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代中国是不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典型?

小小嬴政


并不是这样,虽然史书习惯大篇幅记载内战,但古代的中国在对外作战绝非外行。

就拿“内战内行”的三国时期为例,今天明离子不讲魏蜀吴之间的攻伐,就用三国对外战争来说明古代中国对外战争并不外行。

平定鲜卑

鲜卑从东汉中期代替匈奴成了中原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曹操统一北方时,鲜卑人轲比能也将鲜卑从长久的分裂中完成了统一,于是他开始趁华夏分裂之际,进犯中原。

然而强大的魏军让称霸草原的鲜卑人吃到了苦头,屡次被曹彰和梁习等击退。

我大魏国从来相信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公元218年,曹彰带领田豫进攻鲜卑,大破轲比能的军队。

曹丕登基称帝后,命田豫为乌丸校尉,这位在三国演义里没有什么出场率的名将,却有着不亚于张辽等人的军事才能,只不过田豫将其发挥到了对鲜卑的战争。

田豫利用鲜卑内部不稳,挑拨离间,又配合军事行动,深入鲜卑内地,只杀得鲜卑人闻风丧胆,他的名字成了轲比能的噩梦。

诸葛亮出岐山时,曾联系轲比能,共同进攻魏国,未能如愿,但从此引起了魏国的注意力。

幽州刺史王雄认为,鲜卑之所以能够如此统一,也就是轲比能的作用,于是派出刺客,成功刺杀轲比能,从此鲜卑混乱,一蹶不振。

攻灭乌桓

乌桓也是北方一支强悍的马上民族,袁绍曾借乌桓之兵灭掉公孙瓒。

官渡之战后,袁绍军大败,其子袁尚带领余部投靠乌桓,从此乌桓实力大增,世称“以雄百蛮”。

在郭嘉的谋划与鼓励下,曹操远征乌桓,率张辽、徐晃、张郃等人,领虎豹骑,以远征劳顿之师,一举攻破乌桓大军,乌桓头领蹋顿更是被张辽斩于马下,乌桓群龙无首,全部投降。

曹操将乌桓精锐收归魏军,乌桓举族被汉人同化,渐渐的世间再无乌桓。

平定羌族

东汉变乱,凉州与关中成了羌人和汉人军阀的势力天下。

这些军阀中,就有马超家族和韩遂势力。

也就是说,取天下,必要过了凉州军阀和羌人这一关。

曹操在击溃马家之后,取得了关中和凉州的统治权,但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与羌人的正面交锋。

夏侯渊在平定马超、韩遂的战争中立下大功,被曹操命为西北军事总管。

于是,夏侯渊趁胜追击,以轻骑忽然杀到羌人总部,大破羌族。

曹操因此称夏侯渊为“虎步关右”。

夏侯渊在定军山战败身死,曹真接替其职位,与公元221年率军一举攻破西北诸胡联军,斩首五万,俘获十余万,牛羊马匹不计其数。

从此,羌人臣服中原,不敢造次。

平定南匈奴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汉室以南匈奴为屏障,对抗北匈奴。

然而,随着汉朝的分裂,南匈奴也开始有了不轨之心,组建起一支军队,成为逐鹿中原的一支势力,企图在乱世中分一杯羹。

然而,袁绍、曹操的军队却不给他机会,屡屡挫败南匈奴的雄起之心。

所以,南匈奴从正面军事行动,变成了流动作战,打家劫舍,蔡文姬就是在此时被匈奴人劫走的。

单于於夫罗死后,其弟呼厨泉即任南匈奴单于,归顺曹魏,在汉献帝迁都洛阳和许昌时,南匈奴的部队都是天子护卫中的一支。

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老曹生性多疑,容不得这个反复无常的南匈奴在自己身边长久。

