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天津出現了很多“居家養老”的新模式,你怎麼看?

Lime2018


居家養老的新模式可以提倡,因為有些老年人,子女常年不在身邊,老人又不願意跟著子女一起去外地生活。老人在家裡無人陪伴,子女在外邊也不安心。如果說老人們能夠自發的結伴住在同一個地方,一起做飯,一起聊天,一起幹家務,一起玩玩牌,不花錢鍛鍊鍛鍊腦力,真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去年在網上曾經看到過一個視屏,某地十三家人,聚集在一對老夫妻家裡,居家養老,其中一家只是一個老頭,走路不靈變,還要拄柺杖,其他十二家都是夫妻倆,每人每月所交錢數具體是多少,記不清了。只是瞭解到,他們幾家的女人們負責做飯,打掃衛生。男人們做一些他們能做的家務,然後他們還會在一起玩牌,下棋。有時一起出去玩。

二十幾口人,來自不同的家庭,在那個屋簷下生活,就像一家人一樣,關係相處得很和睦。因為年齡相仿,也有共同的語言,在一起聊天,也不會感覺到寂寞。

有個朋友,他們家算是大家族了。閒聊的時候,在一起也說道了以後養老的問題。因為兄妹幾個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說,以後老了,就大家一起住在一個家裡,或者輪流在幾家集體生活,不要麻煩孩子們。

其實,居家養老,關係好的朋友們,或者關係好的兄弟姐妹們,幾個老人住在一起生活,大家相互扶持,安度晚年也是不錯的一種養老方式,空巢老人不一定就非得去養老院。

你說是不是?


牽住夕陽的手


中國人出於某種心理上的壓力,老年人不願意住養老院,只要家有兒女,老人進養老院就是丟面子掉鏈子,老人臉上無光,兒女背後被人戳脊梁骨的,這些是輿論壓力,我們應該理解,其實這背後也折射出很多養老院的問題,如果養老院真的好,那麼誰會沒面子?誰都會覺得光榮吧。

我們的養老院實際是面臨很多問題的,其實主要還是窮的問題,凡是進養老院的老人,通常條件都是不怎麼樣的,而且有些養老院還經常爆出負面新聞,讓人聞風喪膽,所以,在中國老人心裡,養老院並不是好的選擇。

我最推崇的是養老公寓,我覺得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養老公寓是指買專門推出的養老產權房,一般二三十平,兩個屋,價格不貴,再加上這樣的房屋通常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是比較吸引人的。這樣的養老公寓,有幾個好處。

第一,房子是自己的,沒有寄人籬下,尤其沒有在養老院的心理壓力。

第二,繳納一定的服務費,就有專門的人照顧生活起居,比如食堂吃飯,打掃衛生,公寓式管理。

第三,每個老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鄰居,而不是養老院裡的病友,心態不一樣,再加上都是房主也有心理優勢。

我估計,我在老的時候就這樣選擇。


韓東言


所謂的日間養老,真實的含義因是養老驛站和日間照料中心,一般提供日託、老年餐桌、送餐服務、助潔、助浴和一定的護理服務,其最大的特徵就是驛站和中心都是建立在小區周圍附近,社區居民可以非常方便的就近獲取養老服務,這種養老驛站和日間照料中心一般是半公益性質的,其營業的場地一般是由街道免費提供的,其提供的各種服務,老年人可以用養老服務津貼和助殘券去消費這些項目或者折抵一定的費用,但是驛站和中心的運營商一般是私營企業性質的,當然也有國營資本進入養老行業,有些驛站和中心是由國營企業運行的,一般做到大型的,好多連鎖的驛站和機構的一般是國營投資運營或者由大型、資本雄厚的企業投資運營。也有好多資金比較薄弱的NGO——社工服務社在承辦驛站和中心,這些小型機構的有些運營狀況不太好,有些閒置和空置的比較多,利用效率不太高。

而結伴養老,是一種居民自發的互助行為,既不是政府行為也不是商業行為,一些關係比較好的老年人自發組織一起購買一棟房子,然後一起生活,結伴養老,居住在一起,輪流做飯,聚會 遊戲打麻將等等,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老人自發組織起來找個固定的地點一起生活,過渡到老年的行為,現在這樣自發性互助養老的組織很多,一般都是居民自發行為,經費也是居民自己籌集,老年人之間分攤,這種結伴養老的地點和形式都很靈活,沒有固定的要求,也沒有政府的資金扶持和資助,近些年由於老年人越來越多,這種養老方式非常流行,非常時髦,經常會看到有地方招結伴養老的老人。但是這種養老方式也至少有個發起人和組織者。


