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現在字寫的好還有用嗎?原來古代人寫字好有原因

2018年高考成績馬上就要出來了,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不管時隔多久,每年這個時候,總會勾起你我很多的回憶,沒完沒了的模擬考,依依惜別的那場散夥飯,臨考前老師的千叮萬囑“字要寫的工整,清晰,改卷老師會給印象分……”

字體工整,印象分……這麼來看,字寫的好,好處還不少。其實古代傳統的科舉考試,書法字體的重要性比現在大的多。

唐代的科舉考試,以身、言、書、判選士,“唐銓選人之法有四:一曰身,謂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辯證;三曰書,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既以書為藝,故唐朝人無不工楷法。”洪邁《容齋隨筆》

其中的書即字體,以字書為書寫標準,所謂“楷法遒美”,是指楷書為書寫的標準,字體剛健美麗。

現在字寫的好還有用嗎?原來古代人寫字好有原因

科舉制度,作為古代傳統下層讀書人進入上層社會的唯一路徑,其性質舉足輕重,童生,秀才,鄉試,縣試……層層遞進。從科舉考試選士,即士人經過府州考試推薦,再經省試合格而入仕。

以書為選士其一準則,也就是說,如果你字寫的不好,即使文章出眾,都沒有進朝廷當官的機會,府州考試會因為你的字體達不到標準,選擇把你答卷扣留而進入不到下一步禮部的考試。那時候的讀書人,不僅僅是四書五經,儒家經典……,書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名家書法字帖、八分書,自小臨摹。

楷體端正,規矩,樸重,見字如面,字如其人,唐朝以書法為選士的標準,即是從某層面,思量一個即將作為朝廷命官人是否清廉正直,剛正不阿。

現在字寫的好還有用嗎?原來古代人寫字好有原因

顏真卿,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師、上柱國……

褚遂良,尚書右僕射、桂州都督、愛州刺史……

歐陽詢,銀青光祿大夫……

……

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稱謂——著名書法家,唐代的朝廷重臣,幾乎無不精於書法。

唐以後,宋元,蘇軾,黃庭堅,趙孟頫……我們瞭解的這些人,或許更多從詩書文學方面,(蘇軾就不用說了,一代文豪)。而他們都能寫的一手好的楷體書法。在中國傳統封建社會,能進入仕人階層,在朝廷任官職,詩書畫幾乎無不精通,可見字寫的好是多麼重要。

現在字寫的好還有用嗎?原來古代人寫字好有原因

現在我們可能寫字無法與古人相比,字寫的好壞,也不作為判斷一個人的標準(高考看知識的掌握,而字並非最重要),但無論如何,字寫的好,多少也能加不少好的印象分。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信息產品的普及,似乎現代人,紙上書寫越來越少,所以,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寫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