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引进特斯拉是一招好棋?未必!

引进特斯拉是一招好棋?未必!

特斯拉经营情况好转

但仍面临挑战

美国时间8月1日下午,特斯拉(TESLA)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特拉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超出了分析师预期。

特斯拉二季度营业收入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达43.37%,创造了季度营收新纪录,比此前华尔街给出的预测值31.42亿美元高出8.58亿美元。

特斯拉二季度净利润为-7.43亿美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85.29%,但低于今年一季度7.85亿美元的净亏损额。

二季度,特斯拉完成了大规模的成本重组措施,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特斯拉经营性现金支出、行政销售费用等有明显缩减,“烧钱”量低于投资者预期。

特斯拉在二季度的营业支出高达12.4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08亿美元,也高于一季度的10.54亿美元。

但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特斯拉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有所缩减,净流出为1.3亿美元,明显好于一季度3.98亿美元的净流出量。

虽然特斯拉的经营情况在特殊措施之下有所好转,但未来能否摆脱产能不足、经营亏损、偿还债务的窘境,仍然面临挑战。

吸引特斯拉

对中国具有特别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发展现在与中国开始有关系了。今年7月10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

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该项目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此外,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也同步揭牌。上海方面表示,上海将积极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子公司和电动车研发创新中心,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当特斯拉在美国陷入“制造地狱”并开始被资本市场抛弃之际,中国开放了外资新能源汽车完全独资设厂,特斯拉此时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无疑是一步重要的战略决策。中国整体上强大的制造能力、庞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都是目前面临困境的特斯拉所亟需的。

对中国来说,目前吸引特斯拉投资中国具有特别意义——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之际,在中国自身发展新能源汽车徘徊在低水平之际,代表商用电动车最高水平的特斯拉投资中国,无论在政治上、产业上和市场信心方面,都是中国目前所需要的。

引入特斯拉

对上海可能是把“双刃剑”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特斯拉投资中国虽然能带来一些明显的好处,但这一项目要成功落地并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小的挑战,对于上海来说,也面临着“双刃剑”效应。

从市场来看,在美国市场难以提供融资的情况下,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上海新工厂耗资大约20亿美元,很可能会通过中国本土银行的贷款资助工厂建设,首批投资预计2019年到位。

这意味着,上海吸引特斯拉,不仅要拿出土地、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协助其解决融资问题。

从特斯拉在美国的情况来看,要取得财务平衡,目前还充满挑战。过去华尔街给的钱、风险投资给的钱,都是可以烧掉的股权融资;今后如果特斯拉从银行借钱,这是债权融资,是需要还给银行的(否则就是坏账)。因此,从经济上看,吸引特斯拉落地有挑战。

从发展高技术产业来看,上海吸引特斯拉投资,也有值得注意的风险点。

安邦咨询(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国内发展高技术产业,“养比争要好”——科技产业需要长时间养育,厚积薄发,这才是稳妥之道。如果科技产业只依赖风口技术和资本,来的快,去的也快。像上海这种寸土寸金之地,应该发展那种更长远一点的产业更好,尤其是生物医药,应该是重中之重。

在陈功看来,上海急于引进特斯拉,有点饥不择食,除了给特斯拉的条件不可思议,而且与国家未来的新能源车发展思路也不尽吻合。目前,国内舆论已经开始关注更多元的技术路线,而上海还花钱在发展纯电动力。

搞产业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控成本。只要控成本能够成功,产业发展必然大有光彩,而且后来的比前面来的要好得多。

现在,特斯拉高调过来了,上海也视之为明星产业,但上海把它摆在哪里啊?过去的通用汽车、大众汽车都有迁离的趋势,现在引进特斯拉,可能根本摆不下。

在中美贸易摩擦正酣之际,特斯拉落户上海,无疑对中国有正面的象征意义,但对于上海而言,以较高的成本引进特斯拉,也会面临空间资源、引进成本、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市场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挑战。因此,引进特斯拉对上海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