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乔致庸的后人后来怎么样了?

弓长弓161245279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意思就是说人一旦有了钱,后代就很容易膨胀,如果不把控好的话,整个家族的富裕将会是支撑不过三代的。

这个道理放在现在很多富二代的身上是通用的,但是放在以德治家的山西乔家身上却是全无道理的,乔致庸是乔家大院的第三代掌门人,他是乔家创始人乔贵发的孙子。


乔致庸的识人、用人手段

乔致庸在他的兄长去世后,毅然放弃了自己追求的诗书大道,转而操持起起了乔家的大业。

在他的带领下,乔家重新在山西大地上爆发出了璀璨的光芒,并把他们的商业触角蔓延到了全国各地,然后乔家的家业在乔致庸的操持下,起码翻了数番,达到了当时晋商势力的顶端,因此积攒了达到上千万两的白银。

乔家的第二代是非常普通的,虽然乔贵发在世的时候给乔家定下了极为严格的家教、给后人灌输了很好的教育,但是才能这种东西并不是说出现就出现的,有的人没有这个能力,无论他再怎么努力都终将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要说乔致庸的商业才能有多么强大,这倒不一定,乔致庸之所以能让乔家这么发达繁荣,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经天纬地的商业才能,而是因为他有着一套非常独特的识人、用人手段。

乔致庸非常懂得发掘商业人才,并舍得给有能力的人放权,让他们为自己拼搏努力、让他们为自己打江山,因此在他给自己提拔了几个非常有能力、有手段、有见识的掌柜之后,乔家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


乔致庸和马云的共同点

在乔致庸提拔的掌柜中,阎维藩是最有能力的,他对乔致庸来说就如同韩信、张良于刘邦一样,是乔致庸手下最有能力的干将,是乔致庸的左膀右臂。

正是因为乔致庸知道他的才能,并懂得如何运用这样有才能的人,他在后面才能为乔致庸所用,帮乔致庸打下了他金钱帝国的大半壁江山。

在这个时候,乔致庸的用人、识人就显得非常亮眼了,我始终认为真正顶尖的商人最重要的不是有多么惊人的商业才能,而是要看他懂不懂用人。

就比如马云,他的主业是电商,他在程序方面是远远比不上阿里巴巴中任何一位程序员的,但是在他强大的号召力下,当初才会有那么多厉害的程序员跟着他一起打拼天下,并在他合理利用人才的过程中,打下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

我认为乔致庸和马云是极为相像的,他们都懂得用人、善于用人,因此才能在自己某些方面能力不足的时候,通过别人为自己的效力而完成这些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做好的事情。

懂得取长补短、懂得合理利用人才,我觉得这才是顶级商人所应该拥有的特质。

乔致庸的后代以及乔家的衰败

乔致庸一共有六个儿子以及11个孙子。

乔致庸的儿子分别是:长子乔景岱、二儿子乔景仪、三儿子乔景俨、四儿子乔景侃、五儿子乔景称、六儿子乔景信。

和乔致庸的父亲和叔叔们一样,在经历了乔致庸的辉煌后,他的儿子们开始变得平平无奇起来,他们都是没有什么太过于出色能力的,不过因为乔家家教好的原因,他们并没有败家,他们就这样平和发展了下去,不过因为局势的动荡,家业开始大幅度缩水起来。然后在乔致庸的孙子接过了乔家大业后,乔家走向了穷途末路,这并不是说明乔致庸的孙子是个败家子,而是因为他孙子在当家的时候经历了当时时局非常混乱的军阀混战。

(乔致庸的孙子)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一般的地主商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抢夺,一般都会在家中雇佣许多的护卫,准备枪支护院。

但因为乔家的目标实在太大了,吸引的也都是实力雄厚万分的军阀,因此在当时军阀们的敲诈勒索以及新式商人的崛起下,最终乔家开始从山峰中滚落到了山底下,从此一蹶不起。

乔家大院一直以来都是乔家人安身立命的资本,不过这处他们世代安居的房子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却被他们给“丢掉”了。


日本人的凶残他们是早有听闻的,而又因为自身极为有钱,他们怕被日本人盯上,于是在日本人攻打山西的时候,他们早早就逃离到了外地。

乔家后人失去乔家大院的归属权

最终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因为乔家人已经丢掉乔家大院的原因,所以乔家大院就被当时的县政府给接管了,一直到现在,乔家大院的所有权仍在当地县政府的手中。

