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飞机航行过程中,什么情况才算是真正的危险?

靈翎轩_木杉


既然配图是民航飞机,那么就以民航飞机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现代客机的技术先进程度已经很大程度上确保飞行安全,并结合民航管制法规,客机安全性已经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但是在这背后也有一定的“尴尬一面”,也就是一旦发生重大故障,机毁人亡的概率极大。大致上来说,民用航空飞行器危险主要来自于三大类:

自身机械故障。

民航飞机的自身故障是最为常见的,具体包括:

发动机故障,单发失效还算是可以接受,凭借其余发动机还具备一定的安全飞行时间,可以从容备降,但是如果两台发动机或者全部发动机都失效,那就是紧急事故了。美国拍的一部电影《凯利机长》就是反映了这种真实情况,一架A320客机遇到鸟群袭击,导致双发全部停车(见下图),最后紧急迫降在河面上。

起落架故障,降落过程中如果起落架无法正常打开,那么对于飞行员和乘客而言就苦逼了,必须利用机身擦地方式来着陆了,着陆之前为了安全起见还要空中盘旋把多余的燃油释放掉,否则擦地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容易引爆燃油。

内部液压系统或者电传操作系统故障。这就会导致飞行过程中操作失灵,对于飞机安全引发较大风险。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切换到人工操作模式,很容易引发恶性事故,如冲出跑道,偏航角度过大或者俯仰角过大,导致失速坠机等。这一类事故也较多,其中最为有争议的就是法航296客机(空客A320-100型)起飞表演过程中失控冲出跑道,导致机组成员和乘客伤亡。

恐怖袭击

这种事情,咱就不多说了,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911。


军事袭击

这个袭击和恐怖袭击性质不一样,不外乎偏离航线意外进入到临空或者军事区域,结果就被导弹打下来。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大韩航空902航班和伊朗航空655航班。

大体上如此吧,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我没遇到过危险,但是我刚参加工作时,我的科长一次出差遇到过危险,大概在85年左右,那时候飞机的降落基本上靠机长操纵,科长乘坐的飞机降落时遇到浓雾,几次降低高度再拉升,就是找不到跑道,后来燃油快没了,于是空姐告诉大家有什么遗言赶紧写下来,飞机行李箱下面有纸和笔,科长说当时大家都是安静,不像遇到危险,科长啥也没写,觉得没有什么交代的,但是很多人留下遗言。后来有惊无险,安全降落。科长事后跟我说,机长有点瞎,他通过窗户都看到地面了,机长却没看到。

再说说我经历的则是闹剧。一次我在桃仙机场乘飞机,我有个毛病上飞机就困,睡得还特别实,一般也就十多分钟就会醒。那次睡醒看到大家拿行李下飞机,我迷迷糊糊还想,这么快就到了。跟着大家下飞机一看,怎么还是桃仙机场?后来弄明白了有两个乘客行李托运上来人没来,需要重新过安检,这算是无惊无险吧。

现在航行的整体安全性能已经非常高了,操控基本靠电脑,除非特殊情况需要机长介入,其他从发动机到航空煤油质量都非常可靠,现在还有人不敢乘坐飞机,其实论安全性,他已经高于公路和铁路了。


河畔一壶酒


飞机航行中真正的紧急情况,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且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平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也听过飞机出现紧急备降,甚至迫降等情况,会让我们对坐飞机也许会面临的未知危险产生担忧。

那么,什么是备降呢?大部分飞机只要滑出了,飞往哪里,是否更改目的地理论上来说就是由机长决定。因此负责申请备降的人是飞行员。为了保证整个航班运行的安全,在这个航班起飞前就会根据目的地机场周边合适机场的情况,由公司运行部门预先为这个航班申请一个主备降场。考虑因素包括:天气、机场跑道、机场进近设备、机场保障能力等。当飞机起飞后,可能的备降原因有以下几种:天气不好、机械故障、目的地机场跑道关闭、机上旅客突发严重疾病、机上有旅客准备图谋不轨等。这时候机长会根据事件的严重性来申请备降到合适机场,越严重的耗时越短。

