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杜月笙当即汇2万,他的理由你绝不会有

问题:如何让每天都能读到这样的文章?

民国时期上海滩风起云涌、群雄并起。但要说起这上海滩上的青帮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江湖风评: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杜月笙当即汇2万,他的理由你绝不会有

要知道混黑道的贪财、善打是正确姿势,而会做人为何与黑社会挂上套呢?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杜月笙这位青帮大亨会做人的那些事儿。

杜月笙到底怎么会做人的?这要从其年轻时就说起。当杜月笙还是黄金荣手下喽啰的时候,就把黄老板赏赐的2000大洋,全部分给自己最早的一批弟兄,要知道那时候2000大洋在上海意味着什么,那可是一栋大宅子啊。

而年轻的杜月笙发了这笔横财之后,却没有自己挥霍,而是悉数分给了兄弟,以致于当黄金荣得知此事后,都不免感叹,只怕十数年后,上海滩只知有他杜月笙,而不知有自己这个黄某人了。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杜月笙当即汇2万,他的理由你绝不会有

再后来,杜月笙真正发迹后,更是把这个仗义疏才的习惯发挥到极致。在当时,他无论是接济国学泰斗章太炎,结交下台总统黎元洪,护卫失意少帅张学良,还是与军统头子戴笠义结金兰,他都始终坚持一个“义”字,不但竭力帮助别人,还尽力让被帮助的人感到舒服。

如果,你说杜月笙结交权贵是为了成全“现世春申君”的美名,结交社会下层人士是沽名钓誉的话,那么今儿小编就来说一说杜月笙另一件事。这回既不是权贵也不是所谓下层人士,而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

这件事情呢,要是拿到现在来说,有点像是我们经常收到的“诈骗信息”。我们手机里收到这样的信息,大多数人会置之不理,或者将骗子编排调侃一番。完了,再骂一句社会人心不古、骗子太多!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杜月笙当即汇2万,他的理由你绝不会有

可是我们的大亨杜月笙,在抗战时期,就接收到了这样一条陌生人发“诈骗信息”,准确的说是电报。这个电报是这样写的:万难时慕名求助杜先生,青帮通字李叩首

要知道,杜月笙虽是上海青帮大亨,但是当时全国青帮并不是一体,各地派系林立,而且这封电报落款,并没有署名,只是含糊一声青帮通字辈李姓人氏。

这要是搁在今天各位这里,大家肯定会说一声,你谁啊,一封电报就想要钱?当我傻啊!可是我们的杜先生看完电报后,却真的傻呵呵地给对方汇了钱去,而且一汇就是两万大洋。两万大洋可是一笔巨款啊,杜先生就这么眼都不眨一下,给陌生人汇了过去。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杜月笙当即汇2万,他的理由你绝不会有

当时杜公馆的管家账房等手下人,对此都感到不可思议,并好心提醒杜月笙当心上当被骗。可是我们的杜先生只是淡然地说道:如今日寇犯华,国难当头,国人有求到杜月笙,本人要做到,杜不失义,人不失望

不知是杜月笙恰好蒙对了,还是真能看透世道人心,这个给杜月笙发电报的李姓人氏,还真不是骗子,他不但不是骗子,还是后来很有名气的“香港的杜月笙”——李裁法。

这个李裁法,虽是道上的流氓混混,但却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汉子,抗战时期跑到香港利用自身力量,掩护了不少抗战要员。而他发电报求助杜月笙时,正是其从西安南下香港创业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两手空空,万般无奈之下,冒昧给一直敬仰的杜先生发了这封电报。

出乎意料的是杜先生真给自己汇了钱,而且是两万大洋,有了这笔钱,很快他就在香港立足发迹了。至于后来,杜月笙晚年避居香港如何与早年资助的李裁法相识相惜,那自是后话了!

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杜月笙当即汇2万,他的理由你绝不会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