雲說養老


這種山青水秀的養老地方的確不錯,什麼問題都自行處理,有人收拾房間有食堂吃飯,這地方真是方便了老年人,但老年人如果能自行吃飯料理自己而且能用錢買房,那還用進養老院幹嘛,自己有家,還能自理,那還沒到養老的時候,關健是不能自理時,身體有病沒有了個人意識,即使去山青水秀的地方,還有欣賞能力吧!他們吃飯己不能去食堂了,靠餵食生活,那個兒女會花30多萬給這些老人去買這個地方養老,除6.70歲尚能自理,願去這美好的地方養老的老人,但後續不能自理了什麼辦?希望國家還是多為這些老人們著想,一但不能自理了本人是很痛苦的,多健全一些實際的養老院,多找一些有善心而且樂於服務這個行業的優秀服務員,明碼標價,使老年人住的起又能得到最好的養老,那時老人不在懼怕養老院了,也樂意在自己不能自理時減輕兒女負擔積極去養老院養老,我64歲目前身體還好,長期付藥,但精神還可以,有獨子一家人,但我老了不想給忙綠的兒了添麻煩,決定去養老院養老,把自己退休金交給國家,讓國家為我養老送終。這是我個人心願,到時看國家發展吧!🙏



菁菁35053843


我認為,這些養老方式,也就是居家養老必是主流。隨著中國老齡化.,老人多了,子女少了。老年人的生活也就是養老成了家庭的大亊,也是社會的大亊,一定是人們熱議關心的話題。

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很多新模式,養老驛站,日間養老服務中心等居家養老。我看主要還是在小區內解決吃飯問題。

只要吃飯作為一種社會福利非營利,我看養老的一半問題就解決了。過去單位的食堂多數辦的不好,現在大家重視了,只要想辦法,.食堂能辦好。最近社區在統計空巢老人,前幾天北京電視臺也說有的社區在研究老人在社區吃飯的房子問題。我前兩年也去過一些養老院,總感覺不好。還是在家裡好。


一個吃飯,一個治病,我看就是老人的需求。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有些老人真幸福,有三五個兒女,有退休金,有住房,天倫之樂呀。我只住過一次院,對面床上的老人,每天都有兒子女兒來看,給送飯。真讓我看著羨慕嫉妒恨。

希望我所在社區早日有老人食堂。我一定能實現我的理想,健康活到88歲,然後有尊嚴地死去。


管長嶺


天津最近確實流行起很多智能的養老新模式,像題目提到的“日間養老”主要針對一些生活可以自理,但缺少陪伴的老人,白天在日間照料中心與同齡老人一起聊聊天,晚上回自己家中休息,可以有效的幫助老人排解寂寞。而“結伴養老”更是最近幾年天津頻繁被報道的熱門養老模式,親戚朋友集中到一起生活、做伴,方便子女們就近照顧還能彼此關照,受到很多天津市民的喜愛。

對於上面這些新型的居家養老模式,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養老方式的話題一直備受天津市民的關注,很多老年人晚年雖有養老需求,但又不想住進養老院,這時候如何居家養老就成為他們和子女最為關心的問題,現在的生活越來越智能,我覺得在生活中為老人添加一些智能設備會非常實用,比如:智能腕錶、智能手機等等,將一鍵求救、定位、配送餐、家政護理、代買代賣、醫療諮詢、醫療保健等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非常方便快捷。

我覺得,任何新鮮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去了解、接觸,多方比較,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居家養老”的模式,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結合幾種流行的模式打造屬於自己的個性化養老模式,總之,不論選擇哪種方式養老,子女還需多用心,隨時關注老人狀態,經常回家陪伴老人,才能讓老人居家養老更安心。您覺得呢?


今晚報文旅


各種養老形式,什麼居家養老,託付養老,什麼智能養老等等,都是在能自理的前提下,要是能自理,老兩口什麼養老形式都不用,在家過正常生活就可以了,現在有關管理部門應該考慮的,重中之重是,1.當老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情況下咋辦?孩子不在身邊或兩個孩子帶一個嬰兒,四個老人,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需要人護理了怎麼辦?2.老兩口有突發疾病了咋辦?不是光送醫院就完事了,住院戶理咋辦,靠老伴陪護是不行的,因為心有餘力不足。這兩個問題是關鍵問題,養老問題,希望想的和設計的細緻一點,深入一點,長遠一點,全面一點,貼切一點,實際一點。再說說養老院問題,現狀是,好的貴,一般人沒錢進;差的無人問津,床位率很低;又好又住的起的,大都是公辦養老院,人滿為患,聽說排隊要等上幾十年,笑話,幾十年你還在不?面對現實,咋辦?重點工作要把那些條件差的養老院,贏軟件提升,這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一樣支持民辦養老院,扶上馬走一程,比如,各行各業固定房產資源很不平均,教育界,前些年孩子們多,解決上學問題,建了許多學校,現在孩子高峰過去了,有許多學校空了下來,有的辦這個中心那個中心,都是三產創收性質,應該把這些多餘資源,改成養老院,解決兩億老人養老問題,以減輕辦養老院的財政負擔。其實,從長遠看,養老業不是什麼純虧業,是一個能給國家盈利的行業,這已被髮達國家的實踐證明,關鍵是整體設計,精打細算,不僅能盈利,而且還能解決你想不到的那麼多的就業問題,養老也是一個社會的先進和文明程度的標誌,不得不能高度重視。


