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区块链的战友

区块链的战友

虚拟货币、毒品交易、种族仇恨、儿童色情、血腥暴力......

有一片地方,汇聚了种种邪恶元素。

自由、隐私、思想、革命……

有一个地方,又插满了理想主义的大旗。

这个地方叫做暗网。

6月16日,丝绸之路关键人物 Roger Thomas Clark 被引渡至美国,而它的创始人,Ross Ulbricht 早在2015年就被判处终生监禁。

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暗网的代名词,而暗网,又是整个互联网世界最深处的一角。

而区块链,又是和暗网并肩作战的战友。

1

暗网坠落

2011年,Ulbricht自学编程技术,创建了「丝绸之路」。该网站采用洋葱路由技术,随时更换IP,这成了那些自由主义者的集散地。美国政府抓捕Ulbricht时,整个网站的交易额已达到上百亿美元。

Ulbricht遭到逮捕,并以贩卖大麻的罪名被判为终身监禁。

有人认为这个绝对自由主义者所缔造的世界,已经对真实世界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曾经的乐园,如今成了自由主义者的失乐园。在政府机构眼中,已经成了犯罪分子集散地。

这个网络世界真能变成自由王国吗?

在互联网世界萌芽之初,人们也赋予了这项技术「自由」之名。

之后,互联网就「分叉」了。一部分在水上、一部分在水下。

但最终这项技术是在监管之下才得以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技术,现在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不是吗?

打算逃避监管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剑走偏锋的,而绝对的自由也是不存在的。丝绸之路上的交易全部使用比特币,虽然比特币声称匿名,但是这项技术还是可追溯的,一旦交易建立,交易记录会永久上链,犯罪成本显然是很大的。

互联网世界其实由表面网络、深网两部分组成,暗网正是深网的一部分。深网世界占到整个网络世界体量的90%以上,这部分网络由那些不能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到的内容组成。

比如你的银行卡信息、你家的wifi密码,天然得存在于私有局域网中,是无法google或百度一下的。

更不用说银行数据库、军事机密、政府档案等等,这部分绝对不会让外人访问的都属于深网世界。

区块链的战友

表网、深网、暗网

我们普通人接触的网络都属于表面网络,与深网相反,这部分网络世界的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

然而,表面网络也存在着其深刻的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隐私的侵犯。

进行「丝绸之路」之类暗网活动的,大多是一些对个人隐私在数字世界中被侵犯深感不满的极客和自由主义者。

2

数字世界的隐私保护浪潮

Ulbricht被捕时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个建立在数字世界隐私得到充分保护基础上的经济实验。

那么暗网技术,犯罪分子集散地,还是隐私保护圣地?

暗网,保护的,是每个人的网络足迹。所有的信息流和数据,在暗网中都披上了一层黑色的外衣。

这与表面网络世界成了鲜明对比,今年4月份FB爆出了2100万客户信息被盗事件就是发生在表面网络。

随着类似信息被盗事件的频频发生,数字世界的隐私保护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俄罗斯加密聊天工具Telegram的崛起,是用户对于聊天信息隐私保护需求的直接表现。

而比特币和区块链,也是隐私保护浪潮中的一浪。

2009年比特币诞生之后,社群维护是靠一群自由主义极客,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保护投资者财产隐私与交易隐私,如何不被政府肆意发布的货币稀释财富。

比特币底层的区块链技术更是将匿名、去中心等特性功能化,形成了隐私保护在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

无论是比特币、区块链、Telegraph还是暗网技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隐私性极强。这些技术的另一面则是走在监管对面。

6月9日,国内动漫圣地A站信息遭到窃取,用户一方面面临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危险,另一方面那些隐私性极强的平台却面临着各种危险。今年3月份,Telegram的服务器就遭到俄罗斯查封。

如何平衡自由与监管两者的关系?也许是在反复博弈,也许是在相互融合。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场社会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