曹操任命梁习为并州刺史。这位梁刺史十分不简单,一系列的怀柔汉化政策,让马上民族的南匈奴开始种庄稼,让南匈奴的部将入朝为官。

南匈奴这头北方恶狼,愣是让梁习治理成了小绵羊,这就是本事。

但老曹还是不放心,于是在南匈奴单于入朝拜见的时候,将其软禁在邺城,然后把群龙无首的南匈奴分成了五块,继续汉化怀柔。

所以,整个三国,南匈奴再没有掀起一点风浪,但由于其建制还在,所以到了晋朝,成了五胡乱华时的一支力量。

老曹要是知道,估计就不止软禁单于那么简单了。

重创高句丽

东北的高句丽也向趁着东汉分裂来倒个乱,想趁乱拿下汉四郡和辽东。

公孙氏用军事行动告诉高句丽这个想法很危险,轻而易举的把进犯的部队打回了老家。

三国时期的军阀都是那种你敢进犯我一下,我就得干掉你的思想,公孙氏也不例外。

公元209年,公孙康出兵杀进高句丽都城,将其都城焚毁,又出兵汉四郡南部,将如今韩国人的祖宗韩濊思密达赶到更远的地方,并在此设立带方郡。

司马懿北伐,联合高句丽灭掉了公孙氏这个眼中钉,高句丽人天真的认为,自己就要称霸东北了。

然而,他的对手换成了比公孙康还要强悍的魏军。

魏将毌丘俭迎战高句丽名将东川王,结果不言而喻,高句丽损兵数万,龟缩都城丸都城。

毋丘俭看了看这个被高句丽称为永远攻不破的丸都城,发现可以用声东击西之策,军队用绳索从西北陡峭之处入城,高句丽都城再次沦陷在华夏军队手里。

毋丘俭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今天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创造了汉人军队进取东北方的最远记录。

高句丽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能占领地盘,自己的地盘都让魏国占去了大部分。

平定南中

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没错,演义里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发生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但其真实性却值得推敲,因为实际攻打孟获的另有其人。

但和我们的认知不一样的是,南中的最大敌人并不是孟获,而是雍闿,他鼓动鼓动牂牁太守朱褒、夷人首领高定,以及首领孟获一起向蜀汉发难,蜀汉有三面受敌之危险。

诸葛亮临危不惧,先与东吴改善关系,而后带兵两万余人,率马忠、李恢等,分兵三路,进军南中。

诸葛自己出兵很快平定高定,马忠很快攻下朱褒,唯独李恢受阻,被孟获军队围攻。

假装投降的不是孟获,而是李恢,身为南中人的李恢诈降,而后趁敌人松懈之际,一举挫败孟获主力。

三路大军终于会师滇池,南中平定。

蜀汉开始了对南中汉化怀柔工作,此后的南中不仅成了诸葛北伐时重要的粮草供应地,此处的人民更是将诸葛亮视为神人。

值得提一句,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立下的规矩,成了这里少数民族亘古不变的铁律。

近代时期,一支英国殖民擅自进入我国西南边境内,企图盗取文物。

地方少数民族用弓箭长矛等原始武器,阻止了荷枪实弹的英国盗墓者侵犯边境。

当被问起这些淳朴的边民为何这样做时,山民回答道:

“这是诸葛亮教导我们的,要为中国镇守边境。”

也许诸葛亮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厉害,但在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的心中,他就是神。


平定山越

对于对外战争,东吴碧眼儿孙权也不闲着。

但是,这次,真的是汉民族先动的手。

山越,本是秦汉时期百越族,但因平原被汉人占据,百越迁居山中,从此成了山越。

山越民族彪悍,是充当军士的好材料,于是江东豪强展开了对山越壮丁的抢夺围捕。

起初只是一个贺齐,看上了山越兵源,漫山遍野的到处抓壮丁。

接下来我们熟悉的人物登场,丁奉、徐盛、吕蒙、陆逊等,都算抓山越壮丁的好手。

对于山越,东吴采取的是“壮者充军,羸者编户”政策。

除了山越,东吴将军吕岱平定了交趾,把当地土人豪强杀了个净光,越南的独立进程被孙权生生退后了近千年。

东吴将领卫温又带领数万船队,抵达台湾,本想开垦宝岛,但当时台湾的气候,让卫温未能如愿,只好掠走三千男女返回大陆。

这就是三国的对外战争,一个所谓“内战内行”的时期,魏蜀吴三国对外战争都是压倒性胜利,所以所谓的古代中国“外战外行”的说法并不成立。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当然不是了。

以下直接举例说明:

第一,以春秋战国时为例。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各有胜负,但是在对付外族时又最终取得胜利,并扩充了疆域。齐国打败山东半岛的胡人,并最终占领山东半岛,燕国向北和东不断与东胡交战,扩充疆域,赵国李牧则多次打败匈奴人,秦国称霸西戎,楚国攻占大片南蛮之地。



