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拍头 发现一个大误区

这几天,突然很多人问我对行情的看法,当然这个看法是较长周期的。

问这个问题的分两类:一类是一直空仓观望的,手里拿着现金,觉得现在指数跌了不少了,而且估值水平很低,另外从牛熊周期看,已经跌了3年多。这部分人想的是从中长线方面去配置。

还有一类,这个比较简单,深套的,还在市场交易的人,毕竟今年行情跌到现在也是很极端的,最难受的是阴跌,再坚守也是需要信心。

会不会来大行情甚至大家心心念念的牛市,重点还是要看两个信号:

1、 中美贸易战不打了,双方谈拢了或者贸易战打完了。

不打了暂时没有迹象,美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要GDP超过美国60%,严重威胁老大的位置,美国必然会全力打击,日本,苏联也是如此。

那么打完了,好像也很难,但也有可能,比如一方认怂,撑不住了。从长期看,任何国家都存在竞争和博弈,但也有共同利益,比如达到短期目的后,休战一段时间。这个是有可能的。

2、 国家开始放水了。

任何一波行情,都是靠资金推动的,没钱没牛市,所以货币政策走向很重要。其实这几年行情弱势很简单,大背景是去杠杆,还上了1000家新股,我很早就说过,去杠杆背景下别指望大行情。

例如:

行情1:2009年小牛市,大盘从1664点涨到3478点,指数翻了一倍。

背景: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会议的四万亿刺激计划

行情2:2015年牛市,大盘从2000带你涨到5178点

背景:连续4次降息,4次降准

2014年11月22日,降息,存款0.25%,贷款0.4%

2015年2月4日,降准,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2015年2月28日,降息,存款0.25%,贷款0.25%

2015年4月9日,降准,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

2015年5月10日,降息,存款0.25%,贷款0.25%

2015年6月27日,降息,存款0.25%,贷款0.25%

2015年8月29日,降准,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2015年10月23日,降准,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而这一轮上涨跟不断的货币宽松政策有直接联系,至于股灾后的降准也是为了救市。

当然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依然是做好当下,根据企稳信号,跟随确认,而且操作性更强,上面信号对于大资金或者战略投资者来说比较重要。比如你要搞个基金,不看大环境是不行的,出海打渔也要挑天气好,开个饭店也要跑人流量大的地方。

.......

最近我看很多观点都比较乐观,都在想着牛市,这没有错,牛熊是自然规律,历史会重演,但绝对不会简单重复,很容易产生误区。

1、 即使来牛市,也不会普遍牛市,很多人的记忆是牛市就是抢钱,不是说按电话尾号买股票都能赚钱么?不管什么股票轮番炒。这种现象不复存在,不要太天真。下一轮一定是结构性牛市。

理由:注册制,退市制度完善,A股不断扩容,股票太多,雨露不能均沾。

2、韭菜被教育,市场越来越成熟,垃圾股,地雷股爆了太多,学费交够了,所以垃圾股会成为仙股,无人问津,而绩优股,白马,成长股会强者恒强。所以现在抱着垃圾股等解套,需要重新考虑考虑。

3、 指数不会反应全貌,目前已经有这个迹象了,去年上证50和沪深300一波上涨接近15年高点,所以说定投是个方式,其实你们现在定投等于做了配置了。

4、 港股化和美股化,道指一直说几十年牛市,恒生指数也是屡创新高,但是你发现他们的牛市和我们想象的牛市不一样,我们想的牛市是抢钱,提款机。而他们的牛市是指数牛,或者慢牛,仙股,僵尸股也很多,甚至很多股票跌,但是有赚钱效应。否则你想想,为什么美国散户这么少,没道理啊,要是我们几十年牛市,早疯了,上什么班?

所以说,千万不要思维定式,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现在只要是个股民都知道会有牛市,都想着下个牛市加杠杆,越是这样,越要警惕了。

当然了,即使式结构性牛市也不错,因为机会多了,有赚钱效应,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么?

对于行情,今天没啥补充,观点不变

拍头 发现一个大误区

今天量能水平依然很低,短线维持震荡判断,先突破下降趋势再看吧,不急。

拍头 发现一个大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