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玩樂課堂樂理篇第四課:音律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純律

上一節課我們講了音的分組、音域及音區,今天我們來說說音律。

今天的內容可能會有點抽象,但是是一個挺有用的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靜下心來多看幾遍,結合圖片慢慢理解。

首先,音律是什麼?音律是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其相互關係。它是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比較主流的“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和“純律”。“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律制,但另外兩種律制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十二平均律是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半音是它最小的音高距離。兩個音間的距離如果是兩個半音的話就叫做全音。所以八度內包括十二個半音,相當於六個全音。因為E到F、B到C是半音,其他的兩個音之間都是全音。會彈吉他的朋友一定知道除了E到F和B到C是連著的,其他連續的音之間都是隔一品的。

五度相生律是根據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係。這麼說好像還是雲裡霧裡,先上張圖吧。

玩樂課堂樂理篇第四課:音律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純律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以此類推,產生再次一律,不斷相生的音律。由於定律方法的不同,它的E F,B C之間雖是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的半音要小。其他相鄰兩個音之間雖然是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

純律以第二分音、第三分音、第五分音作為生律要素,構成和絃形式。如圖:

玩樂課堂樂理篇第四課:音律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純律

它的E F、B C之間的半音比其他兩種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分大全音和小全音,大全音分別為:C D、F G和A B之間,他們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小全音分別為:D E和G A之間,他們比其他兩種律制的全音都小。為了方便比較和更加清楚地理解,給大家一張三種律制的音高關係圖:

玩樂課堂樂理篇第四課:音律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純律

表內數字表示音程值

有人可能想問了,為什麼要學三種律制?他們的作用不是一樣的嗎?

雖然它們都是為了確定音的絕對準確高度及其相互關係,但前面我們講到他們定律方式不同,所以他們各有所長。五度相生律是根據純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後結合上自然協調,適合用於單音音樂。純律是根據自然三和絃而定律,因此在和絃音的同時結合上純正而和諧,適合用於多聲音樂。十二平均律雖然在音的前後結合和同時結合上都不是那麼純正自然,但由於它轉調方便,因此被採用的最廣泛。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奉上便於你複習和記憶的思維導圖,有需要的就拿去吧。如果玩童有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給我留言指正哦。

玩樂課堂樂理篇第四課:音律 十二平均律 五度相生律 純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