第二,隋唐时期。

唐朝在对外战争中,领土不断扩张,多次打败突厥人,恒罗斯之战,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以数倍于唐朝的兵力才取得惨胜,而面对安史之乱则难以应付,用了八年之久才最终平息,可见“内战不内行,外战不外行”。



第三,蒙元时期。

蒙古大军三次大规模西征,重创欧洲重甲骑兵,震惊欧洲,几乎无可抵挡,这也不能说“外战外行”吧,而最终灭亡于内部的农民起义,也不能说“内战内行”吧。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见,中国古代并不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典型,甚至说刚刚相反。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欢历史,欢迎关注“津城沐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津城沐雨


印度、巴西这样的大个子国家,是外部力量打造出来的,而中美俄这样的强壮大国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尤其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断,不靠自己的强大是不行的。

中国的历史上,内战频发,一个又一个农民起义被镇压,一个又一个王朝被推翻,从国家的纬度上看,官军的内战能力,有内行的也有外行的,官军内战不内行,农民起义何为被扑灭,而官军内战内行的话,王朝又怎会被推翻?

中国历史上,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也有和亲岁币的窝囊,外战有内行的时候,也有被打得跪了的时候。华夏的脊梁也曾弯过,但没断过。

秦汉时期最能说明中国内战与外战的相对关系。

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匈奴大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就是这种外战内行的大秦,却被项羽破釜沉舟击败坑杀,大秦帝国亡于内战。垓下之围,曾是灭秦主力的项羽被刘邦的人马消灭,而胜利者刘邦与匈奴交战,被匈奴困于白登山,靠行贿方才狼狈而归。

经过文景之治,汉武帝执政,卫青霍去病以骑兵对骑兵,深入大漠剿杀匈奴,单于逃遁。匈奴的西逃在几百年后成了西方人的上帝之鞭,欧洲土地上血雨腥风,哭爹喊娘。

后来汉室倾颓国力大减,但曹操出征乌桓,白狼山大败踏顿。然而回程途中写下《观沧海》的曹操,到了赤壁却被年轻的周瑜一把火打得大败。

到了唐代,唐军打败突厥建立安西、安北都护府。在朝鲜半岛白江口,唐军大败日本军。一千年后,明朝军队也在朝鲜半岛击败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但大陆东南沿海屡被倭寇践踏,靠戚家军辛苦奔波作战才基本平定。戚继光写诗“一年三百六十日,总是横戈马上行”,其中艰辛可见一斑。倭寇中很多是中国人,戚家军平倭是内战与外战的混合,其它军队抗倭是外行,而极低伤亡率的戚家军当然是内行。

征战朝鲜后的明军,对女真人的壮大无能为力,而且女真人建立了大一统的清朝。而明代之前的蒙古人追至崖山,陆秀夫背宋代小皇帝投海,南宋一直被蒙古人压着打,难言内行。

到了现代,一直失败的日本人终于拿下了中国大陆的半壁江山,中国的外战能力沿续了清代甲午战争的窝囊。在美国军队强大战力的打击下,日本投降了,而美国军队在朝鲜却无法战胜新生的中国军队。这支中国军队是内战内行的军队,三年里从小到大席卷全国;这支中国军队在装备和后勤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从鸭绿江边推到汉城并在三八线与世界霸王美国军队形成平衡,真的是集外战内行之大成。


龙久于池


看到很多历史小白在那大摇其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你们很白痴哎!

且听我逐个朝代一一道来:

西周:最大威胁来自于犬戎,虽然也有过国都被围的情形,但是疆域依旧在扩张,仅仅只能是威胁。

东周:烽火戏诸侯之后,国都丢了,天子亡了。犬戎势大,社稷危矣。然后就有了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咱不说桓公后期多么糊涂,单就这合诸侯,驱外族的功绩就足称千古。

战国:犬戎不知道跑哪里了,又来了匈奴。然而,历史就是这样,你强,你就必将遇到强敌。在中路,赵武灵王横空出世,将星璀璨,吊打漠南。在东路,燕国百年征伐,扶余鼠窜。在西路,九原固若金汤,虽不进取却掌控水草肥美之地。

秦:不解释。

西汉:前期被碾压,白登之围昭君出塞是为耻辱。这也难怪,中原大地,乱战300年,特别是秦王朝发动统一战争后到楚汉相争的这百年间,民力百不存一。汉初民户不足百万,而草原人口超过百万,且汉民分散,草原部落相集,人力资源全面落后于外族。然而仅80年,景帝时期就开始战略压制北方。这一时期匈奴鲜有胜绩,犁庭扫穴,封狼居胥是这一时期的最佳写照。

