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长江刀鱼通过什么方式,完成野生江刀到鱼塘的过渡,克服江刀的应激性呢?

查伯


早在新世纪初,嗅到了江刀养殖商机的江、浙、沪、皖的水产人,已经向攻克江刀人工养殖发起冲锋,但前路的坎坷还是远超人们的想象。在最初期,人们试图像人工繁殖河豚一样,从野生个体里挑选成熟个体到人工鱼塘养殖,但江刀的应激性极强,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野生江刀大量暴毙,即便有少量可以活着进入鱼塘,也难以长期存活,更遑论繁殖。

2004年,江阴申港三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发现了转机。由于鱼塘靠近长江自然水体,在将江水纳入鱼塘换水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江刀的幼苗,是否可以通过灌江纳苗的方式,平缓的完成野生江刀到鱼塘的过渡,克服江刀的应激性呢?后续的试验证实这一方式完全可行,而到了繁殖季节,通过在相连鱼塘间假设水泵冲水来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终于完成了江刀在人工环境下的自然繁育!

不过,自然繁育的方式虽然技术门槛低,但并不太适合大规模养殖,因为江刀的繁殖期很长,不同个体之前的性成熟并不同步,往往同一池塘中有的已经产卵,有的还未进入繁殖状态,鱼卵孵化后,又出出现大小鱼苗共处一池的状态,养殖户必须针对各阶段不同的亲鱼、鱼苗,采取多种养殖方式,这在养殖管理工作中增加了许多阻力。

注射催产素,是养殖业常用的同步生殖节奏的方式,给江刀注射催产素,通过人工挤卵的方式大量获取鱼卵并人工孵化的全人工育苗方式很快走向实践,但这样虽然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同龄幼苗,但亲鱼在挤卵过程中又会触发应激性而大批量死亡,这样的损耗是大规模养殖很难承受的。

所以,一种集合了自然繁育和全人工繁育所长的半人工繁育方式应运而生。通过给江刀注射催产素,同步了亲鱼产卵时间,而又利用鱼卵的浮动的特性,在鱼塘上层收集自然繁育出的鱼卵统一孵化,江刀的繁育难题终于被攻克了。

六七十年代的刀鱼丰收场景已一去不返,如今渔民计量江刀的单位,早也从“担”变为了“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