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當孩子徜徉在與爸爸媽媽共同建構的世界裡,享受著爸爸媽媽給予的愛與呵護時,容易產生“世界以我為中心,地球繞著我轉”的錯覺,直到他們彼此相遇併產生撞擊。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大多數的孩子在三歲以後,除了不斷探索自我的世界外,也會逐步進入“人我關係”的探索中。

五歲的孩子和其他人一起玩的時候,如果不是他要的方式,會將“我不和你玩了”掛在嘴上。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因此,若孩子持續出現“別人沒照他的方式或規則進行就感到不開心”時,家長可以思考,孩子對於“自我價值感”是否有過高的焦慮,以至於害怕別人不重視他的想法或感受而轉為防衛。

此時,除了透過口語的溝通教導外,還可以回到生活中,採取以下方法協助孩子覺察與練習: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1、多感受父母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多鼓勵孩子提問。當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耐心地引導孩子尋找答案。

同時,在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懂,但可以一起尋找答案,讓孩子知道“有不懂”的時候是很正常的。

在親子關係中,可以讓孩子反覆經歷“無論我表現如何,爸媽依然愛我”,那麼當孩子無須擔憂會因表現不好而失去愛與關注的時候,自然會少些患得患失的情緒。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2、運用“自然結果”法則

當孩子在團體中出現這現象,可以讓他們學習在同儕中協商與解決,家長可以先在一旁觀察而不急於出手處理。

這既是一種“自然結果”法則的運用(別人可能也會因此不想與她玩),也可讓孩子藉由真實情境、互動,去感知別人的存在。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家長再從旁引導孩子思考“別人也不想跟你玩了,怎麼辦?”、“可以怎麼做,讓大家都有得玩?”幫助他們學習“換位思考”與“同理心”。

3、用故事教導孩子

孩子大多喜歡聽故事、說故事,家長可挑選一些相關主題的繪本、童書或動畫片,用隱喻的方式,帶孩子從故事中學習,會比直接說教來得容易打動孩子、讓他們聽得進去。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比如,在《探探貓之奇幻馬戲團》中,探探貓就讓豆豆豬交到新朋友。豆豆豬除了探探貓他們之外,沒有什麼朋友,也不太願意認識新朋友,於是探探貓就鼓勵豆豆豬交筆友。

經過長時間的書信交往,豆豆豬和他的筆友決定見個面,但沒想到筆友竟然是死對頭條條鼠小寶。

不過探探貓和小飛紅依然鼓勵兩人繼續做朋友,還邀請小寶到馬戲團裡作客,有時豆豆豬也去烏龍博士的實驗室裡偷偷地“搗亂”。豆豆豬和小寶還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人際上的學習需要多些時間、反覆提醒與練習,才得以內化成行為。我們自己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

因此,不妨帶著孩子一起去學習並適應“世界並非以我為中心”、熟悉“其他人也覺得自己同等重要”等等的概念,讓孩子能夠更好地去處理人際關係吧。

除了看教養的文章,有時候也需要一些休閒的時間,和孩子看一部優質的動畫片——《探探貓之奇幻馬戲團》。在動畫片裡有三個主角,他們分別是代表“勇敢睿智”的探探貓、代表“單純善良”的豆豆豬以及代表“細心精明”的小飛紅。

孩子總把“我不和你玩了”放在嘴邊,家長該怎麼辦?

雖然他們只是奇幻馬戲團裡面的小雜工,但是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不僅教會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要“勤動腦,多思考”,還教育孩子要“團結友愛,快樂成長”,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動畫片哦,不妨搜索“探探貓”觀看吧。

注: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