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麥返青期,田間如何科學管理?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農友君


小麥返青期,田間如何科學管理?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一般過完元宵節之後,各地農村地區就會陸續進入春忙季節,一般雨水節氣就出現在元宵節前後,這時就會感覺氣溫逐漸回升,並且雨水天氣也會增多,隨著雨水節氣過後,各地氣溫會陸續迴歸到0℃以上,這時便到了小麥返青生長季節,也是小麥苗期的最後一個階段,大概從小麥返青到起身拔節之前會歷時一個月左右,一般這會的田間管理主要會有三項內容,即:澆春水、追肥和打藥!只要這三方面做好,並在春季中後期沒有發生倒春寒影響,往往今年夏收小麥的收成就基本不會差!



澆春水和追施肥料。在春季麥田管理中,澆春水和施肥是必不可少的農業生產環節,首先是關於澆春水,一般需要根據當地的小麥乾旱情況、氣溫變化和雨水情況而定。例如我們這邊去年冬天沒有下雪,雖然播種後已經壓了一遍,但現在農田裡的麥苗已經非常乾渴,不過,我們這邊澆春水還是大多沒有馬上行動,因為現在氣溫仍是比較低,還不夠暖和,一旦澆春水後,受晝夜溫差大變化,小麥返青生長很容易受凍水,這樣往往就會適得其反,因而,還需要等幾天,待當地平均氣溫回升到0℃以上時再澆水也不遲!

另外,關於麥田春季施肥,我們這邊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牲畜糞便發酵的有機肥料,但這種情況比較少些,肥力也比較有限,一般適合當地的一些養殖戶!另一種情況就是購買化肥,是目前大多農戶的首選,今年我們家10畝地買了7袋尿素,好像花了七八百元吧!一般會在澆水前進行施肥!

春季麥田打農藥。對於春季小麥返青季節噴灑農藥,主要是防治雜草和病蟲害為主,一般可以選擇在小麥返青拔尖的時間打農藥效果最佳,最好是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而定,可以噴施農藥前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儘量三天內不要有降雨,並且平均氣溫最好是在8℃以上時進行!

而關於小麥除草劑,目前使用最多的為雙氟磺草胺和氯氟吡氧乙酸,如果薺菜和播娘蒿比較多時可以選擇“雙氟磺草胺”,而如果麥地多為繁縷、豬殃殃等比較難治的雜草時,可以選用“氯氟吡氧乙酸”,而婆婆納雜草比較多時,可以選用苯磺隆和唑草酮。另外,關於當地小麥病蟲害防治措施,往往各地的情況會有不同,一般這時當地的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會有免費贈送專治的農藥,這應該是國家補貼的一部分吧!我們這邊在前幾天已經陸續領取到了,一般根據當地農林局的防治措施進行打藥即可!例如下圖就是我們當地發放的防治措施以及免費農藥!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由於各地麥田的返青生長時期會有不同,也會有一些地域傳統農耕習慣差異,一般結合當地老農的種地辦法以及當地農林部門的指導措施進行,一般就可以有效的完成春季麥田管理工作!對此大家那邊又是如何的情況?可以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謝謝:

立春過後,天氣慢慢的轉暖,地也在慢慢的回升。北方小麥也慢慢的進入返青期。由於今年初春倒春寒,氣溫比較寒冷,對冬小麥的返青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麥田管理,有很多注意的事項。在以前的問答裡我已講過這方面的論述,現在又提問到這個問題,我只好再重新述說一遍,這不是我的抄襲,也屬於我個人的原創,再一百遍也是以前的中心思想。首先不要澆水,不管是小麥長勢旺的地塊和小麥兒長勢弱的地塊,都不要急著澆水,先進行摟化,鬆土,清除麥田裡的雜草。對於小麥長勢弱的地塊,不管多麼乾旱,更不能急於澆水,先淺淺地摟化一遍或二遍,然後施肥(碳銨,尿素),\\澆小水,切勿大水漫灌。以免地溫大幅下降,對小麥的分孽返青不利。對於長勢旺盛的麥田,特別是過於稠密的麥田,一定要深摟,切斷次生根,控制生長弱的麥杈,促進生長壯的生長,一般摟化二至三遍。然後根據地力,基肥情況和苗情,適當追肥澆水。

