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臨深試驗區的幾點思考

今天,在河源召開在深莞惠經濟圈領導會議上傳來好消息,三地計劃推動在臨深圳周邊區域設立發展試驗區,試驗區的生產總值,稅收存量部分歸當地所有,增量部分將由三地協商按比例分成。

這一合作機制可以說突破了以前地方之間固有的合作模式,是一種互惠互利,靈活多樣的新型合作機制。其意義對深圳,對三地,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都非同凡響。

首先,這種合作模式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背景下的合作典範。可以說以往的深莞惠的合作內容及模式停留在較低級的層面,自主性差,覆蓋面窄,對於三地的影響都比較小。對於深圳來說,以往作為利益的輸出者,由於合作沒有帶來任何的實惠,存在積極性差,合作效果不佳的問題。那麼今後在臨深片區設立試驗區,深圳可以分得一定比例的收益,相信在合作的積極性上會有很大的提高。

隨著深圳的土地資源日漸枯竭,上述體制的實施將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局面,深圳的眼光可以放的更遠一些,不再只侷限於深圳本地,要放眼整個珠三角,來更好地發揮大灣區主要引擎的角色。

臨深試驗區的幾點思考

其次,臨深片區在經濟的發展上和深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像東莞的塘廈,鳳崗,惠州的大亞灣,目前都是以一些低端的製造業為主,迫切需要產業升級,向高科技,高端製造業轉型;在軌道交通方面,缺少和深圳都市區的連接通道。通過這種新型合作體系的建立,深莞,深惠的軌道交通相信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在產業的轉移方面,深企外遷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合理的引導,分流這些資源,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假以時日,一個珠三角的雄安新區將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第三,臨深和深汕合作區的區別。臨深區可以說是深汕合作區的補充,兩者並不排斥。深汕輸在距離是太遠,可以說是一塊飛地,運營成本和可操作性都比較差。臨深則完全不存在問題。

最後,臨深區的落地也是對現狀,對於區域價值的認可,避免了上述地區淪為一個純粹的睡城的可能。眾所周知,很多居住在臨深地區,在這裡購房的人實際工作,上班的地方都是在深圳,新的規劃,將會部分引入深圳的一些資源和管理職能,逐步改善置業者需要兩地通勤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