备降这种决定,决定通常是机组共同决策的,机组的决策当然要参考乘务组给出的意见,乘务组学习过比较系统的急救知识,所以在飞机上不要随便乱投诉乘务组哦,因为她们不光是给你端茶倒水的,关键时候可能会救你一命呢。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算真正的紧急危险情况呢?小胖为此专门采访了机长大哥,我们来听听他专业的分析:

对于特情来说,就只有两种情况我比较怕。

第一种,飞机失去全部动力。

第二种,飞机失火了且火情不可灭。其他的故障我个人觉得都好说,我都有信心处理好其他的你所认为的危险情况。

也许有人会问有些天气情况也危险、很可怕,难道你就不怕?当然不是,我也害怕危险天气。但是作为一名职业飞行员,我们都有着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会随时评估自己的能力与遇到的问题,遇到的危险天气如果超过我们自身的能力范围、不可控的话,我绝对不会去挑战或者尝试。所以虽然有些气象条件也很危险,但却很少给我带来困扰。

看完机长的回答,大家放心多了吧。飞机真正遇到危险的情况是微乎其微的。

最后,小胖希望大家每一次旅程

都可以顺利出发,平安到达。


中国南方航空


真正威胁的概括起来就是导致无法安全飞行,无法安全降落。具体一说其实也挺多,人为失误、机械故障、乱流、鸟击等等等等。其实飞行安全是由很多严格的条例构成的,而这些条例都是一个个血的教训总结的。再具体一些如下:

一、人的因素

1. 飞行人员的因素

训练水平低下、操作手册不熟、操纵错误、疾病、身体素质、飞行错觉、黑视、晕厥、思想不集中、慌乱、违章违规等都可能产生极严重的后果。超过50%的严重事故都由以上情况构成或加重事故。

2. 指挥人员的因素

指挥人员是实施飞行计划的具体组织者,从飞行计划制定到实施,与指挥预案的研究到人员、飞行器、天气、教学(训练)质量、身体等把关,还有飞行特情指挥和预案对维护飞行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占严重事故8%。

3. 机械人员的因素

机械人员是飞行器的保障与维护者,至关重要!机械人员的工作完成度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必须以强责任心维护好飞行器,保证其最佳状态,保障飞行安全。占严重事故的22%以上。

4. 其他人为因素

航空公司、劫机、易燃易爆品、强电磁干扰物、潜在危险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等对飞行安全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二、气象与地理环境因素

1. 恶劣能见度、雷雨、冰雹、积雨云、乱流、风切变、机身机翼积冰、跑道积水积冰。

2. 撞山、撞障碍物、迷航、误入空中禁区危险区、对空射击靶场等,矿区对飞行器磁罗盘的影响,海洋上空航行易造成飞行人员错觉。

三、领航(导航)的因素

与气象、地理、昼夜、人员交叉叠加影响飞行安全。

四、昼夜间因素

据统计发生严重事故的次数昼夜比为3:1,而飞行时间昼夜比为6:1,夜间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高出昼间一倍!多发生于起飞、上升,加入起落航线和下滑着落阶段。突出特点是“撞”,撞机、撞山、撞地、撞其他障碍物。主要原因为:1. 生理昼夜节律的影响。2. 视觉能力降低的影响。3. 夜间效应的影响。

五、管制的因素

空中地面的交通秩序组织者,指挥、管制、飞行员三者必须协调统一,有无情况及时沟通报告,照章办事。坚持飞行计划、雷达标图和无线电守听,严格遵守各种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指挥员管制员的素质、业务能力。

六、其他因素

人为破坏飞行器、雷达通信和导航基站,安检不严格,鸟击。

所以飞行安全是由众多因素交织影响的,并不存在很多单一因素造成事故的情况,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因为很多因素综合造成的。最后也为所有保障安全飞行的从业人员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路过世界的徐庶939


近2年,飞机失事事件在媒体上时有报导,使得人们对飞行安全更加关注。

  据报导,除了飞机坠毁或故障可能造成致命事故之外,飞机上还有三种危险事项,也有造成乘客死亡的风险!