在病蟲害防治上,主要有“麥蚜”和“紅蜘蛛”。用“氧化樂果和殺蟎劑”防治。返青期一般來講,沒什麼病害,不必防治。主要在中,後期應注意防治。

這是根據我個人幾十年來的經驗積累,來分享給大家,有什麼意見和不同觀點請留言評論。感謝所有網友和粉絲們的關注,轉發和點贊。🙏🙏








老年之光


說到小麥返青後如何管理,今年立春時間是臘月30,立春後陽氣上升麥苗芯葉發嫩,外葉葉片黃尖逐漸退去,且到整月30驚蟄季節,天氣逐漸變暖,乍冷乍熱,在這期間大地麥苗全部泛青動長。在這時間你可以根據自家麥苗長勢進行田間管理。

一、如果你的麥苗進入二月葉片仍然發黃,苗弱纖細長勢緩慢,那你就該觀查是不是墒情不足,地力不足,如果真是這樣,那你應在澆水前追施磷鉀肥、糞肥。如果是麥田不缺墒,我想你不要澆水,澆水過多過勤地溫上不來,麥根一直泡在溼窩裡也會影響麥苗發育生長。如果你要急於施追肥,最好用鋤頭點施,或用機樓播撒。千萬注意進入二月麥子需要的是地溫,土壤保持潤墒最合適。

二、大家知道,19年收麥時間大約在6月1號、陰曆在4月底5月初這階段。麥子孕穗時間約在3底4月初。在這階段地溫蒸發快,麥苗處在懷胎階段正需要水、肥、溫、光。只要不缺水和肥,麥子生長應該很正常。也不要光聽他們亂說,打這藥會增產,打那藥不生蟲等等。自己得有主心骨,市場上的農藥多如牛毛,農藥打得多不一定好,應該順其自然。不過有一點要記住,小麥孕穗期或揚花前澆上一水,到揚罷花期間千萬不可再澆水。因為到最後二十天內,麥杆的自身水份即可把麥穗烘熟。如果你再澆水麥子容易出現腐根、早哀、倒伏或二次返青。這個問題必須記清楚。好了,有關麥苗返青後如何加強管理,我僅知一點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見一一




農村土秀才


近期南方多陰雨,陽光總是不見光照大地,我們當地自2018年11月下旬至今,總光照不足200小時,冬小麥光照不足,土壤潮溼,甚至有積水。小麥容易感染病害、漬澇災害。因此,當前小麥應該採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中耕除草,清溝瀝水。

針對當前陰雨天氣,及時追施返青肥,及時清溝瀝水除溼,利用睛好天氣,中耕除草,鬆軟土壤。北方冬小麥要及時澆返青水。利用晴朗天氣打除草劑,只要日平均溫度6°C以上,土壤含水量不大,都可以打除草劑。保持土壤通風透氣,預防病蟲害疫情發生。



二、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陰雨天氣,陽光寡照,是病蟲害高發期,當前,小麥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高發,隨著天氣回暖,小麥麥蚜蟲、紅蜘蛛也會危害。因此,近期小麥田間管理要重視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利用降雨間歇期,採取藥物防治。參考藥劑①甲霜惡黴靈+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葉面噴霧。②甲基菌脂+克菌丹+蕓薹素內脂葉面噴霧。③吡蚜酮、三氯殺蟎醇防治麥蚜蟲、紅蜘蛛。


三、補充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劑。

增施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小麥抗逆性,提高小麥免疫力。可利用陰雨間歇期,葉面噴霧硫酸銅、硫酸鋅、硫酸鉀,也可以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促進小麥返青分蘗,抗病抗寒。


長江三農


返青期一般不用管理!!!因為,越是【返青期不需要管理】的小麥田,越高產!——相反,越是【返青期需要管理的】或者【返青期胡亂管理的】,小麥會不同程度地減產!

為什麼這樣說呢?!——具有近30年農技指導經驗的“十星科技”(悟空問答原創作者),為你撥開雲霧,指點迷津【主要4個方面】:

第一,返青期“澆水時間延後”,產量大幅度提高

除非特別特別乾旱【田間土壤乾土層3釐米以上】,才“不得不”適當【小澆水】之外,絕大多數正常小麥,把澆水時間延後到起身期或拔節初期,僅此一項,每畝增產68斤——150斤。

你說,這樣“幾乎白撿產量”的事,為啥不做呢?!

