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3)終身壽險

什麼是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是人壽保險的重要險種之一,它是覆蓋終身時間區間,以人的壽命(或稱為生命)為保險標的,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發生死亡或全殘時給付保險金的保險業務。

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3)終身壽險

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因疾病或者意外造成身故,保險公司將給付相應的保險金。換句話說就是:活到人沒了為止,只要身故就有賠付。終身壽險是一款一定會賠的保險


終身壽險特點

前幾天我們談了定期壽險《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2)定期壽險》,與定壽相比,終身壽險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同時具備保障和儲蓄兩大功能(消費型定期壽險則只有保障功能)。

2.保險區間覆蓋終身,具有經濟上的確定性(人都有生老病死,必然賠付)。

3.選擇退保的話有現金價值(可以作為養老金的補充,這也是很多儲蓄型終身壽的常見操作)。


終身壽險類別

常見的終身壽險產品,多會被保險公司冠以傳統型、萬能型、或是分紅型等等名頭,弄的大家一頭霧水,不知從何選起。其實我們從其最終實現的功能,可以分為三大類:

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3)終身壽險


第一類:保障型,其特點為:

1. 繳費期較長,通常為20年以上。這樣年繳保費較低,減輕經濟壓力,在保障早期撬動較高的身故補償槓桿率,畢竟這一類就是以保障為目的的嘛。

2. 如第一點中提到的,在保障生效的早期就提供較高的身故保額,通常為總保費的3~5倍以上,這樣可以達到較好的保障目的,保障被保險人身故帶來的風險和衝擊。

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3)終身壽險


第二類:儲蓄型,其特點為:

1. 繳費期較短,通常為一次性繳費(躉交)或五年期繳。一般不會有十年以上繳費期的。

2. 身故保額較低。在保單生效初期一般為總已繳保費的105%以內,之後則是取保單價值和已繳保費的較大值為準。因為該類壽險偏重儲蓄的特點,所以在設計時要儘量減少身故保障的風險成本,以產生較高的儲蓄收益。

3. 投保人投保儲蓄類壽險,常見目的是為了兒女教育金或本人養老使用,因此在投保到60-70歲左右退保的概率較高。

第三類:傳承型,其特點為:

1. 繳費期很短,通常為一次性繳費(躉交),連五年期的都沒有,比儲蓄型更短,本質是一種投資行為。

2. 對保費和保額的要求很高,通常要符合保險公司對大額保單的定義,常見的都是百萬級別以上的。

3. 投保人投保這類終身壽險的目的是傳承,即通過保險賠償金的形式將資產傳承給子孫後代,因此一般不會選擇退保。


終身壽險適合人群

如上所說,終身壽險一般可以分為保障型、儲蓄型和傳承型三大類,由於產品設計目的的不同,在不同方面的優劣勢也各有不同。

1. 身故風險保障方面:保障型>傳承型>儲蓄型。

保障型設計的繳費期較長,所以繳費期間每期保費少,對繳費人的經濟壓力小,身故保障的槓桿率最高;傳承型的保障開始階段槓桿率比較低,但也具備一定的身故風險保障;而儲蓄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儲蓄而不是保障,因此其保障效果基本可以忽略的。

2. 收益方面:儲蓄型>傳承型>保障型。

這個也很明顯了,儲蓄型以降低保障為代價,提供了較好的收益。而保障型為了保障,必然會損失收益。

3. 資產傳承方面:傳承型>儲蓄型>保障型。

顧名思義,必然是傳承型最佳。綜合考慮資產傳承的確定性以及資金的投資收益情況,大額終身壽險保單最能滿足高淨值人群的需求。而保障型為了保障,必然會損失收益。儲蓄型居中。

知道了三類終身壽險的特點,它們各自的適合人群就很清楚了:

• 首先,傳承型。這個特點最明顯,傳承。它適合有較多資產需要傳承、即將或已經進入退休年齡的高淨值人群,這時一次性或在較短的幾年內把自己想要傳承的一部分資產購買成終身壽險,可以讓後代作為保險受益人獲得有確定性的資產。

• 其次,儲蓄型。特點就是投資。它適合給離退休還比較早,尚處於工作階段的成年人準備養老金,或給孩子的教育金,核心目的是在一段時期內實現資金的穩定增值。

• 最後,保障型。特點就是身故保障。它適合在生命階段早期對身故保障有較高需求的年輕人,其功能與定期壽險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區別在於保障期更長,同時保單擁有一定的現金價值,退保時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相應的,其保費也比定期壽險要略高。

簡單總結一下:為了提供保險期間身故風險的保障,選擇保障型。為了存錢等老了用,選擇儲蓄型。為了把大筆資產傳承給後代同時規避稅費,傳承型。


終身壽險選擇

終身壽險由於涉及到兩個功能,即保障和儲蓄。我們要按照這兩個不同的維度去分析:

對於保障功能,主要比較:

1.除外責任:哪些情況下不在保險公司的保障範圍內,除外責任越少越划算。

2.保障槓桿:即保額除以保費,倍數越高,槓桿率越高,就越划算。

這兩點很簡單,我們就不多說了,下邊要多說說儲蓄方面,因為涉及到投資,就略微複雜一些。

對於儲蓄功能,要比較如下幾點:

1.預期收益率:這個也是投資的核心數據了。保險計劃書都會按照保證收益率和中等收益率進行紅利演示。保證收益率確實是可以保證的,但是都只在1-2%左右,CPI都不一定能跑得贏,更別說GDP了。而中等收益率一般也是和歷史收益率齊平,是沒有意外情況下可以參考的數據。

2.風險:保險的風險一般是非常低的,因為保險法對於保險可以投資的方向和比例已經做了限制。但是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畢竟還是良莠不齊,產品的具體設計也不同,最終達成的預期收益率還是會有所不同,這一點可以從保險公司公開的歷史月度收益率查詢作為參考,需要我們多加比較。

3.資金靈活性:保險的紅利和現金價值是否能夠提取,什麼時候開始能夠提取?能多次提取還是隻能一次提取,每次提取可以全部提取還是隻能部分提取?等等細節問題涉及到賠付使用資金時的實際問題,還是要提前確認清楚的。

由於終身壽險將保障和儲蓄功能結合在一起,所以比較起來會比較複雜,比如某一款產品可能更側重保障功能,那麼它的保障槓桿會比較高,但長期的投資回報率就會比較低(保費中更多的錢用於保障);另一款產品更重視儲蓄功能,它的投資回報率會比較高,但保障就會比較低(保費中更多的錢用於儲蓄)。

如果要通過單一一款產品,往往難以滿足投保人的保障需求和資產保本兩方面需求。因此,除了可以選擇某一款終身壽險外,還應該對產品進行一定的組合,比如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或者定期壽險+年金保險,通過不同特點的產品在比例上的一個組合,按照我們的投保實際需求,來滿足各自不同的訴求。

買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3)終身壽險

最後嘮叨一句,家庭保險規劃應該以需求為準繩,而不應該只以產品為出發點。對於我們,單純推薦產品肯定比從需求到諮詢到產品整個過程要輕鬆,但每當朋友們問起應該買什麼產品時,我們都會去了解這位朋友的經濟情況、理財目標、保險需求等,從而給出合適的方案,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保險的最大價值,所以當一開始瞭解這些信息的時候,也希望您別怕麻煩,咱們只有一起把需求弄清楚了,才能做出最適合您的規劃和落地方案,您說是不是?


家庭保障規劃,產品諮詢投保。

你若託付,我必不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