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健康生活方式|你的第一責任是讓自己健康!值得一看

健康生活方式|你的第一責任是讓自己健康!值得一看

“三減三健,全民行動”。

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相信你都不陌生,它們都是慢性病的一員。下面這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你遠離慢性病,留住健康!

健康生活方式|你的第一责任是让自己健康!值得一看

這六件事,馬上去做!

1

把鹽降下來

把鹽降下來。大量研究證明,吃鹽過多不僅可能引起動脈血壓升高,還會直接損傷腎和心血管組織,導致心腦血管和腎疾患的不斷惡化。然而,調查顯示,我國膳食中鹽的人均攝入量高達每天12~15克,大大超過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人均日攝入6克的標準

2

把膽固醇降下來

把膽固醇降下來。研究表明,在比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各種危險因素時,發現膽固醇攝入量的變化最大,與心血管疾病的攀升有著最密切的聯繫。建議降低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減少攝入飽和脂肪。

3

把酒量降下來

把酒量降下來。長期大量飲酒,會造成神經胃腸道和心血管的損害,增加腫瘤及各類傷害的發生率。特別是酒精性心肌病,早期並沒有什麼症狀,晚期為心力衰竭。要遵照0124原則。0:不該喝的就不喝。像司機、孕婦就不要飲酒;1:每小時飲酒不超一個標準,一個標準指的是15g酒精;2:每次最多兩個標準,也就是每次飲酒別超過30g酒精;4:每週飲酒別超過4次。

4

把心率降下來

把心率降下來。我們每個人身體裡其實都有一家“銀行”,裡面“存款”是我們一生的心跳次數。心率越慢,心臟能工作的時間越長。怎樣能使“心率銀行”運營更持久呢?主要就是降低靜息心率,比如降低能量攝入、加強日常鍛鍊、保持正常體重、日常作息規律等。

注意:鍛鍊時雖然心率增快,但長時間的鍛鍊是對心肺功能的增強,且經常鍛鍊的人安靜時心率較慢,完全能彌補鍛鍊時過速消耗的部分,同時因為心肺功能強大,泵血次數少(即較低的靜息心率)也能滿足人體對血氧的需要,整體算來,心率還是減緩的。

5

把檢測意識提上去

把檢測意識提上去。心肺運動試驗其實很簡單,就是戴著面罩或者咬口器、連接心電監測儀等設備,在醫生監控下,做踏車運動,對血壓、攝氧量等進行檢測,不僅可以發現心肌缺血,客觀評估多系統疾病的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指導運動康復,還可以預測看似正常人群的運動風險。

6

每天增加五份彩虹蔬果

每天增加五份彩虹蔬果。蔬果是真正的最佳防癌食物,每天吃足量的蔬菜水果,癌症發生率可降低2~3倍。每天至少吃五份以上的新鮮蔬果;學齡兒童每天攝取5份蔬果;少女及成人女性每天攝取7份蔬果;青少年及男性每天攝取9份蔬果。

健康生活方式|你的第一责任是让自己健康!值得一看

這10句話,馬上背下來!

1.只吃七分飽

飲食上吃到七分飽,限制總的能量攝入。每頓飯最好有主食,一湯三菜,外加水果和乳製品。少吃高鹽、高脂、高能量食物,最樸素的、最天然的才是最健康的。別偏食,食物種類越多越好。吃飯的時候,儘可能細嚼慢嚥。

☆2.儘量少下館子

下館子吃飯,一頓飯攝入的脂肪和鈉往往就超過了全天推薦的攝入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調查數據)。因此,經常下館子者易出現高血清膽固醇水平、BMI升高等,進而導致各種慢性病。

☆3.拒絕味精

眾所周知,高鹽飲食是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與食鹽一樣,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中含有鈉元素,而鈉元素的攝入量則直接影響血壓。因此,要像控制食鹽攝入量一樣,嚴格控制味精的食用量。

☆4.戒掉甜食

如果說高鹽和高脂肪的攝入要靠老百姓自我控制飲食,那麼精糖就是一個隱藏起來的殺手,現在食物中的糖分含量越來越高,不好防控。如果吃零食時已經能感覺到甜味,這個含糖量就已經非常高了。

☆5.戒菸戒酒

眾所周知,菸草對身體傷害非常嚴重。酒儘量少喝,最好不要喝。所謂的少是指多大的量呢,推薦的飲酒量是不要超過每天20克純酒精,也就是一瓶5度的500ml啤酒的量。

☆6.多運動

為健康而走!不用刻意抽時間,走著看電視、晚上遛狗、工作期間起來走走,見縫插針,積累自己的運動量,對預防慢性病非常有益。

☆7.午間小憩

哪怕中午小睡10-15分鐘,也會非常不一樣。

☆8.做什麼別忘一個“度”

歸根結底,預防慢病,關鍵在凡事有個“度”。度就是適度,首先飲食要適度,不要過度補營養,也不能吃得太隨便。其次,鍛鍊也要講究度,以舒服為主要目的,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鍛鍊身體。過度運動不僅會加重關節等器官損傷,還可能導致猝死等意外。

☆9.講“愛”不講“理”

適應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不要和自己太較勁。從大的環境來說,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天熱要降溫,天冷需保暖。具體到工作中,很多人糾結於升職、加薪等問題,其結果反而會被不良情緒所控制。而具體到家庭中,只提示一句話:家是一個講究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10.心態快樂

把心態放好,讓自己放鬆。還可以去運動發洩,跟家人多聊天。如果自己調節不了,別因為面子諱疾忌醫,去看看心理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