再者說,返青期過早澆水,往往導致病害重,凍害重或者誘發倒伏,有百害而無一利。

第二,返青期需肥很少,基本底肥足夠用的

稍微有一些【真正科技知識】的人都知道,小麥僅僅需要1%—3%左右的氮【很少很少的】,但是的但是,抜節期到孕穗期卻需要63%的氮肥。

你說,你在返青期追肥,圖個什麼呢?!【你不是為了拉長小麥基部節間,追求小麥倒伏吧?!】

第三,返青期噴施除草劑是“亡羊補牢”

“是藥三分毒”,所有的除草劑都對小麥有負面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小麥除草劑在秋冬時節噴施相對【更加安全】,不建議春季噴施除草劑。

如果你在秋冬時節“懶的噴除草劑”,“等待”春季再噴除草劑,不同程度的減產是肯定的。至少減產遠遠大於秋冬噴施。

第四,除非你家小麥病害嚴重或者蟲害嚴重,你才“不得不噴藥”,在怎麼噴藥,你家也比別人正常小麥減產啊!

一般選擇綜合抗性好的品種,播種前採取【真正好的】殺菌劑處理種子,播後鎮壓,甚至適時澆了“封凍水”的麥田,田間小麥烏黑髮亮,誰“閒的沒事去打藥呢?”——如果你家小麥有了異常,更多的只是沒有【胸有成竹】地做好前期工作的“馬後炮”而已!——只是減產多少的問題了!

此外,因為小麥對於微量元素【對小麥有“四兩撥千斤”增產效果的鋅硼錳鉬銅鐵】,在拔節孕穗期是吸收高峰,只有這個時候噴施才“最高效”!而且,在這個時候加入【2吡唑醚菌酯+乙蒜素+苯醚甲環唑+井岡黴素4種殺菌劑,成本才四元左右成本,就可以“一噴八防”兼治多種病害】,增產顯著。

所以說呢,返青期你“就應該歇著”!

綜上所述,所以說呢,最最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科技素養,該提前乾的的事情“提前幹”,該“抜節期前後乾的事”就等到抜節期再幹。

言而總之,返青期不需要管理的小麥田最高產,返青期“不得不管理”的小麥田只是儘量少減產而已!


十星科技


冬小麥返青期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項措施。

一:鬆土,疏鬆土壤破除板結,使土壤通氣透水性增強,鬆土能提高地溫,切斷毛細管,使土壤中的水份不易上升蒸發,起到保墒作用。

二:追肥,對越冬後的長勢較弱的小麥,重施反青肥,每畝施磷酸二銨15千克,促小麥形成壯苗,有利小麥幼穗分化,增加畝穗數,提高畝產量。

三:灌水,根據氣溫,降水,及時灌反青水,對乾旱的麥田提早灌返青水,有利麥苗返青生長,對麥田土壤水分大的地塊,應推遲灌水,防止灌水後降低土壤溫度,水分過大形成僵苗。

四:除草,用百分之72的24D丁脂,每畝40一50毫克兌水15一20千克,在返青後撥節前噴霧,結合人工除去雜草。




2868173650924大新疆


先給你個站內鏈接: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42086736526573832/

這是我於2019年1月3日回答的同類型問題:《小麥返青期該如何正確管理?需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你可以參考下。我在這裡出再次強調下小麥返青期應如何加強田間管理,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澆返青水

返青水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我國開始小麥種植以來,返青水就是小麥豐產的最要的個步驟。大約氣溫上升到0度以上,也說法是每年的2月上旬到3月上中旬,一般會持續一個月時間,都稱做返青期。至於什麼時候澆,要區別對待:

1、如果你家的小麥因為播種較晚,入冬前沒有澆水,那麼返青期時土壤就比較乾旱,這就需要澆返青水。有條件的最好是採用噴灌的方式,不建議漫水灌溉。為什麼這樣建議?因為剛進入返青期,麥地土壤下30公分的土層可能還處於是“凍土”狀態,如果澆太多水,水份滲不下去,就會泡住小麥根部,造成“爛根”現象,就得不償失了。

2、如果你家小麥入冬前已經澆過凍水,那麼返青期時麥地土壤並不怎麼缺水,小麥長勢也較好,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推遲澆返青水,一般十天左右即可。

二、除草

自除草劑誕生以來,麥田除草已不是個事兒,打除草劑就是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自家麥田雜草的種類,如闊葉類和披針所需的除草劑是絕對不一樣的,小麥屬披針形葉,注意噴施種類,噴施的時候注意風向,不要讓藥劑隨風飄向不應該飄向的區域。

三、追肥

返青期追肥,應結合澆返青水同時進行。對於長勢不好的麥田,可按每畝20-30公斤的量追施脲銨。如果土壤缺磷可每畝混合追施過磷酸鈣或磷酸二銨15~20千克左右。追肥可促進麥苗整體抗凍性,尤其是”倒春寒“來襲。

