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2018时光印记(30):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磨练自己的体系和意志

2018时光印记(30):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磨练自己的体系和意志

【20180812】2018年倒数第30篇投资笔记。

2015年6月份牛市走了以后,熊市已经持续了3年零两个月。

走出来之后,才知道惨烈。这三年零两个月中,上证指数下跌45%,创业板指数下跌了62%。如果剔除掉2015年6月之后发的新股,总计是2738只个股,这三年零两个月中,平均涨幅为-52%。上涨的个股只有186只,占比6.79%。腰斩的个股1920只,占比70%。跌幅超过70%的个股886只,占比32%。

身在市场当中的我们,有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数据是如此的糟糕,然而,大势如此,想在93%的个股都处于下跌的趋势中实现盈利,确实太难。

最折磨人的,自然是长线持股。为何长线持股最折磨?上面的数据说明一切,除非你选中那6.79%的个股,否则,持股这三年零两个月,会亏得体无完肤。

在这三年零两个月中,有28只个股翻倍,占比千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你是长线持股,你有千分之一的机会可以翻倍:

2018时光印记(30):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磨练自己的体系和意志

这28只个股有什么特点?

1、重组股。比如协鑫集成、北讯集团、顺丰控股、巨人网络等

2、弱周期的医药消费股。比如贵州茅台、水井坊、恒瑞医药、五粮液、苏泊尔、小天鹅、安琪酵母、片仔癀、美的集团、涪陵榨菜。

3、强周期的业绩爆发股。比如三钢闽光、万华化学、华菱钢铁等。

4、高成长行业内的高成长股。比如赣锋锂业、华友钴业、亨通光电、合纵科技等。当然,高成长行业也有一定的周期性,不过是处于景气周期。

其实越是拉长时间周期看,越能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且日后仍旧会继续上演的规律。熊市中,如果你长线持股,只有这四类股,才能避免被收割的命运。重组股不好把握,要放弃,剩下的3条是被无数次验证过的规律,尤其是弱周期的医药消费股,是大面积会出长牛股的地方。

我算是比较幸运,上面的28只个股中,我曾经做过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华菱钢铁、亨通光电、涪陵榨菜。如果用这三年零两个月的收益率去验证,2015年和2017年100%+,2016年40%+,2018年截止当前-20%不到,总体平均起来,年化收益率大概50%左右。

三年零两个月的熊市,说实话,尽管非常极端,前两年几乎没有感受,因为一直在上面总结的第4点中,高成长行业内的高成长股,并且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尽管过程很曲折,尽管有的月份也是十分煎熬,但是一直满仓过来,结局还算是圆满。

我过去的成功经验,集中持有高成长行业的高成长股、不做或者少做择时、不做或者少做仓位管理、不做或者少做波段。三年熊市的前两年,因为选股的大方向正确,这个策略比较成功,也成为我的优势。然而,进入今年,这种优势瞬间转变,变成劣势。对选股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踩雷,个股过度情绪化让基本面不起作用,基本面好的走势低迷或者只有波段机会,一不小心选中有瑕疵的更是一泻千里,不做择时和波段,就是不断的过山车,不做仓位管理造成净值波动十分巨大。今年最高时候在华友最高点,盈利30%+,然而截止当前,盈利全部亏回去还倒亏接近20%。

可以这么说,最近这两周,是最累的两周,也是十几年投资生涯最黑暗的两周。原来的优势,在这两周成为劣势。我到底做错了哪里?是外部环境变化太快还是我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该坚持还是该放弃?哪里需要提高和反思?哪些教训对应体系的哪个弱点?哪个短板应该去补强?

这些问题,也许只有在熊市才会认真去思考,因为熊市才会痛。

上次有这种痛的感觉,是在2011年,就是这一年,摈弃技术分析和短期操作,专注中长期业绩成长,逐步形成自己成长股的投资体系,随后迎来连续几年的好时光,这次也许又到了该认真面对自己的时候了。

今年以来,市场给我的警示,让我开始重视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雷越来越多,如何避免触雷。

2、在信息弱势和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间放量下跌甚至闪崩,应该如何处理。

3、在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的时候,长期阴跌的个股应该如何面对。

4、95%的个股都走下降趋势,50%的个股腰斩,这样的环境下长线持股胜算多大。

5、在“择时”和“过山车”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这是我近两月一直重点思考的问题,在这之前,遇到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在“持股”中解决,中长线持股,只要不是突发的情况恶化,我会等时间验证,验证错了再处理。今年这种方式很受伤。因为等验证错了,就是几十个点的跌幅。如果反应过慢,纠错的机会都没有。这两周华友钴业短期放量大幅下跌的案例,让我再次认识到上面思考的重要性。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两点,分仓和止损。

这在之前,我从未认真考虑过止损,因为基本面投资没有止损一说,都是止错,逻辑错了,就认错出局,如果逻辑不错,岂不是越跌越便宜呢?止损的体系其实和基本面投资是有矛盾的。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如果坚持不止损,结局可能技术上面几条中遇到的情况,短期闪崩、长期阴跌。毕竟大多数时候,K线是先于基本面反馈的。当然,止损的体系,必须面对的就是止损错误,这个肯定会有,这也是止损体系的成本。

体系中坚持多年的东西自然不会放弃,体系的修正,需要在坚持业绩和成长的基础上,想办法去规避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风险,这些当然不是空想能改变的,需要在实践中解决。

既然认识到不足,就要下定决心去解决,虽然当前浮亏,但是不一定是坏事,毕竟相对于投资体系的完善,短期的这点浮亏,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投资本身也没有终点,需要不断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让自己去进化,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磨练自己的体系和意志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