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今天与录取高校“爽约”,而明天你就要为此行为买单

今天与录取高校“爽约”,而明天你就要为此行为买单

2018届的填报、录取工作渐进尾声,大多数的考生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有一部分考生或者家长,因为对于录取院校的不满意而不打算前往学校进行报到,准备复读,希望明年可以考取更好的院校。

在大多数考生和家长的观念里,去不去上大学是考生自己的事儿,或者是家事,与他人无关,所以对于放弃录取院校,选择复读也就没觉得会是个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于是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本科院校因为录取的考生不来报到而影响了招生计划的执行,也造成了招生名额的浪费。

其实,针对高校录取之后,考生不入学的情况,部分省份已经重视起来,并且将考生的这种失信行为记入了他的诚信档案,而且针对失信的考生也采取了一同程度的惩罚措施:

今天与录取高校“爽约”,而明天你就要为此行为买单

陕西省早在2015年规定:对于被本科二批次及以上院校录取,但以各种理由主动放弃就读,又参加2016年高考的考生,将其上一年度主动放弃到录取院校就读的事实,记入其电子档案并提供给高校,招生院校可将此作为退档理由,省招办予以同意。

河南省今年也提出惩罚规定:凡是录取后不入学的高考考生,再次参加高考时,将被限制填报志愿学校数量。

近年来,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年升高,本科录取不报到的考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而这种看似“个人行为”的作法,却对于整个省份或者整个高校的录取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此类现象越来越多,院校的招生名额严重被浪费,从而导致高校开始收缩此类情况出现较多省份的招生计划,而这样的收缩,又会影响到下一届考生的填报录取……如此以来,这个“个人行为”就会产生一连串的不利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考生如果已经被相关高校录取,则一律不允许退档换录。而大部分省市对于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也只是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但是却没有设置相应的处罚规定,也只是将对于放弃资格的考生名单报送省教育考试院而已。

然而,据调查,近年来,本科高校放弃报到的新生人数已经占到了新生总数的1%——2%,对于层次较低的高校,放弃报到的新生比例甚至超过了10%。

今天与录取高校“爽约”,而明天你就要为此行为买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高的爽约率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原因一:对于所录取的高校或专业不满意。

在与录取高校爽约的考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考生是因为对于所录取高校或专业不满意,而放弃就读,打算复读再考。而往往出现此类状况的考生,都是因为家长对于高考志愿填报重视不足而造成的。

平时只是一味强调让孩子用功读书,而作为家长却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知识从不学习,或是粗浅的认为:不就是到时候根据分数选个学校嘛,有什么可学的~由于家长对于院校的不了解、对于专业的不懂得,从而使得孩子高考结束后,家长、考生漫无目的、四处打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就凭借着那些道听途说来的、碎片化的知识来给孩子进行填报,而这样的填报结果可想而知~

最近找曾老师的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的情况,见面就问“曾老师,你说孩子以后去了这样的学校,那以后可怎么办呢?”,可是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填报这所学校”的时候,家长却低下了头。

由于对高考志愿填报的不重视,是造成考生录取后,放弃就读而选择复读的主要原因,而曾老师认为这个责任,不在考生,完全在家长!

今天与录取高校“爽约”,而明天你就要为此行为买单

原因二:高考发挥失常,做了两手准备。

仿佛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观念中,高考发挥失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每年都会见到这样的考生,出了考场就决心复读、明年再来。可是,复读的日子,对于考生们来讲的确是一种煎熬,于是家长、老师为了保险起见,一方面背着考生为其填报了高考志愿,另一方面也给考生报名了补习学校。

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老师都会给考生填报完全低于其平时水平很多的院校,至于专业嘛,基本上是随便填报几个罢了。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位考生,按照她平时的水平,如果正常发挥,虽然冲击985高校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入211院校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可是因其高考发挥失常,在老师和家长的商议下,报着一定要让她有学上的观点,为其填报了一所二本压线的院校,录取结果是肯定的:虽然她是发挥失常了,可是要比那所二本压线的院校高出很多,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那所院校录取了。然而当考生离开高考考场,奔赴补习学校之后,考生状态异常稳定,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于是家长就没敢告诉孩子被录取的事儿了,当然考生与这所二本院校爽约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今天与录取高校“爽约”,而明天你就要为此行为买单

原因三:出国,寻求更好的发展。

还有一些考生,因为种种原因,被录取到了不满意的院校或专业,正好考生家庭经济实力还不错,那么选择出国,也成了一部分与录取院校爽约的原因。

虽然录取后不入学,考生、家长也的确存在着各自的苦衷,但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还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如果对于所录取的专业不满意,那么完全可以在进入高校之后,申请转专业,很多高校已经大幅降低了学生转专业的限制,甚至有些高校可以多次转专业。可是如果是对于院校不满意,或者早有出国留学的打算,那么为何我们不提前来给考生进行规划,把高考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把学业生涯的规划工作提前进行,这样不仅不会再出现因为考生被录取之后爽约失信而受到惩罚的现象,还会为考生搭建更多适合其发展的、通往名校的途径,从而也使其学习更加有动力、更加有目的,那时,高考发挥失常也不再是正常的事,而超常发挥才是应有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