值得一說的是,如果麥苗本身就比較健壯,則不建議追肥。土壤養分過大會造成小麥無效分櫱,而無效分櫱除了會消耗土壤養分外,不會給增長增收提供任何幫助。

四、小麥旺控

什麼是旺控,就是小麥返青期水份、養份充足,出現“瘋長”的現象就需要進行旺控了,我所處地區為冀南地區,一般對小麥瘋長採取“放羊”的方法,就是讓養羊戶去麥田對小麥苗進行有限的啃食,可有效控制瘋長。不過,這個方法不建議,弄不好就弄巧成拙了,哈哈!再有,就是噴施控旺藥劑,這個就不多說了。


農業戰艦


小麥春季生長到收穫,可分為,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揚花期,灌漿期,成熟。

小麥返青期,是小麥越冬睡眠甦醒階段,見意你主要做好如下幾點:

(一)返青期就是大地解凍期,要及時劃鋤清除雜草,提高地溫,為起身期作準備。

(二)地溫上去了後,極時澆一遍返青水。

(三)追喂肥料,供給養份,為增加產量提供保障。

我認為這是小麥返青期要乾的主要工作。





老頭156934080


小麥開春一噴——除草四防連促加補技術詳解

小麥年後返青前的管理重要而關鍵,此前,小麥休眠完成了春化階段,從生長的角度來說是純營養生長,開春溫度上來就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共生階段了!基本穗已經完成80%以上,壯苗群體達到60萬到100萬枝頭(專業術語是穗,我覺得這種提法不妥,容易給人誤導,為什麼開春都有80萬穗了,最後才成40萬穗呢?用60到100萬枝頭,群眾才更容易理解,不是每個枝頭都能成穗的!)

就這個群體,大家知道,這還不是最高峰,年後還會有分櫱,有的年後分櫱還能成穗呢!基於小麥這個特點,晚播的或者群體弱的,想取得理想的產量,年後必須還要促!促它再分櫱力爭再成穗!早播的或者旺苗,整個越冬期,肯定要凍死很大一部分無效分櫱或者枝頭,同時土壤中的養分也被年前早生長或者說旺長耗去很大一部分養分,年後還需要補充有效分櫱,也需要補養補地力!

上面分析的弱苗和旺苗,對於壯苗,生長和養分利用比較合理的地塊,小麥甦醒,生命力更為旺盛,有著多穗多粒的潛力和前景,養分需要那是更急更多的!

小麥的枝頭最高能達多少呢?普通的吧,也能達到120萬左右,好點的140萬左右,群體大的可達160萬左右!真正成穗的能達多少呢?35萬到60萬之間吧!看看有多少無效的,大家都可以算出來的!肯定有人要問,那麼多無效分櫱和枝頭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那麼多養分還佔著空間!非也,這是大自然安排或者說小麥生長最讓人驚歎的地方,那麼多枝頭生長並不是沒有意義,相反,那麼多無效枝頭伴著有效穗生長甚至發育,恰恰是對有效穗的協助和保護!把土壤中的養分提出來、暫時存下來,等到自己死亡的時候再返回根部輸送給有效穗,這情分很讓人感動和吃驚!嚴寒和病蟲害來的時候,替有效穗抵禦一陣,還是那份犧牲精神!萬物皆有靈性,為後代為弟兄姐妹的犧牲保證了家族基因的遺傳和存世!不僅僅是人和動物如此呀!

說點題外話,也是想證明返青前管理的重要性!

回到主題,要做的,就是一噴(春灌不現實,追施肥料掩土來不了,撒尿素費錢費工還要看天氣,不下雨沒法操作,下雨了,零星地種植戶還可以撒點尿素,地多的又怎麼操作?即使找人費工,能撒尿素,尿素利用率只有25%,想想都心痛!)!經濟、省力、高效的就是一噴,1除草、2防蟲、3防病、4防倒伏、5防倒春寒、6促苗、7補養!

所用到的產品,推薦:果匠加除草劑加化學農藥!

莊稼好不好,至少不長草!首先談談除草,買任何除草劑,第一,看地裡的草的類型、看草齡、有沒有禾本科雜草?再決定選購什麼類型的藥,要針對用藥,確保安全用藥!闊葉草好除,禾本科雜草難除(和小麥血緣近,容易傷麥),節節麥和雀麥一定要早除,溫度夠了就動手!;第二要諮詢好商家,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第三要看說明書,下季種什麼有沒有影響?第四看自己的噴施方式,是人工還是機械還是機防,此藥能配套否?第五要確保噴勻噴全還不能重噴;第六要注意自身防護,最好戴個簡易的防毒面具!