在前几年,关于乔家大院出现了一则新闻,那就是当地县政府将乔家大院以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私人老板,不过后来经求证,人们才发现这就是一则假新闻,25亿人民币是没有的,不过乔家大院承包给私人老板这件事情倒是真的。

乔家大院在承包给私人老板后,私人老板用提高乔家大院门票价格的方法开始转亏为盈,开始赚得盘满锅满,而当时他们的承包条件是:乔家大院所卖门票收入一切归私人老板所得,而私人老板每年要给当地的县政府交1000万人民币的租金。

而乔家的后人,如果要回到自己祖居去参观的话,门票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说这就是乔致庸的后人们,他们在抗日战争中丢掉乔家大院后,就失去了乔家大院的拥有权,失去了这座他们祖上努力建造出来的古老建筑,在回家的时候,他们还要买上一张被商业方的翻了几倍价格的门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孤客生


《乔家大院》的走红,不仅展现了山西乔家的发家史,更是展现了晋商大佬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部电视剧基本与历史相符,今天我们就不再啰嗦乔致庸的发家史了,重点介绍一下乔致庸后人以及乔家大院的后来的情况。

乔致庸高寿之人,一生多子多孙。乔致庸生于清嘉庆年间,活到了1907年,活了89岁,是乔家中最长寿的人。乔家家规不允许娶妾,但他一生娶了6个妻子。当然作为带头人的他不能破了这个规矩,他的后6位妻子都是续弦的。而他的最后一个妻子两人相差30多岁,可以做他的孙女了,不是他好色,而是儿女的主意,给他续弦,更加方便照顾他的起居。他一生6妻留下6子11孙,可谓多子多孙。

急流勇退,隔代选取了自己的孙子作为乔家的继承人。在乔致庸晚年,他急流勇退,看中了自己的孙子乔映霞,出现了隔代传,19岁的乔映霞从祖父手中接过了乔家事物。乔映霞事业心很强,愿意乔家诺大家业在他手中败落,力图振兴,维护这个家族的繁盛和完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乔家的事业在他的手下也一度繁荣过一段时间。

尽管乔映霞很能干,但也只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喘。乔氏家族的衰败,是从清末清政府设户部银行。清政府的巧取豪夺,致使银行存款减少,乔家损失惨重,不得已将银行改为钱庄。辛亥革命时,清廷的灭亡,导致原本依附清政府的乔家商业损失惨重。后来,军阀混战,1926年西北军向北撤退,饷粮皆由包头商垫支,摊派极重,乔氏复字号因此损失粮食五万石,现洋150万元,元气大伤。1937年日军侵占包头,乔氏复字号当铺、钱铺均被日伪组织接收。抗战后,乔家商号复业,仅苟延残喘。

乔映霞很重视教育,乔家的子孙基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己更是一个很新潮的人。1938年日军入侵山西后,乔家人全部在迁往了北京、天津等地。在乱世,乔映霞一生充满理想,但最终对于乔家商业的结局却无能为力。作为乔家的掌门人在在40年代后期因各方面的压力和变故,得了间歇性精神病。1956年病逝于北京,终年81岁。而他的儿子乔铁民在没有股份分红的时候,只能做一名小学的总务,勉强可以度日。乔映霞的孙女乔燕和做了一名昆曲演员。乔家其他的子孙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都是高学历的人才,却很少人涉足商业。

乔家大院得以完整保存,堪称奇迹。1938年日军入侵山西后。乔家大院因为一面意大利的国旗得以幸免于难,而不像其它山西大户大宅都被日本人破坏。但乔家人总觉得不安全,于是乔家人都搬离了大院,并且是一去不复还。后来,乔家大院一度成为县政府的办公地。1985年,当地政府在古宅的基础上建成了祁县民俗博物馆。后来,乔家大院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A级旅游景区。乔家大院得以完整保存,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乔家大院,见证了乔家百年的兴衰,也见证了社会的大变革。它依旧如故,但乔家的商业帝国早就是过眼云烟,唯有它继续向世人诉说着乔家曾经的辉煌。


密探零零发


乔致庸,是清最精明的商人,1907年死的时候,已经是89岁了!真是多子多福多寿啊!

乔致庸原本可以走科举之路,学而优则仕,但是他刚中秀才就得知兄长去世的消息,只好弃文从商,成为一代晋商传奇。

乔致庸先后有6个妻子,因为乔家祖训不能纳妾,这些都是续弦。乔家严格的家训,是乔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乔家家训有六不准——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

当年乔家有多发达?在全国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数千万两白银。甚至有资料表明,乔致庸曾给北洋海军捐了一艘军舰!

