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流浪行星会产生文明吗?

蒲公英的约定数


流量行星是指具有行星般大小的质量,却不围绕任何恒星运行的天体。流量行星在宇宙中是非常多的,据估计,如同木星大小的流量行星有恒星数量的两倍还多,甚至有科学家认为,这样的行星比恒星多10万倍。



图:流量行星想象图

流量行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其他行星的影响被弹出了原来的恒星系,或是在恒星系形成之初被弹出来的行星。

在2011年时,日本天体物理学家利用微引力透镜现象现象发现了至少十颗流量行星。由于重力会弯曲空间,当一颗行星运行过以恒星为背景的空间时,弯曲的空间会汇聚恒星发出的光芒,如同放大镜一样。使得恒星的光度瞬间增加。天文学家就是利用这种现象发现行星的。

图:引力透镜,注意周边畸变的光圈,这就是重力弯曲空间造成的

流浪行星是有条件产生生命的。

由于没有太阳风的影响,与地球质量差不多的岩石流量行星会保留比较浓密的大气,可以保持其地表的温度。地核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后会释放出地热来(地球也是如此),还有火山活动也会释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可能会加热地表温度至水的熔点以上,使得这样的行星具备有液态水的海洋。

行星内部活动会产生发电机效应,使行星拥有磁场,这样就可以抵御来自太空的高能辐射。

图:地磁



这样的流浪行星除了没有阳光的照射,和地球非常的相像,它诞生出生命几乎是必然的。这里的生命主要依靠地热获取能量。也不必担心放射性物质衰变完,铀238的半衰期达到45亿年之久,足够支持生命存在上百亿年。由于不会受到恒星寿命的影响,它们支持生命存在的时间比地球这种行星都要长(太阳在50亿年后会成为一颗红巨星,会吞噬地球)。

如此悠长的时间,能够支撑流量行星产生智慧生命,从而诞生出文明来吗?

笔者认为,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从地球生物的进化史来看,即使拥有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球诞生出人类这种智慧生命都用了45亿年的时间。从《演化论》的观点上来看,智慧生命不是生命演化的必然,人类是在偶然的机会下诞生的。在流量行星这种较恶劣的环境之中只可能诞生出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当然,也不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