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二手車一般都是6萬公里左右?

站臺上的醬油


題主有想法,是不是廣大車主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如果用里程數來劃分二手車的話,6萬公里可以說是車輛完全磨合開後的最佳用車裡程。所以車商們都認為6萬公里左右的車最好賣,購車者也最喜歡。


我們簡單做個分析大家心裡就有數了。家庭用車平均年公里數集中在1.5萬到2萬公里之間,過少過多的暫不考慮。那麼6萬公里就是3到4年的車,車輛剛出質保,並且多數都是在4S保養再加上車輛正處於最佳使用年限,這樣在二手車市場就是搶手車,車價硬,利潤就可觀。


那麼為什麼很多二手車都是6萬公里左右呢?這就是車商抓住了消費者心理,調錶,至少這在某些情況是可以矇混過一些消費者的。調錶在二手車行業其實很普遍,這無非是車商想方設法多賺點,適當的調錶是可以接受。例如7.8萬公里的車為了多賣2千塊錢調錶到6萬公里左右,在車況真實的情況下無非是消費者多掏了錢但至少車況不忽悠。怕的就是不良車商系統性的更改車輛參數,隱瞞車況。
買二手車考慮因素很多,因為調錶太普遍了,所以公里數現在是最不值得參考的因素。在老辣的車商眼裡,根據車輪胎,車內飾就可以大差不差的估算出車輛的使用年限,里程和用車頻率。這都是靠多年經驗積累,短期學不來。

透露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公里數和年限,輪胎有直接的掛鉤。年限可根據銘牌及車玻璃參數鎖定,輪胎每5到6萬公里需要更換,可根據磨損程度和更換可能性進行推測。這樣輪胎,銘牌,玻璃參數基本可以鎖定一輛車的年限和里程。內飾的使用程度可以判斷用車頻率。


旋轉的方向盤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特別的嚴謹,現況是並不是一般的都在6萬公里左右,只是相對來說5-8萬公里這個區間的多點。

市場上的二手車無非就是幾種情況,一種是剛開始買的時候很喜歡,非買不可,但開過三五年之後審美疲勞了,所以移情別戀賣掉買自己又看上的車。第二種,不差錢,新車開幾年感覺舊了,跟不上潮流了,一個字“換”。第三種,車的毛病太多,已經不堪其苦了,實在沒辦法只有換了。(還有別的情況就不詳說了)

根據現在的真實情況來看,家用車一年一般正常行駛在10000-15000公里左右(特殊情況除外),那麼6萬公里就是一個4-6年的水平。現在的車輛年審法規大家都知道,無論7座還是7座以下的,超過6年就是一年一審,其中有部分車主就是過不去這個坎,感覺太麻煩,其實審車很快的。還有一點,一般車不可能開一輩子,那麼在4-6年這個時間段賣車應該是最划算的了,車子的一些大毛病還體現不出來,只要是沒有大事故的,一般都不會拆修的太厲害,所以這時候也是最保值的。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調錶了,很多車可以說6萬公里才叫剛過磨合期,有些用作拉貨或者商業運輸的車行駛里程要高的多,所以調錶可以多賣很多錢。但這一切在專業人士面前都是浮雲。

最後說一句,二手有風險,買車需謹慎!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純手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說的不對請輕噴,歡迎留言指正!


東東視點


關鍵原因就一個字……錢!!!

個人認為,家庭用車,每年行駛里程大概一萬公里左右的樣子,因此,六萬公里,大多為四五年至六七年的車!

家用轎車在這個年限和行駛里程,無論發動機還是變速箱,都處在優良狀態!車子的保值率比較高,能賣個相對滿意的價錢!

但其它的配件,這個階段會開始出現不同的故障(或老化需要更換):如輪胎,剎車片,電瓶等!尤其是正時皮帶,六萬多公里,正是需要更換的時間段。而更換正時皮帶(包括水泵,漲緊輪,工時費),至少要一千多!!如果不換,繼續使用,一旦正時皮帶斷裂,頂壞氣門,頂破活塞,那損失就不是幾千元的事情了!

同時,普通家用轎車六年免檢期已過,如果車況不好,每年的驗車也是頭疼的問題!

另外,隨著國家對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的提高,一些年限較長(公里數較多)的車輛,二次銷售(或轉出),就會受到極大限制,嚴重的話甚至沒人要!!!

例如我一個哥們的捷達,2007年買的,車況良好,里程八萬,排放是國三!也想置換,到4S一問,只給5000元!!!

我的凱越,2010年,里程六萬五,國四,4S報價25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