乔致庸的曾孙女乔燕和,生于1943年,2003年,乔燕和老人60岁时,参与了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筹备工作,也算是圆了乔家人宣扬晋商精神的一个夙愿。

乔致庸的后人们,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巨商豪门,可是良好的家风留了下来。乔燕和说,目前乔家已经繁衍到第九代,家族中20个子女,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他们大都生活在北京,遵纪守法,有些还担任公职,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乔致庸的6个妻子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为他生了六个为儿子。

对于乔致庸的6个儿子,他自己这样评价:

长子不可委以重任,因为长子骄横跋扈;次子个性暴烈;三子过于老实,亦非经济之才;四子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五子是个书呆子;六子体质瘦弱,难担大业,没有一个是他的理想继承人。

乔景俨是乔致庸的三儿子,乔致庸晚年,就是他当的家。在清末那个银行兴起,票号式微的时代,没有留洋背景,没有官僚资本,乔致庸的商业帝国免不了会走向衰落。

乔家大院我去过,算是山西大院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规模相对于榆次的常家庄园、灵石的王家大院小很多,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


历史知事


乔致庸,人称亮财主,是晋商史上一位不朽的传奇。

乔致庸是乔家的第三代传人,本想考中秀才以后,走仕途。不料,兄长病故,他只能弃文从商,维护家业。乔致庸接替大哥位置之后,把大德兴改为大德通,并专门成立了大德丰票号,将主营茶叶业务转向票号业务。乔致庸将两个票号发展到遍布全国各地商埠、码头,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票号。乔家的流动资金一度达到800万到1000万两。

徐珂《清稗类钞》载,乔氏共有资产四五百万两。

在他的领导下,乔家生意日渐兴隆,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乔家下属的商铺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乔致庸的用人之道。

乔致庸聘用的最牛的一个人就是阎维藩。阎维藩在平遥蔚长厚票号福州分庄做经理时,擅自借给一位官员10万两银子,被总号训斥。之后,虽然该名官员还上了银子,并给了票号好处。但是,阎维藩与东家有了隔阂,就离开了老东家。乔致庸知道他是个人才,就安排两拨人马,抬着八抬大轿,在他回乡的两条路上等了好几天。阎维藩为乔致庸的心意打动,也觉得乔家富甲三晋,财势赫赫,值得他投靠。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乔致庸让阎维藩出任大德恒票号经理。在他的努力下,大德恒每股分红从450两涨到了8000至10000两!

复盛公的大掌柜马公铺本来只是个小伙计,乔致庸发现他的雄才大略,并委以重用。这件事在包头商界,也留下谚语:马公甫一步登天。

复盛西字号下属有一个粮店掌柜,名叫马荀。在高粱收购一事上,乔致庸觉得他有经营头脑,就给了他资本让他的粮店独立经营。马荀为乔家挣了几十万两银子。

乔致庸和官场的趣事。

左宗棠出兵平定新疆时,就是让乔家的票号存取汇兑军费。当左宗棠军费紧张时,乔家慷慨相助,任期借支透支。西北平定以后,左宗棠在回京路上,亲自拜访乔致庸,以示感谢。左宗棠称呼乔致庸为"亮大哥",这让乔致庸受宠若惊。应乔致庸所求,左宗棠为乔家题对联一副: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时,资金紧张,找乔致庸筹措军费。乔致庸让手下两大票号:大德通、大德恒,认捐10万两白银!支持李鸿章组建水师。为此,李鸿章也给乔家写了一副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庚子事变之后,慈禧西逃,途径山西时想找晋商借点盘缠。山西官员为了巴结慈禧,就在太原召集各商号商量‘借钱’一事。晋商都持观望态度,只有大德丰票号太原分号的经理贾继英答应了借30万两。大掌柜阎维藩知道此事后,贾继英解释说:国家要是灭亡了我们也会灭亡,要是国家还在,钱还能要回来。阎维藩评价此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也出不了个贾继英’!乔致庸对此事也表示赞许。

而慈禧为了表示对乔家的感谢,让乔家经营朝廷户部的款项。乔家因此获利颇丰!