  拥有非凡驾驶技术的机长、治疗师汤姆·邦恩就此做了说明。

  1.致命的血块

  飞机上尽量不要一个人几个小时坐在一个狭小的位置。

  当一个人几个小时坐在同一个狭小位置时,很容易形成致命血块,称为“深静脉血栓”(简称DVT)。

  因为人体静脉血液依靠腿部肌肉推回心脏,久坐不动,血液流动不畅,就很可能容易凝结成块。

  详情↓

  邦恩机长说:“通常情况下(但并非总是如此),血块会引起疼痛,意味着需要就医。”搭机避免血块,可以进行简单起身运动、在长途飞行中走动,以及保持在地板运动脚趾。

  邦恩博士说:“一项研究表明,频繁坐飞机的人患上DVT可能性是不坐飞机人的3.65倍。专家称,3%-5%的航空旅客会形成血块。

  然而,目前还不清楚飞行在形成血块中到底起多大作用。所以,无论在空中还是在车上,最好休息一会,站一会儿,每隔几个小时舒展一下身体。”

  Tips:尤其是乘坐长途国际航班飞行的朋友,更应该注意适时站立或活动腿部,避免血块和过度劳累。

  2.吸入烟雾

  如果你经常坐飞机可以买一个防烟面罩。

 

  飞机是一种燃烧大量燃料、具有巨型引擎的密封金属箱,所以烟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详情↓

  机长邦恩说:“在大多数事故中,烟雾是个大问题。如果你经常坐飞机,可以买一个防烟面罩。”

  邦恩举例说,曾经发生过一起特别可怕的事故,1983年,加拿大航空797号航班的卫生间离奇着火,浓烟充斥着整架飞机。虽然飞机最后成功迫降,但仍造成超过半数乘客在吸入烟雾后死亡。

  这起事故对航空公司提升了安全要求:在厕所中增加烟雾探测器。

  Tips:如果经常长时间乘坐飞机,有必要备一个哦!可能每一个乘机人都觉得事故离自己很遥远,但一旦发生事故,这些东西关键时刻可以救你一命。

  3.严重脱水

  飞机是造成脱水(即形成极度干燥空气)的温床,这和海拔高度并没有多大关系。

  详情↓

  飞机是造成脱水(即形成极度干燥空气)的温床,这和海拔高度并没有多大关系。

  邦恩说:“机舱里的湿度如此之低,当你呼吸时会通过皮肤失去水分。”

  他表示,尽量避免喝咖啡、汽水、果汁、茶和酒精,最好喝水。如果是驾驶员,保持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Tips: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过同样的乘机感受?乘坐飞机一段时间后会觉得比平时更容易口渴,脸颊也更容易出油?这都是身体缺水的表现。

  谨记这些小贴士,让你的旅程更加舒心、放心。


户外视界


先来说一下零九年六月一号法航447事故吧,当时造成全机228人全部遇难。447航班由里约热内卢起飞飞往法国巴黎,当起飞后两小时十分飞机就自动发出自动控制系统故障,这时候自动驾驶模式下计算机自动关闭推力系统开关,而这推力系统开关起到给飞机增加动力的,如果开关关闭那么飞机的动力也就完全失去,整个飞就在空中滑行而不是飞行,这时候就是最危险的。



机长和副机长一直在查找原因,这时飞机报警为失速,然后机长给飞机加油,副机长再把飞机机头往上拉,由于一直找不到原因,飞机一直报飞机失速警报,副机长一直把机头拉的太高导致飞机不能平行飞行,而飞机就一直处于失速,最后导致整机遇难。最后查明原来飞机的空速管被冻结(空速管为测量速度的),才导致失速原因,副驾驶一直把机头往上拉这也导致飞机在最后时间内未修正机身导致失速坠毁。说到底飞机失速是最危险的。



还有就是飞机的襟翼结冰,会导致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飞行。这也是最危险的,不过现在飞机的襟翼都是经过处理或者增加了加热功能,所以现在飞机的襟翼很少结冰。


天天向上fox


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危害客机正常降落或者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都属于是真正的危险情况。

飞机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特别因为最近川航的事件,大家的关注再次投向飞机航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飞机航行过程中的危险主要是来自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能无法预测的突发情况,主要是气流,风切变会给飞行带来极大的危险。由于太阳活动和地质变化带来的电磁暴也会有很大影响。再者,颠簸、雷暴、冰雹、低能见、鸟击、任何原因造成的发动机损伤,机体结构破损,操纵面失效都是危险的情况。