防蟲對象:蚜蟲、紅蜘蛛、粘蟲等!

防蟲原則:到達防治指標進行!有時說防治指標普通群眾不好判斷,通俗的說,天氣持續晴好,預報近期又沒有雨水,田間發現蟲了,那就治吧!

防蟲用農藥:種類或者說品類很多,要根據蟲類、以前用過的藥最好別重複,蟲量大時可以復配用藥!

提前防蟲,隨除草、補養一起進行,在小麥葉片形成一層藥膜保護一下葉片也行!

防病對象:土傳病害,田間溼度大,群體稍微密點,抗性弱的品種,春季能看見的就是紋枯病!再把根拔起來,看看鬚根生長情況,變褐或黑沒有,診斷一下有沒有根腐病、莖腐病和全蝕病!可以用點廣譜類或著復配兼防一下鏽病、白粉病等!

重點談一下用果匠混配農藥噴施一遍起到的作用!

第一,果匠含四種氮肥,硝態氮、氨態氮、酰胺態氮和氨基酸態氮!大家都知道氨態氮效果快,還有一種氮比氨態氮效果來的更快,就是硝態氮!迅速通過葉片吸收,直達根部促根去了!有多快?25度時,6個小時就可以打通植株供養通路!四種氮肥配合,見效快而持久!起到促苗、補氮、開通養分運輸通道的作用!

第二,補養:果匠是全功能全營養產品,氮磷鉀大量元素,硼、鋅、鉬、銅、鐵、錳等微量元素,植物秸稈和籽粒發育需要的氨基酸都具備!

第三,抗倒春寒,果匠內含有機活性物質和袁氏農業核心技術益土酶,改良土壤、打破土壤板結,增強作物免疫力,耐寒耐旱耐病能力同時得到提高!2018年,宿州市20萬畝土地得到驗證!

第四,抗倒伏,以前靠壯豐安類農藥或激素來調節植株矮化來增強小麥抗倒性,現在也可以使用果匠增加植株纖維比例,提高植株硬度來增強小麥抗倒伏力!小麥秸稈硬度和纖維化提高了,同時也變矮了,表面看果匠也有矮壯素的功能,實際上原理是不一樣的!

果匠在小麥返青上的應用量根據苗情不同,適當增減都可以!如果不追尿素,每桶十斤推薦用量15畝(弱苗、250毫升果匠)到20畝(壯苗、200毫升果匠)畝地!(免用矮壯素)!如果撒或者追尿素,每桶十斤隨除草75到100畝地(果匠40到50毫升,矮壯素減半用)!

這一遍混配品類很多,最好用40到50斤水一畝地,更容易混勻噴勻!先配果匠入水入桶,再配防蟲防病農藥入桶,再配除草劑入桶!這種混法更有利於藥性發揮!混勻一個再混配下一種,二次稀釋入桶更好!

操作時間,綜合考慮還是看溫度,除草、防病都要求越早越好,中午溫度能達12度,平均溫度8度以上,弱苗或者播種晚的或者旺苗早操作,壯苗可以晚幾天從容操作!

總之,這一遍小麥如此管理,關鍵、重要、性價比極高!高效、省力!








高產省力栽培模式錄


小麥返青期該如何正確管理?需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時過立春,氣溫逐漸回升。小麥也開始逐漸返青。小麥返青時,要做好返青肥的追施,土壤墒情的管理,還要做好控旺、防旱、防漬、防倒春寒以及病蟲害。

立春過後,氣溫逐漸回升,小麥開始返青,麥苗處於分櫱末期,形成長高拔節。這個時候小麥正需要大量的營養來補充返青拔節的營養需要。因此,要加緊追施返青肥,加速小麥返青拔節。追返青肥要視苗情追肥,防治氮肥過量和追肥過遲,造成小麥旺長,提高易倒伏和易發病蟲害的風險。


冬季有些地方雨雪稀少,土壤墒情差,小麥返青時,要即時澆水保墒。小麥返青時,要注意下雨天,防止麥田積水,要即時排放。若小麥有旺長的趨勢,在拔節期,使用多效唑控制旺長。在控制旺長時,還要添加S-誘抗素和蕓薹素內酯,防止小麥乾旱、水漬、倒春寒等現象造成的影響或者傷害,促使小麥正常健壯地生長。氣溫逐漸回升後,要注意預防小麥赤黴病和麥蚜蟲等病蟲害的危害。

總之,小麥返青拔節期,要即時追施返青肥,保墒防旱防漬,防治旺長和倒春寒,以及病蟲害的預防。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