几名,没让父母操过心。但我有点小自卑,因为家境不好,所以那时努力读书,希望将来能走出农村,能有份高薪的工作,能有能力改变父母的生活。因为有着这样的目标与压力,所以我并不快乐,反而更自卑。现在的我,工作一般,生活一般,似乎并没有因为之前成绩好而有很好的成就。

所以有了儿子后,我最大的希望是他能平安健康开心快乐地成长,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但是,随着孩子长大,接触到更多同龄的孩子,慢慢会有了对比,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期许,希望孩子成绩好,表现好,这样比较有面子,所以感觉自己的心理在慢慢失衡。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仔细地想了想。其实,学习成绩和快乐并不矛盾的。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未必不快乐,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未必不快乐。现在已经不是死读书的年代了,现在都提倡学中玩,玩中学,孩子习得知识的方式丰富多样,不像之前那样呆板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接受了业余被安排了N个补习班兴趣班的事实,很多还很享受,觉得很充实很开心。毕竟现在的家庭,基本上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条件也不错的,在要求孩子出成绩时,也会给孩子奖励,比如喜欢的玩具,喜欢的东西,旅游等,所以孩子的业余生活并不会很无聊。

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立好规矩,给予信任和理解,给予自由和尊重,教会孩子责任和善良,让孩子在快乐中自愿地学习,并不是被逼着去学他不想学的,这样的话,成绩再好,孩子的心被压抑着,总有一天会出事。

愿每个家长平衡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以成绩论英雄,不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逼自己家的孩子,愿每个孩子能开心快乐地成长并习得知识!


Seven宝贝成长手记


我不太清楚说这句话的家长,他的孩子多大了,在孩子出生之初,貌似很多家长都许下过这样的朴素愿望:我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好。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上了幼儿园,升入了小学、中学后,但你看到自家孩子与别人孩子的差距后,还能淡定地说出这句话吗?

我家孩子在读一年级,每天孩子的班级微信群里,讨论的大都是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搞得单元测试,老师有时也会把成绩发到群里,孩子的测试卷,家长必须要查阅,并签字,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每每都会大受打击。

这个周六,学校开家长会,主要是针对前不久进行的期中考试成绩而开的,老师对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做总结,与家长沟通,倘若咱家孩子成绩总在后面几名徘徊,去看家长会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一点小紧张呢?

所以,我觉得真的能够始终如一做到“只想让孩子快乐”,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心理的,不被外界的教育焦虑影响。

说这句话的家长,可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感受,希望孩子能够体验更多的快乐,不要被成绩、名利所羁绊,快快乐乐的生活,快快乐乐的成长,不过,我觉得孩子的成长就像小树苗要经历风吹日晒一样,不可能永远都是快乐的,为了将来能有好的生活,现在适当让孩子吃苦,尤其是吃学习上的苦,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努力,将来拿什么养活自己呢?

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在学习上也难免有惰性,自然就少不了父母的督促,这与孩子的意愿是相反的,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让孩子不快乐,你是顺着孩子的意思来,还是违背他的意愿呢?


沛泽妈读心理


孩子成绩和孩子快乐;哪个对孩子成长影响更长久,更深远!

看到这句话,我是百感交集,我想从一个学生之角度来谈一谈。我是一名95后理科生,现在是研究生在读。

1、我家在湘南一个小县城,家庭非常一般。爸爸是一名普通政府工勤人员,妈妈一直靠打零工贴补家用。上小学时,班里好多学生,要不报了补习班,要不就跟老师开小班。爸爸也帮我报了英语和语文;结果是,我只去上了几节课,就不愿去了,爸爸也没说什么,就随我了。就这样,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充实知识时,我正在享受快乐时光。对我来说,这真是快乐学习,对爸爸来说,成绩不重要,快乐最重要。

2、到了初二,我便感觉到功课基础不扎实,给我带来之后果,不得已,又走上了大家通用之方法,到老师家里补课。好在初中课程毕竟不是太难,强行追了一年,还是考上了县里重点高中。但在年级分班时,我被编入了普通班。

3、由于基础不窂,整个高中阶段,我都在追赶,都在补习。语文补基础,数学补公式,英语更是从最开始补起。更为严重之问题也随之而来,高中课程紧,难度大。自己每次考试,都是差强人意。给人感觉就是不管我再努力,也学不好了,更考不好。学习信心,都动摇了。

4、在这种混乱状况下,参加了第一次高考,结果可想而知;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勉强上了二本线。在大学里,依据现实,我又再次开始规划,重新打基础,补单词。咬着牙,又拼了几年,直到读研。我才缓了口气,爸爸才放下神经来。

5、回过神来,我才抽空思考。孩子的成绩和孩子的快乐,成绩和快乐,哪个更重要,学习快乐和快乐学习,哪个对孩子之成长影响更大。我个人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了,才有快乐。没有好成绩,哪有什么快乐。整日玩耍,固然快乐,可是没有好成绩,不能考上好学校,那种短暂之快乐,必将被更深之忧虑所困扰。

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贪玩,是天性。而学习,正与这种天性相反。不严加管教,哪个孩子愿意学习。所以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除了极个别,极有天分之人,绝大部分人,都是靠刻苦来支撑成绩。这些年,我觉得真有天赋同学,也就一、两个,还是偏科。

7、五年所谓快乐学习,让我和爸爸难受了整整十年。现在我也长大了,有时和爸爸闲聊时,我的孩子,以后不管他们有什么情绪,从上小学开始,就要严加管教,要把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只有学习成绩提高了,才能讲快乐;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决不能为了所谓快乐,减少学习。

8、回到答题,“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绩,我只想让孩子快乐”,这句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我个人认为,隐藏了父母对孩子一种复杂之情感。然而要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动力,则需要更多之行动。一个学习成绩跟不上之孩子,在学校里连自信心都没了,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9、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也是我个人之感悟,希望对朋友有所帮助。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作品)评论处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有福祐!



说这句话的很多,但是正真能说大概只有有这么几种:

NO.1 没有孩子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汽油涨到1000元每升关我骑自行车的什么事。

NO.2 孩子不用操心的(学习习惯好,成绩基本不用操心/已经毕业了,无所谓)

我的反正已经不用操心了,吹个牛皮就行,顺便我也塑造一个慈祥家长形象。

NO.3 知道操碎了心也拉不回来的

努力过,用错了方法,两边都不愉快,心都碎了,随他吧。

NO.4 真的有不关心孩子的父母

往往不爱孩子的,也没有爱情。

现实

大部分父母都是面子上都是说说而已,现在由于一部分人超事实的夸大快乐教育,导致很多人开始被忽悠了。然后还有一部分人被忽悠的开始用来忽悠别人。

早些年,你可曾听说过要快乐。不是说,十年寒窗吗?

个人觉得,这句话隐藏的是教育观念开始变革,由单纯的学好,到快乐学好的转变。但是这中间也透漏出一种无奈。


树木也要树人


以下皆有可能:(假设“我”就是那个是家长)

1,我曾经学习很好,但并不快乐,不希望类似的事发生在孩子身上。

2,我曾经学习好,但并没取得多高的成就,所以认为学习好不好并不重要。

3,我曾因学习不好,被迫学习而变得不快乐。

4,我家境良好,孩子只需要快乐,就能过好一生。

5,在我的价值观里快乐与否是过得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标准。

6,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傻乐吧。

7,不想给孩子压力而说的违心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