这次的川航事件我觉得就是真正的危险情况了,2万英尺(9753米)高空、副驾驶一侧挡风玻璃爆碎、副驾驶员半个身子被吸出飞机舱外、座舱严重失压...光看着这几个词语都能感受到当时的危险压迫,真正经历过的得多惊心动魄呢?事件的结局大家都知道,这不是电影场面,是真实的事件,再一次由衷地向机长、川航工作人员致敬。

航空业是现代科技的皇冠明珠,不仅有高超的制造工艺,更有着严谨的管理制度。一位美国女飞行员说过:我敢于上天飞行,是因为我相信整个团队。而我们,也应该相信中国航空技术与航空人员。


橄榄评测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眉灵)5月14日9:18,四川航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正换机执行成都至拉萨航班,预计旅客将于上午11时飞往拉萨。

  随着不同的网友爆料,关于3U8633航班的更多细节流传了出来。

  知名航空博主@航空物语 发布了飞友提供的川航B-6419号A319客机在成都双流机场紧急着陆前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驾驶舱右侧挡风玻璃已经没了。

  知名航空博主@FATIII 发布了从机舱内部拍摄的近照:驾驶舱右侧,即副驾驶员座位前的挡风玻璃已经完全掉落。

  网友萌辣丽莎biu透露:机舱设备损坏很严重。

  一位不具名的乘客发布了长微博,复原了机上的情况。他说,飞行中飞机顶部传来一个声响,“只不过一刹那而已”,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也垂下来了,飞机开始失重急速下降,甚至清晰地看到飞机下方的冰山。

  披露细节的同时,更多网友为机组点赞。

  据了解,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前方挡掉落,非常非常罕见,因机舱内外气压差大,一旦前风挡破碎,周边设备会向外飞出,甚至驾驶人员也会被“吸”出舱外;而且舱内气温会急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机组还能稳定情绪驾驶机着陆,十分厉害。@航空物语 表示,“(机组)有可能完成了近年来国内最有挑战的一次飞机特情处置和紧急着陆。”

  @王康16 说,世界上仅有中国西藏的飞机失压后必须高于6000米飞行,客机驾驶舱烂玻璃失压及超低温还能尽量贴着众山峰顶飞回成都,已是特技飞行员才能做成的事。

  据网友流传,执行该航班的机长曾担任空军部队的飞行教员,技术和心理素质过硬,因此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安全返航。

  飞机备降后,机组人员已经接受体检。但遇到这种意外,飞行员即使身体无恙,也会有心理创伤。祝愿机组人员健康。

  记者了解到,拉萨机场为高高原机场,从成都方向飞拉萨的航路气候复杂多变,因此执飞拉萨航班的机组均是技术特别过硬的人员,且须持高高原机场飞行资质。

  11时许,民航局西南管理局发布了官方消息,称: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

  新闻链接:

  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BAC111客机执行5390伯明翰-马拉加航班,途中左风挡脱离、机长大半身体被吸出机外,全靠空乘拉住幸免于难,飞机由副驾驶操纵安全落地。机长在5个月后恢复工作。


高速警事


首先,飞机起飞前都是经过检查的 ,一般不会出问题的,请大家放心。

当然,事故还是有的。

当然,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比重,其实比较大。空难的发生,很难说具体是谁谁的过错,往往是一系列漏洞导致空难的发生。

民航有着严格的适航制度,从设计到生产到维修,都贯彻着适航。这一切都在控制着"非人为因素"如设计、机械等引发空难,降低其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冗余度。

所以,概率上来说,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空难比例还比较大。但是,凡事无绝对,如果真赶上空难,我们最终相信的,是机长,是人


00年的单身狗一枚


我觉得真正的危险就是需要龙卷风还有阴雨打雷天气,还有飞鸟的撞击,还有飞机自身的通信状况和设备故障,其他的就是恐怖分子了,这个最不可避免,现在社会很多危险都是人为制造的,自然气候和故障只是很小的不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