一笔是由各省督府解缴中央的款项,全部由山西票号来经营;另一笔是将庚子赔款连本带息,约10亿两白银交由山西票号来经营。

乔致庸后人。

乔致庸先后娶过六个妻子,都是续娶,不是小妾。因为,乔家不允许纳妾。乔致庸的第六位妻子比他小三十多岁。这是子孙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才为他娶的。乔致庸共计育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孙子。

乔致庸评价他的六个儿子:长子景岱不可委以重任,因为他骄横跋扈;次子景仪个性暴烈;三子景俨过于老实,不是经济之才;四子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五子是个书呆子;六子体质瘦弱,难当大任。

最后,三子乔景俨,和长孙乔映霞先后掌管乔家产业。

乔景俨于1894年左右,开始接替乔致庸掌管乔家事务。其为人善良,行善很多。但是,对于乔家事业发展没有什么贡献。他曾主持并出资修筑了滹溪河永和渠等水利工程,解除了当地水患和春旱,浇灌良田千余亩。于1912年去逝。

他是乔致庸次子乔景仪所生,过继给大伯乔景岱。乔映霞在乔景俨死后,接管家族产业。他事业心强,治家颇严,谋求振兴乔家产业。可惜,当时时局动乱,先是军阀混战,之后日军又占领了山西祁县。

1921年,他续弦的妻子跟他提出了离婚,乔映霞精神受到刺激。乔映霞痛不欲生,因为此事,曾跳楼自杀。庆幸没有致死,不过,其踝骨断裂,终生残废。之后,他在天津、北京、家乡三处往返休养。1956年,乔映霞病逝于北京,终年81岁。

现在的乔家后人,基本上都是普通公职人员。而乔家大院,也就是乔家的“在中堂”,在解放后成为祁县政府的办公地。后来,还先后做过人民医院和粮食仓库。1986年,祁县将乔家大院建成为祁县民俗博物馆。2001年,乔家大院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最近《诚忠堂》(原型就是”在中堂”)在热播。张博饰演的以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为原型的乔映霁,让人眼前一亮。


(张博饰演的乔映霁)

一副要将乔家打造成中国的洛克菲勒,摩斯查尔德家族。高瞻远瞩,救国救民。要将大德兴票号改造成现代银行业,要在理念上提高一个层次,打造金融帝国,让中国的产品源源不断流通全世界,在西方人创造的金融战场上彻底打败西方人,令人热血沸腾。乔映霁货通全球的理想差不多也就是今天的状态吧,但在金融战场上彻底打败西方人似乎还任重道远。

然而真实历史上,乔映霞同样值得人尊重。


(乔映霁的原型乔映霞)

乔致庸有6个儿子,都不被看中,乔映霞是乔致庸钦定的接班人。乔映霞是乔家第五代代表人物。他主持乔家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处于吃老本的状态了。两块最赚钱的业务已经黄了。

一块是清朝各省督府解缴中央的款项和”庚子赔款”的过桥业务由于外国资本的介入,都彻底黄了;

另外一块和俄罗斯的茶货生意,由于俄国人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境内买办茶货,也彻底黄了;


(陈建斌版乔致庸)

但乔家家底还是相当厚实,乔致庸曾经给乔家留下不低于600万两银子。乔映霞将家族成年男丁,分出去自立门户另过,对其所属商号进行过大力整顿,使"在中堂"的生意得以延续并有起色。

但是尽管乔映霞非常努力,并且拥护革命,加入了同盟会,结交各类革命党人和地方实力派(乔映霞和张学良关系不一般)。但乔家亿万家财还是损失惨重。


电视剧里描绘了武昌革命,乔家损失了200万两银子,为了逼阎锡山革命又是300万两。后面的还没看到,估计还得花大把银子。但这五百两乔映霁连眉头都没眨一下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1926年,冯玉祥就要走大德通票号500万石粮食、150万银元,大德通元气大伤,这是有记录的。中原大战的时候,因为晋币兑新币(25兑1),大德通因为仅仅亏了30万两百银,最终经营了90多年的大德通彻底倒闭了。所以到了这份上乔家赚钱的产业基本上都没了。日本人占领包头的时候,乔家发家的复盛公也都被日本人“接收”了。

乔映霞最终并没有能够拯救乔家败落,但他唯一挽救了乔家人是因为他因为阻止乡民种鸦片而误伤人命之后,跑路天津,后因受刺激,跳楼摔伤腿,将自己一系家人全部迁至天津租界,最终保得乔家人平安。

电视剧因为主角光环等原因,会把很多事情“编”得很合理。但是在当时历史情境下一个商人的努力其实是左右不了时局的。从乔家”赚钱的业务”黄了之后,其实已经注定乔家的败落了。

第六代代表人物乔铁民(乔映霞儿子)。


(乔铁民)