靜觀與吶喊


其實不僅僅是天津,現在我國很多城市都有居家養老的服務。


我國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的 五分之一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佔我國人口總數。然而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國養老服務機構近3萬個,床位700多萬張,其中社區和居家養老的床位佔一半,遠遠滿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

我國的養老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機構養老:

主要是養老院、護理院、敬老院等。現在很多養老院都是醫養結合的,滿足了老年人求醫問藥的需求。子女把老人送到那裡,不用擔心夜間突發事件,不用操心一日三餐和洗澡等生活問題。但是很多老年人不習慣。

2.居家養老:

這是現階段我們大力倡導嘗試的養老模式。既有社區和醫療機構相結合的模式,也有養老公司推出的居家養老。例如:日本的日醫,在中國有多家事業公司,引進日本先進的介護理念和介護技術,重視介護預防,延緩老年人衰老和引導老年人“自立支援”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日間照料中心一般也是日式或者中西合璧的比較多,例如:遠洋椿萱茂,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等有多家養老院和日間照料中心。日間照料也叫“喘息服務”,解決了困擾家屬的大難題。

青島的長期護理保險對採用不同的照護方式的老人,給與了不同的補貼,減輕了老人和家屬的負擔。

居家養老最大的特點是: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生活,服務人員按時上門助浴、清潔、康復訓練等,老人喜歡,特別是對失智老人,家人也可以參與進來,對老人有很大幫助。


3. 旅居養老、抱團養老等等:

這幾種適合能夠自理的老人,在自己能夠自由行走的時候出去遊山玩水,或者抱團養老、同居養老。無錫、南京等城市走在前列。美國、德國和瑞典等國家的“養老小鎮”非常受老年人的喜歡,我國目前還沒有。


總之,我國政府越來越關注養老問題,同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我們國家的老年人會越老越幸福、長壽的!


本問答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居家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模式。自古到今,還是在家養老的多,為什麼這麼說?中國以近老齡化的高峰,現在需要養老的,大都有七八個子女的,四五個子女的。將來輪到這子女們成了老人,需要養老時。最多有三個子女,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多。一對夫妻需要同時為四個老人養老,這樣將由居家養老模式漸近社會養老模式。


能自理活動的老人,就是個吃飯問題,這個可以在社區食堂解決。關鍵是不自理,半自理的老人,必須就拴住一個人,照顧飲食起居。就是在養老院,也是人生走到最後的兩年難持候。這人生旅途的最後期的老人,多數是夜間睡覺少,白天需補覺。

又願意兒女在身邊陪著,說話嘮嗑,陪著玩。就是在孝順的子女,長期陪著老媽,老爸,晚上要四五次的給老人蓋被子,這身心也是真的疲勞疺力。這是子女多,持候老人能輪流的,如果是獨生子女,死活的栓在父母親身邊的,真得很累很難。


老人都有自尊,大都很任性,就是錯誤的做事,也一定堅持自己的主見,讓兒女哭笑不得。能耐著性子,一直孝順老人的人,我說您真得了不起,其忍耐順從父母的這顆人心,真是在接受人生的磨練和魔難,真是人生的一場大修行。

能走過父母親的最後晚年的旅途,圓滿的為老人養老送終,把這個善待和孝順應用到社會所遇見的人人。你發現,人間的善愛容忍和包容好像簡單了許多。不是社會的人人都發生了變化,而是你在孝順父母親的整個人生旅途中,理解了人性,使您的人生達到了佛祖要的佛界標準。



這種不修道以是道中人的人很多,當您進入墓年,這一段段,一件件為親人,為社會人人的付出,原本就是你人生修煉的道具,也是你該經歷的里程。您會笑離人間,而不是哭離人世。

家居養老模式,將漸近社區養老模式,不是兒女不孝順,而是將來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很難同時應對四位老人的養老負擔,不能先把這直接的養老義務人兒子或著女兒先累死累壞了,那還怎麼為父母親養老送終?所以選擇家居養老和社區養老,應根據個家的不同情況,應實事求是的辦好中國的養老事益。



文章原創現實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


關愛文化歷史藝術源泉


摸著石頭過河。現在,人養成個毛病,凡事好亂說。往往把個人嗜好當成群體意識去傳播,誤人不淺。比如養老,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期到五十年代末期出生的人,現在已經是需要養老的主體人群。都是經過計劃生育經歷階段的。由於一個孩,現在面對的是‘’二小四老‘’的養老局面。家庭養老已經成為天方夜譚故事,小的要吃飯育孩,出工賺錢。老的日逐衰弱,要用人照顧。養老已經趨勢面向社會。老人養老進養老院,老年院,已是所趨之勢。關鍵是養老院咋樣辦好,人道養老,不是去遭罪。凡是總糾纏傳統的面子養老的,實際是一種脫離現實的迴避意識。辦好管好老年院,才是未來養老的大勢所趨。老年院也會成為老年人眾望所歸之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