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避開這些選專業的誤區,比多考30分還有用!

高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如何選專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專業的選擇直接關係到考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家長與考生需要儘早規劃,同時要避免那些選專業的“坑”。英才君帶你瞭解選專業的誤區都有哪些吧!

避開這些選專業的誤區,比多考30分還有用!

誤區一:根據熱門程度選專業

高考生往往根據專業的熱門程度來填報志願,但熱門專業競爭激烈,錄取分數線較高。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不太突出,在填報時很容易被退檔。而且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曾經大熱的生物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高,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並不理想,如今生物學的熱門程度已出現衰減。所以,考生應當結合自身情況理智選擇專業,不能盲目跟風,一味追求熱門專業。

考生也可以多關注一下新增設的專業,這些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往往略低於傳統的熱門專業,對於高考成績不太突出的考生來說,是一個機會。以“新工科”中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這是一門融合了電氣、計算機、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此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一般略低於傳統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

避開這些選專業的誤區,比多考30分還有用!

誤區二:根據名稱選專業

考生和家長由於不瞭解專業內涵混淆專業名稱而報錯志願的情況屢有發生,僅僅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專業,很難準確把握其內涵,特別是一些名稱十分相似的專業。

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計算科學”,雖然這兩個專業名稱相似,但前者屬於工學計算機類,後者是偏數學類的專業。實際所學的課程內容就業方向大不相同。所以,考生切不可從專業的字面意思揣測專業,望文生義。

避開這些選專業的誤區,比多考30分還有用!

針對以上情況,現在很多高校開始推行“大類招生”,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

2017年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施了建校以來最大規模的人才培養改革之一,即以“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書院管理”為核心,更加重視塑造學生的學科交叉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學校新成立“北航學院”,覆蓋了80%的大一新生。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大類培養模式,也擴大了學生對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權

推行“大類招生”的高校有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

相信隨著“大類招生”的普及,學生選錯專業的情況會有所緩解。但考生也需要對目標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哪些、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等內容,進行深入地瞭解。

避開這些選專業的誤區,比多考30分還有用!

誤區三:志願梯度沒有拉開

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高校志願梯度

專業志願梯度都需要拉開。考生不可全部填報熱門高校與熱門專業,不可不顧實力,盲目衝刺。而是需要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上衝高校、穩妥高校與保底高校。

一般情況下,考生可將第一個和第二個志願學校作為自己的上衝高校;第三、第四個志願可用來"穩一穩",作為錄取希望較大的高校;最後兩個志願高校,應該為考生按照平時的成績,完全有把握考上的高校,可用來"保一保",幾個高校間應有分數差。

誤區四:家長包辦,不尊重考生意見

高三學生的學習任務緊,很多家長代為考生蒐集填報志願的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能不顧及考生的特點和喜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考生。若考生對家長選擇的專業沒有興趣,在大學的學習中會處於被動狀態,學習積極性也受到打擊。

家長不僅要考慮考生將來的職業規劃,還要考慮考生的喜好。幫助考生做到揚長避短,並且為以後理想的職業創造條件。可以說,在考生填報志願時,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參謀,

應充分尊重考生的意見,把填報志願的決定權交給考生。

避開這些選專業的誤區,比多考30分還有用!

誤區五:照搬去年錄取分數線填報志願

不少高校會在官網公佈去年的錄取分數線與考生的省排名,以供考生和家長查閱參考。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性,不可把它當成衡量考生是否可以被錄取的唯一標尺。

英才君:填報志願是考生高考後的一件大事,家長與考生需要提前瞭解專業,做好準備工作。以上選專業的誤區,在填報志願時需要避免,希望高考生可以選到符合自身發展方向的專業,發揮專業的最大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