作为最后一代出生在乔家大院的乔家人,年轻时在天津就读于南开中学、工商学院附中等学校。在读书时就无奈出任(乔映霞已疯)了大德通银号的董事长。高中毕业后,乔铁民前往北京辅仁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但世事变幻,1948年,乔铁民在天津解放前把全家人生活了近20年的赤峰路房产卖掉,辗转上海想去海外未果,结果无奈回到天津,最终作为工商业人士身份移居北京。

1950年开始到1953年,乔铁民开始着手清理结算乔家的复字号产业,妥善安排下属,实现公私合营。但当时还剩的产业也不过是包头的油房、面铺和房产而已了。乔铁民一开始没有工作,在家靠股息生活。后来在北京从教,先后换过好几个学校,最后在崇文区李村小学搞总务。“

第七代代表人物乔燕和(乔映霞孙女,乔铁民女儿)。


(乔燕和)

”昆曲大王”韩世昌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后来成为北方昆曲剧院著名的昆曲演员。2005年给电视剧《乔家大院》做顾问,据说第一次品尝到乔家的“八碗八碟”。据她说,现在乔家的后人基本为普通工薪阶层,但乔家人仍恪守乔家祖训,诚信为本。


炒米视角


山西乔家的发家史可谓是晋商的传奇,处世之道是商界楷模。乔家大院创始人乔贵发,出身贫苦农家,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去做跑堂伙计,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犀利独到的眼光,开创了乔家大院。

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胸怀大志,仕途一片光明。在兄长突然离世后,决然弃文从商,在危难之际扛起了光复乔家的重任。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乔家将经营重心从实物转为银票生意,转亏为盈并日益壮大,“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大江南北,乔家的钱庄、当铺、票号有上千处,覆盖范围不低于今日的四大银行。乔家旗下的复字号商铺称霸包头,当时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乔致庸也被人们称为“亮财主”。

乔致庸待人宽和、经商以诚信为本,在商场上有口皆碑。勤俭持家又心怀天下,朝廷筹集军饷时候,乔家的票号都是第一个认捐,出手阔绰。左宗棠、李鸿章都曾亲笔题字表彰乔家的高风亮节。遇上灾年,乔家都广设粥棚、赈济灾民。

时至清末,朝局动荡,乔家为了自身的安危,花了大价钱购地置房,修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乔家大院”。民国初期,乔家子孙又将乔家大院进行了扩建,正当要大兴土木时候,侵华战争爆发了, 工程被迫停止。因为当年乔致庸在杀洋浪潮中救过意大利的神父与修女,得到了意大利政府的褒奖并以国旗相赠,在日本侵华疯狂掠夺时,将意大利国旗挂于门外,日本迫于同盟国的面子才没有染指,乔家大院才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1985年,祁县人民政府将乔家大院变成了祁县民俗博物馆,1986年对外开放。2014年,乔家大院成为国家5A级景区。乔家的传奇经商也随之成为历史。

在历经世事沉浮、几代的传承之后,乔家后人们已经放弃了从商的衣钵,大多数都成为了公务人员,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乔家后人留在山西的并不多,主要居住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有些移居美国、加拿大。家族后人们虽已经各奔东西,但还是会每隔一些年,聚在一起叙叙旧,来到乔家大院缅怀先祖。不过,乔家大院早已经充公,乔家后人也得买票入院,不知道“这是我家祖宅”的骄傲感还能延续给几代乔家后人。

这里有一位乔家后人需要重点提一下,她就是乔燕和,乔家的第七代后人,15岁进入梨园,师从名角学习昆曲,开启了她的艺术人生。她是受过老一辈艺术家亲传的昆曲传承人,在昆曲表演和教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乔燕和一生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投资拍摄了电视剧《乔家大院》,还原了乔家的经商之道和处事之本,将晋商精神发扬光大。她完成了乔家后人使命的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鲜为人知的是大明星章子怡也是乔家后人,她的外祖母乔毓玲系属乔致庸堂兄乔致远一脉。商业大鳄和这么出色的后人也是很相称啊!


史论纵横


乔致庸实在是太出色了,以至于说起乔家大院,就让人想起乔致庸。

确实,在乔致庸手上,乔家大院走向了最巅峰!但是,巅峰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低谷。这就是乔致庸的后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从第一代掌门人乔贵发开始,乔家开始发家,看来乔贵发这个名字确实取得好!