东汉:延续西汉却又有超越,发现了单纯的军事打击是没法彻底消灭匈奴的,于是开创性制定了以夷制夷。直接导致匈奴分裂西迁,南匈奴内附,自称汉庭走狗。

三国:虽然内斗不断,曹魏依然碾压北方全线,但是这一时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北疆军队开始倚重外族,这一现象持续到西晋。

西晋:晋武帝虽雄才大略,却对内过于柔弱,期颐晋国祚绵长似汉,而效仿刘邦大封族子,最终导致八王之乱。中原凋敝,白骨露於野,同时由于小冰河期,中原连年大灾,草原亦乏食南侵。中华文明最黑暗的一页就此开始。

东晋:哎!不提也罢。能固守江东也说明了外战真的没落下风。否则……东晋真的是输不起啊!

南朝:刘裕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北伐成功案例,与明初北伐,民国北伐并列。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巧合,未能完全收复故土。至于齐梁陈,严格来讲,已经算不得外战了。

隋:对待草原的思路几乎延续东汉,同时又有一些修正,称不上碾压,但是战略上确实是压制态势。

唐:无论是初唐,还是中晚唐的军府,都是胜多败少,当然,吐蕃除外,这是有其他原因的,可以另外开题讨论。唐代对外战争的最显著特点是军队中的外族比例逐渐减少,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贵族鲜卑化得以遏制。

手机要没电了,没法继续写了,就这样吧!


读书很幸福


古代中国打外比打内战更内行,几乎所有内战存活率多很小,可以说群雄割据时存活率不到十分之一,而相反就是群雄割据时最弱的势力去打外战往往多是完虐对手(如春秋战国秦楚燕赵对外族驱赶统治。汉朝对匈奴西域楼兰等国的驱赶统治,对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地的占领。三国群雄割据时,公孙赞公孙度对辽东外族的驱赶统治,马腾马超对西北外族的统治,士燮对西南外族的统治,曹魏对东北西北北方外族的打压,蜀汉对西北西南外族的征服,东吴对西南和南方越族的打压和对台弯的占领。)等等,古代中国对外战争几乎是以一边倒的压倒性优势,可以说成千上万的外族在与汉民族生存之战之中烟飞灰灭,在这成千上万次的对外战争中只缪缪的在短时间里输过鲜卑,匈奴,蒙古,后金等几次,对这几个强大的民族也是汉民族取胜的次数更多并且最终汉民族同化取代了他们。


忘情水172990920


对古代中国来说:整个天下都是天子的!何来“国外”一说?顶多是:华与藩的关系。

另外,你怎么看出来外战不行?你只知道有些地方偏远,不在华夏版图之内。但你却没看到现在版图之内已经有了多少!这版图你放在欧洲,想都没法想。

局座曾经曰过: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你在现在一个时间点上呆板的看一个果,你就以为是顺理成章的?但你要看他是怎么来的。

我不能说的更明了,不然就是大国沙文主义了啦😄

也许有些事确实是胜负各半,但你说他们不行?恐怕卫青,杨素,李靖,冉闵,李如松的棺材板都要盖不住啦!


淡蓝星光大骑士


大陆真的不是打外战的好手。你非得说蒙古是中国我无话可说。从秦朝就开始建长城,汉朝抗击匈奴,唐朝也是和亲,宋朝是压着打,元朝就是外族欺凌的历史,明长城,以后不说了。从哪看出来华夏族能打?一个农耕文明你对他期望的太高了。

你们的评论我一个都不想回复。都还在做着天朝上国,四方来朝的春秋大梦。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你能找出汉族多少开疆辟土,建国安邦的事件?反侵略并追着打的本领全世界首屈一指,对外扩张,抢钱抢地盘,汉族做的真一般。


宁跟明白人吵架


中华民族从黄河中上游的狭长地带通过几千年的奋斗史,发展到今天的的版图,怎敢说外战外行。只是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周朝开始又奉行礼乐文化,不愿去惹事生非而已。内战也不能说内行,有史记载以来,每次内战都是打得国疲民亡才能收手。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你一旦侵犯他,最终侵犯者会失地亡民。


A大漠戈壁-


当然是了,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天下都是一家的,再怎么打都是内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