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未來旅客或有唯一身份標識

未來旅客或有唯一身份標識

世界各地的航空業界代表在進行商業洽談。信息時報記者 蕭嘉寧 攝

大洋網訊 一個雲、一張網、一張圖、一個身份。未來5年,白雲機場將打造“4個1”工程,構建以“5個SMART”為特徵的智慧機場。

昨日,在2018年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下稱世航會)“智慧城市與智慧機場論壇”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嘉臣透露了白雲機場的“智慧機場建設路線圖”。其中,將為每一位旅客建立一個信息數據庫並作為唯一身份標識,旅客可在機場的各個環節實現身份識別,享受機場的便捷服務。

超6成旅客自助辦理值機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數據,2017年全球航空業旅客總量40.8億人次。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目前很多大型機場的飛行區、航站樓和地面交通資源遭遇“瓶頸”,在機場硬件擴容的同時,智慧化解決方案必不可少。

近年來,白雲機場將“智慧機場”作為建設和發展重點,圍繞旅客出行服務、機場運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推進。今年以來,超6成旅客通過自助方式辦理值機,自助托運行李近25萬件,自助登機60萬餘人次;較早實現手機二維碼過檢、刷臉登機等新技術應用。

對旅客“畫像”提供貼心服務

白雲機場如何打造未來的“智慧機場”?邱嘉臣給出了一條建設路線圖:未來5年,將通過打造“4個1(一個雲、一張網、一張圖、一個身份)”工程,構建以“5個SMART(智慧生態、智慧服務、智慧生產、智慧安全、智慧商業)”為特徵的智慧機場。據瞭解,機場將為每一位旅客建立一個信息數據庫(虹膜、指紋、人臉等)並作為唯一身份標識,應用在值機、過檢、登機、貴賓服務等環節,讓旅客享受機場的便捷服務。“機場通”將逐步推出室內AR導航、智能語音翻譯、旅客社交等功能,結合機場視頻監控系統,利用人臉識別進行旅客流量、滿意度等監測,並結合會員數據,實現對旅客“畫像”,提供更貼心、智慧的服務。

智慧機場亮點逐個看

“4個1”

一個雲:基於雲技術構建雲計算中心和大數據中心,提升機場信息化基礎服務能力。

一張網:構建一張覆蓋全機場的物聯網,實現對目標對象的自動識別、定位和監控。

一張圖:建立一套地理信息系統,通過雲計算中心分析、處理機場空間信息,提供精準信息服務。

一個身份:為旅客建立信息數據庫,並作為唯一身份標識,在各個環節實現身份識別,提供便捷服務。

“5個SMART”

智慧生態:智慧機場融入智慧城市,將機場運行信息系統與航空公司、空管、相關機場以及城市等進行信息共享。

智慧服務:旅客在機場將擁有個性化身份,並得到個性化服務。

智慧生產:通過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手段,實現生產管理精細化、智慧化。

智慧安全:通過大安防領域一體化、智能化、可視化,打造機場大安防體系。

智慧商業:根據旅客畫像和客流分佈,提前規劃優化佈局;通過機場門戶(網站、APP、微信服務號等)與線下商業服務無縫對接,實現線上流量線下變現。

(信時記者成小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