乔贵发有三个儿子,长子乔全德,堂门“德星堂”;次子乔全义,堂门“宁守堂”;三子乔全美,堂门“在中堂”。

在这三堂之中,在中堂是最为辉煌的一堂,因为他们有乔致庸。我们所说的乔家大院,往往指的就是在中堂这一支。

作为乔全美的次子,乔致庸本不会继承乔家大院,但是大哥乔志广的英年早逝,乔家大院还是不可避免落在了乔致庸肩上。

关于乔致庸是如何使乔家大院走向的巅峰的,这里暂且不表,毕竟乔致庸不是本文的主人公。

乔致庸一身娶了6个妻子,一共生育了6个儿子。乔致庸晚年时,乔家大院的当家人是乔致庸的三子乔景俨。当然,乔景俨只是起一个过渡,乔致庸真正的接班人是长孙长子乔映霞。

乔映霞本是乔致庸老二乔景仪的儿子,不过过继给了老大乔岱。乔映霞是他们这一辈中的老大(也有人认为乔映霞不是这一辈的老大),为人精明强干,正式继承乔家大院合适的人选。

但是,纵使乔映霞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无力回天。说到底,乔家大院再有钱,也只是一介商人罢了。乔映霞活跃的年代,正是清末到民国前期这一段,军阀纷争,战乱四起。

今天阎锡山找乔家大院要点军饷,明天冯玉祥又来找乔家大院要点军饷。饶是乔家大院家大业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等到中原大战过后,乔家大院的基本上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这还不算完,因为很快日本人又来了。这下子,乔家大院的产业算是基本玩完了,只剩下乔家大院一个空壳子。

然而,这并不是乔映霞的无能,只是在这个战乱四起发年代,他也无能为力。

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乔家的后人把乔家仅剩的产业(也包括乔家大院)或卖或捐给了国家,至此,乔家大院已经成为历史。

而乔家大院的后人,也不复祖上的荣光,成为了普通人。乔映霞的孙女乔燕和将《乔家大院》搬上了电视,也只能让人怀念当初乔家大院的风光罢了。


小镇月明


谢@勇战王聊历史,愿您天天康乐。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人,乃祁县乔家富三代——第三代大掌门(董事局主席)。福垊称之为乔氏最长寿、最有才、最有财、也最遗憾,教子最有方的大当家,并一下子引出六个问题,福垊逐一为您揭秘!

那他长寿的秘籍是什么?

乔致庸与徐寿、俄屠格涅夫、德马克思、英焦耳、美刘易斯同岁。1907年去世的还有俄门捷列夫、恩铭、徐锡麟、秋瑾,乔致庸享年89岁。他虽富可敌国,却清心寡欲,饮食上也不追求奢靡而是荤素搭配。他作息规律,注意锻炼身体,调节心理,修身养性。他为人厚道而且还是文艺青年。



他有什么才?

从乔致庸的字可以看出,他排行老二,本是学霸,走功名之路。奈何其兄英年早逝,不得已弃文从商。于文是学霸,在商乃商神,人称亮财主。他以信、义、利为理念,以及薄利多销加上结交管吏,任人唯贤,实现了富可敌国的目标。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他赞助白银,李鸿章给他写对联。左宗棠西征,他全力支持,完全是信用卡的模式,先消费再还款,左宗棠叫他亮大哥,给他写对联。南洋(两江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赵尔巽、赵尔丰兄弟,湖广总督端方等封疆大吏都是他的座上宾,至少其他各级管吏多不胜数。

他到底多有钱?



他钱多的以至于清朝打仗都向他借钱!他资产比《清稗类钞》记载的四五百两要多得多,实际资产——流动的资产千万两,所有的资产则有数千万两之巨,相当于今天的王健林,王健林一个小目标是赚几个亿,他的乔家大院对他来说不过是小意思。不过清朝借钱还借出事了。

为什么遗憾的坐过两次牢?

这是他第二次坐牢的事儿了,孙茂才贪恋美色 ,觊觎乔家大夫人,就诬告乔致庸 。而清朝也想赖账,乔致庸一要,就成了自投罗网。第一次坐牢是因为爱情,深爱他的江雪瑛,他不爱。江雪瑛因爱生恨,告发乔致庸通敌——太平军。那是因为乔致庸安葬了对他有恩的刘黑七。于是入了牢,可江雪瑛随即后悔,和孙茂才、陆雨菡破大财免大灾了。既然谈到爱情,就不能不谈乔致庸的家庭。

富不过三代,他的家族为什么能富九代?

