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揭秘!这两地儿都做了些什么?好几百人还被“送”出了恩施

- 点击蓝字 ↑【恩施发布】(hbesfb)关注我-

揭秘!这两地儿都做了些什么?好几百人还被“送”出了恩施

厉!害!了!

恩施的小伙伴们听到这个消息

这下肯定要乐坏了!

揭秘!这两地儿都做了些什么?好几百人还被“送”出了恩施

2018年,杭州市与恩施州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杭州市委、市政府,恩施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把人才合作与劳务协作作为帮助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

➩通过人才互派,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劳务协作,搭建起从学校培训到杭州就业的“立交桥”;

➩通过借智育才,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通过订单式培训,建立从校园到职场的“直通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杭州市在携手恩施州脱贫攻坚道路上,人才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

如何通过人才合作与劳务协作为恩施州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成为了一项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重要任务。

杭州市和恩施州,两地相隔千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杭州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连续十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双方跨越千山万水,携手搭建互通桥梁,共同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走出山村,通过求学取得一技之长,到杭州找到一份称心又稳定的工作,实现脱贫增收的心愿。

揭秘!这两地儿都做了些什么?好几百人还被“送”出了恩施揭秘!这两地儿都做了些什么?好几百人还被“送”出了恩施

人才互派

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1

杭州派出19位挂职干部,做到“尽锐出战,全面覆盖”。自去年杭州市选派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恩施州挂职并成立“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州联络处”后,今年4月18日新增14名挂职干部,将联络处升级为“杭州市帮扶恩施州工作队”,州本级有挂任州委常委、副州长,州政府副秘书长,每个县(市)均有一位常委、副县长和一位扶贫办副主任。实现了领导层面有人沟通协调,执行层面有人紧盯落实。挂职干部们倾情投入、真抓实干,把他乡当故乡,视使命为生命,他们一干就是三年。杭州已派出由24名长期挂职的支教、支医、支农的专技人员团队,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传、帮、带”工作。

恩施州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率高达40%以上,只有全民健康才能全民小康。在杭恩两地卫计系统的务实协作下,杭州17所医院与恩施州17所医院结成帮扶对子,派出了54名在儿童白血病、消化道肿瘤、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诊疗专家,协助对口帮扶医院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临床带教、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重点专科建设指导等工作。恩施州向杭州方对口帮扶单位派出卫生骨干人员54名学习上述病种的诊疗技术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高精尖技术。两地医院在远程智慧医疗领域也开展了项目合作,双方成功开展远程视频交互式会诊。

杭州市26所高中学校与恩施州26所高中学校开展结对帮扶,两地深化学校教育协作,推进东西部教育同步发展。杭州向恩施州开放了远程教学资源,让恩施州的孩子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就享受到杭州的优质教学资源。

据了解,目前杭州派出短期支医、支教、支农的专技人才达到130余人次。恩施州在杭州成立恩施驻杭州联络服务处,目前已选派55人赴市(直)单位及结对区挂职,派出1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杭州学习交流。杭恩两地深入开展人才互派,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1+8”劳务协作工作站

架起劳务输出“立交桥”

2

目前,州直及8个县市均在杭州市挂牌建立了劳务协作工作站,完成了人员派驻工作,目前各工作站日常工作已走上正轨。劳务协作工作站主要服务于恩施籍在杭州务工人员,统计建档立卡人员在杭州务工数量,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账,旨在为在杭州务工人员提供包括就业信息、创业指导、权益维护、政策咨询及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等综合性服务。

为了促进就业,恩施州和杭州人社部门合作,组织专场招聘会,让杭州企业来恩施招工,让更多劳务者到杭州就业。

今年2月27日,恩施、杭州两地人社部门通力合作,在恩施州8个县市同步举行了杭州市•恩施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活动前期,恩施州各县市分别通过精准扶贫“尖刀班”、人社中心等人员,深入乡村宣传发动并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现场参加招聘洽谈会。

活动当天,组织杭州市及恩施本地共133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9716个,吸引26750名求职者现场应聘,累计达成就业意向7241人。其中,54家在杭企业提供了薪资待遇3000元至10000元的就业岗位8465个,涵盖了管理、技工、普工、家政、电商、网络、酒店服务等多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求职需求。据统计,全州8县市招聘会共吸引26750名求职者现场应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27人进场,与杭州市对口企业达成求职意向340余人。

今年上半年,全州共组织精准扶贫招聘活动25场次,累计进场求职人数88580人次,由就业部门组织建档立卡人员1678人次参加招聘会。据人社部门统计,

截止目前恩施州在杭州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15人,其中实现转移就业实现脱贫的有786人。

今年,杭州市对口帮扶恩施州专项资金达到2.45亿元,杭州市通过在贫困乡镇、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扶贫就业岗位,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方式,让贫困山区的人员实现就近就业,脱贫增收。

借智育才,打造一支

“用得上、留得住、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3

8月30日下午,杭州市滨江区远程医学建始教学点正式开课。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的郑敏教授和药剂科周权博士在滨江主会场授课,建始会场60余名医务人员与滨江区医务人员同步参加学习。

此次培训是杭州市滨江区社会发展局联合浙医二院开设的医联体专家大讲堂暨全科医生培训第6期培训班,是“四大培训计划”的“健康守门人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远程医学教室的第一堂课。培训期间,来自建始各县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认真聆听浙医二院专家的讲课,课堂中积极互动提问。

据了解,今年6月,杭州市滨江区社发局与建始县卫计局签署《东西部协作和对开帮扶合作协议》,协议明确未来两年,建始县医疗卫生队伍将共享滨江区“四大培训计划”,并在医疗质量管理、设施设备更新和信息化方面得到滨江区的对口帮扶。

针对恩施急需的农业技术、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各类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依托杭州市委党校、浙江大学等院校资源,开展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扶贫干部培训,以及金融、教师、旅游、电商等专业领域培训18批次培训,1200余人次。

“订单式”培训

建立从校园到职场的“直通车”

4

8月27日,第一批近100名学生在恩施火车站集中统一出发前往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和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学习深造。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吴槐庆和州政府副秘书长孙伟、州人社局局长郑开廷到车站送孩子们前往杭州就学。经过9个多小时的跋涉,恩施的孩子们顺利抵达了杭州市,受到了来自杭州师生的热烈欢迎。晚上,华灯初上的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为恩施籍的同学们举行了专门的欢迎仪式。这是100多个孩子在杭州的第一个晚上,他们的人生旅程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揭秘!这两地儿都做了些什么?好几百人还被“送”出了恩施

目前有230余名恩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201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到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和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学习深造,学制3年,完成学业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并推荐就业。在杭就读期间学费全免,每生每学年还将给予1万元生活补助、3000元交通补助和学校收取的有关费用资助。

针对杭州市技能人才需求,依托杭州的职业院校建立定向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机制,通过从校园到职场的“订单式”培训,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实现成为“新杭州人”的梦想。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杭州市与恩施州自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坚持“精准扶贫,靶向发力”。一直着力于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让恩施贫困山区的孩子到杭州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他们完成学业后推荐在杭州就业。通过这种“造血”式扶贫,让孩子依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家庭的命运,给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真正做到了挖断世代传递的穷根子。

作者|刘学成 胡建亮 编辑|杨春萱 编审|曾伟

近期最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