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聚焦学习】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以晋剧净角荆轲脸谱为主题的邮票(资料图)

明末清初,晋北汉人大量流入土默川,山西梆子随同晋北移民传入。从最初以打坐腔形式出现到形成舞台演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山西梆子,从此活跃在土默川大地上,随着戏班的出现,一批晋剧艺人崭露头角,如张玉玺(狮子黑)、高旺黑、杜贵小(生铁蛋)等。张玉玺便是其中最为知名者,他创造出的独特的花脸表演艺术,曾经轰动京城,山西六大戏班在太原会演时,张玉玺一举夺魁,从此,他与乔国瑞、王银柱、王正魁被后人称为“晋剧花脸四大师”

年幼启蒙学戏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狮子黑”的真名叫张玉玺,乳名叫拴拴,是土右旗北只图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十三岁入马如福娃娃班学戏,专工净角(花脸),由于其天赋的洪亮嗓音、结实身材,圆润面部和过人的骼高,具备了塑造各种不同性格净角的先决条件,加之勤奋好学和以戏为业的雄心,终于掌握了过硬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四年后,在演戏的技巧上有了较深的造诣。他在启蒙戏《忠保国》中扮演徐延昭,其唱腔音色优美,字正腔圆,明亮奔放,自然流畅,身段稳健大方,脸谱干净整洁,气势磅礴,营造出非凡的意境,深受群众欢迎。第二、三、四出戏接连演出了《斩单通》《罢州》《取洛阳》,每次演出总是饱满浑厚,在萨拉齐、包头一带负有盛名。

青年时代的张玉玺,就是一位积极进取的艺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坚持走袍代与架子花脸兼优并举的表演方式,文武结合,开创出一条架子表演袍代唱的道路。

张玉玺出徒后,改搭侯潘龙的“双龙班”。演出范围扩大到归绥(现呼和浩特市)托县、清水河等地。他曾经表演过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活马武”“活单通”的佳话。民国元年,当晋军阎锡山部镇守萨、包一带时,张玉玺曾得到军内戏剧爱好者王力强指点,到山西、张家口创立大业。也就是这一次点拨,张玉玺明白了人经三师出高艺的道理,二十三岁便毅然离开了萨拉齐。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著名戏剧大家翁偶虹先生醉心脸谱研究,青年时代与张玉玺曾是忘年交

少年闯荡江湖

张玉玺随身带着一个靴包,南渡黄河,千里跋涉,到了山西的忻口镇,结识了“云遮月”(刘宝山之父),就地搭班演出。由于他的表演精湛,一经演出就得到当地群众的喜欢,名噪一时,晋北一带称他为“三绝演员”(即嗓音绝、脸谱绝、表演绝)。接着他到太原又结交了“渭南黑”乔国瑞。吸收了各家之精华并融于一身,张玉玺的表演更加惟妙惟肖。

二十六岁时,他随同李子健(著名的刀马演员)、李翠芬、张霖一同赴张家口。那时京包铁路还未修通,张家口不仅是个商业城镇,还由于它离京不远,文化也很发达。

到张家口头一天亮相演出《罢州》,张玉玺亮相后“哇呀”一声,整个大剧院震撼了,全场喝彩,观众赐予他“狮子黑”的美名。

张家口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戏剧界的关口。那时候的好演员,都得一一到张家口试艺。因为张家口的观众看戏要求高,一点也不马虎。这里的戏剧社班底雄厚,人员齐整。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晋剧《白蛇传》图影

每年四月,凡是山西梆子(特别是北路梆子)、河北梆子的好演员,都要到蔚县会集,他们切磋技艺,互相促进,为的是兴旺戏业。所以当时流传着“河南红(山西晋北著名演员)下蔚州,窝心到家”这样一句话。没两下真功夫的演员,不用说唱戏,有的剧目,如《大正宫》《泰山图》《狄青借衣》等,看也没看过。

张玉玺到了蔚县后,拜在了“翎子黑”门下,学到了章法多变、雅俗共赏的表演技巧,脸谱方面又深入一步,笔墨洗练,不落窠臼。而且他的记忆力惊人,不到半年工夫,已经学完四十多部戏,重新返回了张家口。

这时他的表演水平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民国十六年,张玉玺赴京在平介会馆演出,当时京剧名花脸演员金少山看了《抱烙柱》后,盛赞张玉玺为“晋剧花脸祖师爷”,从此轰动京城。《晨报》文艺编辑部郭绍虞先生专门为张玉玺的表演撰写评论文章,大致内容是:“花脸大王张玉玺的精彩表演……”

日寇毒打身亡

国二十五年,张玉玺怀念家乡,领班回到萨、包一带演出,演员阵容好,服装鲜艳、场面壮观,有“十二红”(刘宝山)、“五月鲜”(刘明山)、李子健(艺名叫满清)、李翠芬、“露水珠”(张霖)等,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当年七月初二,鄂尔格逊河神庙会,邀请张玉玺的戏班连演4天,戏场内外,人山人海,这也是鄂尔格逊河神庙会历史上看戏人数最多的一次。张玉玺不仅演技高超,而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演出第二天,张玉玺演《抱烙柱》时,突然阴云密布,不一会儿便天降暴雨,看戏的人都快要跑光了,但他仍一句一板地按部就班往下演。散戏后,会首们说:“张老板,天气不好,少唱几句就行啦!”他笑着回答说:“我回到咱们家乡,一个人看我,我也照例要卖劲呢。”戏班里的刘宝山先生也是同样,他演的《献地图》给人们留下极好的印象,至今当地仍流传着民谣:老汉看了十二红,头白返黑要年轻……还有“李子健站一站,叫俺姐姐看一看……”“看了露水珠的《乾坤带》,卖肉的削了指甲盖”等民谣,在土默川大地上久久流传。

【敕勒川文化】晋剧花脸名流狮子黑

日军侵略中国后,无恶不作,张玉玺痛恨至极。驻萨拉齐的日军多次威逼利诱,让他演一场戏,但都遭到张玉玺拒绝,他留着胡子表示自己的决心,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开门教徒,继大徒弟高旺出师走后,又收了张庆云(小狮子黑)、公玉昌等徒弟。

有一次日本宪兵司令部为迎接上级检查,要求张玉玺演一场比较欢快的戏,张玉玺说:“我从不会演喜剧,就善于演悲剧!”一口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

因为拒绝演出,张玉玺无戏可唱,在家整整坐了两年后,在同行的劝说下,为了糊口,随班到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六月二十四庙会演出四天,返回萨拉齐时,路过张家口张北县万全坝的狼窝沟时,被日本人无故盘查,遭受毒打,1942年含恨去世,年仅五十一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