乔氏家族的商团,其创始人其实也是合伙的——合伙人秦氏,颇有股份制的味道。穷N代的乔贵发与秦氏合伙逆袭为富一代。家规是四不主义——不嫖不赌不妾不醉。前面说了,乔家兴起在于用人,他们的掌柜(店长)、大掌柜(经理),聘请的都是职业经理人,而兄弟子侄很少干涉。比较有名的有阎维藩、贾继英(后为户部银号掌柜——银行行长)。在其严密而严肃家规和成熟又完善规章下,事业兴旺发达。不仅打破了富不过三代,反而在第三代还实现了高峰!并且将家规又升级为六不主义——不毒不妾不虐不赌不醉不男女旅游(怕有艳遇)。忌骄、贪、懒,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他的后人后来到底怎么样了?



乔致庸却有六位夫人:马氏、周氏、杨氏、高氏、杨氏、杨氏,但都不是妾,因为他长寿,所以都是续弦。他把窦燕山当做榜样,要做一个老头。古人云三立,要福垊说是四立——立言立功立德立后。福垊以为立后,最为重要,人最大的幸福和功劳就是把儿孙培养成才,世世代代发达。

他有六个儿子,也许他成就过大,对儿子期望过高,他对这六子都不满意,唯一对六子还算满意却也英年早逝。

▲长子乔景岱,无子,景仪子映霞过继。乔致庸去世后,传由三子继承,但福垊认为应是长子。评价:骄横。

▲次子乔景仪,两子,长映霞,次映璜。评价:暴戾。

▲三子乔景俨,五子,长映元,次映奎,三映宸,四映庚,五映雯。评价:懦弱。

▲四子乔景侃,一子,映辉。评价:木讷。

▲五子乔景称,一子,映霄。评价:书痴。

▲六子乔景信,一子,映南。评价:体弱。



乔映霞

▲▲乔映霞,继承了乔致庸的才识,曾一度辉煌。深受清廷以及后来军阀的器重,不过别人对他好都是看他的钱。自户部银行设立后,乔家在改朝换代、军阀胡乱中式微。1930年中原大战,晋军败后,晋钞大跌,他们本可大赚,但为了信誉和乡亲,几乎动用所有的积蓄兑付,以至于银号大德通破产。



左右顺序为燕增、燕美、燕雄、燕平、燕和

▲▲▲据乔映霞孙女乔燕和介绍,其家族中20个子女有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他们还会继承祖志,创造辉煌!


福垊


马财神的历程走的跟乔致庸比较接近,都是以贸易发家,手里的资金多了,开始涉足金融行业,争取“汇通天下”,争取让你们的钱都趴在我的账上。

票号不是乔家的首创,放贷更不是乔致庸的专长,但他把这两者结合了起来,探索出一条赚钱的新路数,仅是这两者与传统贸易的结合,再加上一些重信、笃行之类的可贵品质,还远远不够,乔致庸这一代最终的成就,是依托的官商结合。

大清当年只有户部,没有央行,通过官商结合,乔致庸的几大票号实际充当了央行雏形的作用,生意做到这个份上,不得不夸乔致庸当初的巨额投资是有远见性的,不管是左宗棠,还是对手李鸿章,甚至是慈禧本人西狩过程中,乔致庸都慷慨充当的是大清提款机,作为回报,户部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放在他这里中转,乔家全面涉入政府税收汇兑业务的经营。
虽然大清各级统治者不断敲诈、赖账、挖墙脚(后来大清果真成立了户部银行,首任行长还真是挖的乔家墙角,请的乔家大德恒票号的贾继英),但做为杀猪榜老大的乔家,毕竟家底厚实,朝廷也算是有罚有赏,吃相并不太难看,总体算是赚多赔少,乔致庸正是在同期打造出来的白银帝国,家中存款相当于大清国库的七分之一。

1907年,白银帝国掌门人、89岁的乔致庸架不住老天的盛情邀约,上去改善天庭财务状况去了,自此之后,乔家的后人开始接班,乔氏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乔致庸共娶有六房妻子,生育六个儿子,各有各的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理财不善,所以乔致庸干脆选择了隔代掌门,直接把摊子撂在了孙子乔映霞的背上。

乔映霞自幼虽然接受的是私塾教育,但长大后接触过西方民主思想,崇拜康、梁,对于银号经营也是很有心得,并为此兢兢业业,没有富三代(从乔致庸祖父算起实已第五代)的任何不良作风,但这丝毫不妨碍乔氏产业的雪崩式下跌。

