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

一位专家承认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我们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类似场景:这部剧抄袭另一部剧了,这个人又开始“致敬”另一个人了,这档综艺节目有种似曾相识的feel……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版权大战。

但是凡事也总有例外,听说过《本草纲目》吗?李时珍亲口承认了,他的这本代表作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一本北宋末年出版的四川医书,原作者叫唐慎微,号称“怪医”。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

对于现代人来说,感冒了吃感康、中暑了喝藿香正气液……这些小病自己吃点非处方药就行了。但在古代,一个小小的风寒都很可能杯具。就算手握全国名医的联系方式的皇帝们,平均也只能活到39岁,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有个华阳人得了风毒病,这种病类似于现代的风湿,难治断根+容易复发。全成都的名医去看了后,都摇摇头走了。家属心里急,这时他们想到了那位“怪医”。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唐慎微捻捻胡须,拿起毛笔开了几副药。离开之前,唐大夫拿出一封信,神秘兮兮地对患者家属说:一定要在X月X日打开,人命关天啊,切记切记~

等啊等,读信的日子终于到了。结果就在那天,那位风毒病患者又犯病了,他的家人打开信以后,发现里面是三个药方。他们按照方子的顺序抓药治疗,半个月后病人就痊愈了。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当病人家属带着银子、锦旗去感谢唐慎微时,唐医生却说:慎微治病不收钱,要收只收医药方。这种方法,其实是他自创的一种原始大数据采集方式。

一直以来,中医常规套路是:望闻问切→get病情→开方抓药。但唐慎微却在收集了3000多条药方之后,编写了一本名叫《证类本草》的中医操作指南,帮助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快速开出药方。

所以,在这位风毒病人发病前,唐大夫就能列出3个疗程的治疗方案。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治病方式,“怪医”唐慎微的形象就格外清奇。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原来在宋代之前,医药书籍全靠手抄、口传心授,一不小心就失传了。为了抢救性保护中医典籍,北宋政府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医书整理编写,但还是有很多药学资料没有被收录进书里。想着那些面临失传的中医资料,唐慎微简直心痛到无法fu吸,于是决定自己写一部医书。

而他当时只是一个民间医生,根本接触不到中央政府的典藏图籍,于是他开始了特殊的义诊,用最笨的办法做慈善。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今本《证类本草》封面

唐慎微花了16年,手写了60多万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终于出版了。他原创了一种“药物+药方”写作方式,给1748种药物一一对应配上了图片和药方,让刚入门的医学生们轻松了解各种药材的使用方法和常见药方(之前的本草书籍,一般只有药物的主治功能)。

尚书右丞蒲传正看了《证类本草》后,决定在公务员考试中免试录取唐慎微。结果唐医生无情拒绝了他:不约,我们不约,我沉迷写书,无法自拔。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没办法,朝廷只有把他的这本书再版,向全国推广。从此之后,这本代表了宋代药物学最高成就的《证类本草》流行了500多年,并且多次被作为法定的本草著作,唐慎微也因此被称为中华中医领域的药学始祖。

后来,李时珍出现了。他决定把《证类本草》再完善一下。于是,以它作为蓝本,写出了传统药学的巅峰之作《本草纲目》。当然,李时珍也没有忘记感谢一下这位原作者:过去的本草和药方能流传千古,不至于失传,都是因为唐老师,请您接受我最高的敬意。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日本访书志补》评价《证类本草》是集大成的本草书。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也说,它比当时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得多。

其实,中国最早的针灸学专书、最早的诊脉专书、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这些第一都来自四川,四川也被称为“中医之乡,中药宝库”。

从40年前开始,就有不少“洋学生”来四川学中医,每年大约有300多人。前不久,就有一批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医生,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习。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在四川学习中医的外国学生

不只是学生,就在上个月底,美国、德国、韩国等10家驻成都总领事馆的外交官们,也来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来体验针灸、推拿、足浴这些独特的治疗方式。享受之后,身心放松的他们提出了合作的建议。近几年,四川已经在捷克、白俄罗斯等国家建了海外中医药中心。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总领事助理Lia pappas感受中医推拿 ©四川中医药管理局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捷克驻成都总领事Karel Srol(左一)获赠书法《医者仁心》 ©毛琴

对于喜欢享受的小联来说,中医真是很有魅力,有时候治病不需要吃药,静静地享受按一按、泡一泡、再扎一针就好,你说神奇不神奇?

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行走江湖,“怪医”靠的是这本秘籍

版权声明:四川外联号为公益性质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源于网络,相应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在微信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沟通并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