原因很简单,你搞经营的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我们敲诈军饷的却一样是更新换代,唯一不同的是之前亏得,只要大清不亡,还可以再找补回来,而新军阀们这里完全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辛亥革命时南方的各票号先是受到毁灭性打击,人家重点抢劫目标就是你“大清地下银行”;北方的根据地,从冯玉祥到阎锡山到日本人,都轮流来问候你,希望你协办军饷军粮,甚至直接霸占;分号关张于之前并不可怕,只要能力和信誉还在,欠款也能要回来,但新时代中这个思想落伍了——铺子一关,欠账的一概不还,你欠别人的却不得不守信归还。来自国外的银行和国内新官商经办的银行的夹击下,国内票号迅速被摧垮,乔家的大德通、大德恒几经收缩,只在天津保留下一个小钱庄,到了1949年,连钱庄也保不住了,乔映霞后来得了精神疾病,1956年死于北京。

乔氏第六代乔铁汉、乔铁民,是乔映霞当年从老家带出来的儿子,他们生在山西,却都是成长于天津,都帮助父亲打理过天津大德通银号(钱庄),解放后,乔铁民响应政府号召,另外也是出于对跟随多年的老职工、老伙计的关照,把包头乔家所有的复字号产业进行清算,把铺面以低价转给职工接办,职工基本得到了比较不错的安置,把房产低价出售给政府。

股息收入断了之后,乔铁民在北京地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乔铁民的女儿乔燕和,作为乔家第七代,是一位昆曲演员和教师,虽然祖上曾经建立起拥有数千万两银子的白银帝国,但她一辈子没见过银子是什么。


据她介绍,乔氏后人大多生活在北京,有公职人员,也有工薪人士,几乎没有从商的,更不用说是官商阶层。

抗战时期乔家人离开的乔家大院,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回去,这里曾被当做单位驻地,后来被改造成民俗博物馆,目前已是五A级景区。


历来现实


乔家在乔致庸的孙子手上走向了衰弱,现在他的后人们大多数居住在北京,如果族内有大事的话每家会抽一个人聚在一起商讨。他们大多数都是极普通的工薪阶层,一部分是国家公务员。直到今天他们还守着当年乔致庸留下的严苛组训,一直严于律己,正派做人。

乔致庸前后有6任老婆,乔家组训规定是不可以娶妾室的,所以乔致庸后来的几个老婆都是续弦。乔致庸有6个儿子,但是他对这6个儿子并不是十分满意,要不是觉得他们太老实,要不就觉得他们过于激进或者病弱。所以乔致庸最后将当家大担交给了他的孙子乔映霞。

乔映霞是乔致庸后代之中最有活力也最有能力的一个人。他虽然读过多年私塾,但是思想一点儿都不僵化。他崇拜康有为梁启超,也对西方文化十分向往。在别人都穿着长袍的时候,他已经穿上了西装衣服,还被乡下人嘲笑他穿条裤子站着尿尿。乔映霞还是孙中山的崇拜者,参加同盟会,兴办教育,他还请了拳师教授乡邻防身之术。在禁种鸦片的活动之中,他因为威吓聚众反抗的人员而不小心打死一个人。官员们乘机敲诈勒索,乔映霞只得带着家人搬到天津。

袁世凯死后,乔映霞见命案的风头已经过了,就带着家人回到乔家大院。他潜心重振家业,乔家的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乔映霞十分恪守爷爷留下的“信义”二字的组训,甚至不惜自毁祖业。在阎锡山兵败之后,晋钞贬得跟废纸一样,和新币的兑换比例是250000∶1。乔映霞情愿自己吃亏,也要把新币付给存户,这样一来他就倒贴了数万两白银,乔家的钱庄也因此倒闭,整个乔家也因此走向衰落。

乔致庸还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后代就是乔燕和,他是乔致庸的曾孙女,也是她大力支持了乔家大院的拍摄,让乔家的辉煌重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乔燕和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只说自己的父母管教非常严格,连一粒米都不能随意浪费。对于家中最辉煌的时候有多少钱她并不知晓,只知道父辈对她说过,乔致庸曾经给北洋水师捐过一艘军舰。在慈禧逃到山西时,也是乔家的票号经理在未得乔致庸的同意之下捐了30万两银子。乔致庸知道后对他十分赞许,慈禧为还人情,让乔家经营清朝户部的款项。

而在乔家大院电视剧大火之后,章子怡也曾表示自己的母亲也是乔家的后人。乔家的其他后人大部分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不少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基本上没有人再涉足商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