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在你的印象里,故宫是怎样的?

有人说,故宫古老神秘,庄严肃穆。有人说,故宫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还有人说,故宫等级森严,是古代皇权的象征。没错,这些都是故宫展现出的多面特征。

而最近几年,故宫似乎跟开了挂一样,自带热搜体质,一下子成了全民追崇的“新晋网红”

元宵节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想必又双叒刷爆了朋友圈,

网友纷纷感叹说:“看过了白天的故宫,雪中的故宫,

亮了灯的故宫顿时有了'紫禁城"的味道!”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不得不说,故宫,这几年越来越火!

满是皇家气息的睡衣、音乐粉喜爱的朝珠耳机、还有之前卖断货的故宫胶带……

卖萌、有料取代了曾经的冰冷厚重、年代感。故宫还是那个故宫,故宫却远不止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故宫。

那么,将近 600 岁的故宫,又是怎么走红的......

/ 朕要开始卖萌了 /

2013年开始,故宫淘宝开始转型,以“卖萌”姿态开始出现在大众面前。一组动态图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经@故宫淘宝一发布,便顺利抢占了新浪微博的热门榜,并在微信朋友圈带来了“刷屏”的阵势。图片中,动态的雍正帝抚琴、打虎、逗猴、射雕、摆剪刀手,再配以“高冷”的台词,“萌”倒了一众网友。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有种你进来!” “有种你出来啊!”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你飞向前方自由翱翔,朕却始终跟不上你的脚步。好累...”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我们做朋友吧。”“抱歉,朕想孤单一些。”

从此,雍正摆出了剪刀手,鳌拜学会了卖萌,道光唱起了流行歌曲......各种帝王表情包,被网友疯狂转发。彻底颠覆了大家对故宫高冷、疏远的印象。

许多年轻人惊呼:如果历史课也这么有趣,妈妈也不用担心我的成绩了。同时,也不自不觉地被这样的故宫圈粉。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 朕要偷偷溜出宫啦 /

● 掏空你钱包的文创周边

2014年,故宫推出一款朝珠耳机热卖,至此之后,故宫用相当接地气的创意征服了大众的审美,“高大上”的皇家文化变成了我们手中极具实用性的生活用品。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皇家气息的睡衣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卖断货的故宫胶带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媲美大牌的“宫斗”口红

博物馆的周边产品,不再是一堆价格昂贵却新意不大的产品。近600岁的故宫也开始行走在“潮流前线”,有数据记载,故宫口红一经推出,一天就能卖出80000支。很多网友大呼:“故宫口红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难买了!”

600 年的文化底蕴,不仅没有阻碍故宫与年轻人的沟通,反而通过文化形象的重塑,拉近了故宫与年轻人的距离。

● 打破围墙的故宫

2016年,一部故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线之后收获百万点击,登顶全国纪录片榜首。一夜之间,俘获无数人的心。它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故宫师傅们的工匠之心。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去年,一部《上新了·故宫》再次令人惊艳。

故宫35%未对外公开的神秘区域,影视作品中相对少见的乾隆花园、漱芳斋、南三所等场景的真实面貌都在节目中相继揭开。

流量“小鲜肉”邓伦、“演技派”周一围以及数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各位“娘娘”,例如蔡少芬、王丽坤、宁静等,都会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博物院的珍贵宝藏,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密码和传奇故事。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纪录片的不断热播,也让不少年轻人开始对这座朱漆红墙的宫殿中所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产生前所未有的兴趣。

故宫这一古老的建筑,摇身一变成了正青春的「网红」,活了过来。

/ 故宫第一“网红” /

如今的故宫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位高流量、带货能力超强的大网红,而这一切都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故宫博物院

“看门人”单霁翔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2018年“影响中国”的盛典上,单霁翔获得了2018影响中国年度人物奖。颁奖词这样写道:“近年来,这座古老的宫殿愈益以年轻、时尚、亲和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不复古板,不再隔绝,不作高深之态。”而单霁翔就是故宫新变的推动者。

其实,故宫院长这个

“高危职业”并不好当。

2011年,故宫陷入了“盗窃门”,展品失窃,暴露出管理的巨大漏洞,好在警方迅速的抓获了盗宝人,部分展品被追回。但尴尬的是,在故宫给警方递去的锦旗上,竟还写错了一个字。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这还不是所有。逃税门、拍卖门、会所门、文物损坏、瞒报封口......一切的一切都将故宫及工作人员推上风口浪尖。处分、开除、留院察看......虽然他们其实做出的贡献更大,但就因为一件事就跌入谷底,这就是一代故宫人的归宿,而他们损失的更是故宫的声誉和民众的信任。

就在故宫深陷“十重门”时,单霁翔接到了调令,成为了故宫新院长。

新官上任,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路”

1200座建筑,9371间房屋,磨坏了20多双鞋,单霁翔和助理花费了5个月的时间,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走了一遍。

这一走得出了一重大成果,单霁翔精确的将故宫文物精确到了个位数:1862690件。没有掠夺,没有偷盗别的国家,故宫每一件都来历清楚,1862690件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清晰了:

偌大的故宫,超70%的区域都竖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的牌子;

80%的观众进了就目不转睛地往前面走,看看皇帝住的地方,结婚的地方,穿过御花园就走过去了,除了到此一游什么收获也没有;

而最关键的是,故宫有超186万件文物藏品,可真正展出的只有0.9%,99%的文物藏品是沉睡在库房里面的。

历史悠久,壮阔神秘的故宫对于看不见、进不去的后人来说,除了旅游打卡外,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

于是,单霁翔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在环境上:

开放区不允许有一片垃圾

屋顶不能有草

全面禁烟

禁止车辆驶入

取缔了故宫门口那些买卖商品的私人摊点

增设了32个售票窗口和快速售票机器

增设几百把让观众休息的实木座椅

以男女1:2.6的比例,增设洗手间

……

然后用4个亿开始整修宫殿,建立了:故宫文物医院,23个科研实验室,200多名文物医生开始对故宫那些尘封在仓库中的文物开始大修整。

为了能让这186万多的文物都能被看到,他又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线上数字博物馆,把所有藏品都公布了出来,每一件在网上都能查到相关信息。

从最开始的开放30%,慢慢的变成了50%、60%、70%,2018年,故宫的开放范围已经超80%

在文物修复工人的努力下,能够展出的藏品比例也从0.9%涨到了8%,层出不穷的精美展览成为了人们前往故宫另一理由!

单霁翔曾开玩笑式的说:

万万没想到,退休前最后一个岗位,居然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门。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而在博库君看来,他是一个看门人,更是一位引路人。

他用着几年的努力,克服了很多不可能,大开故宫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进故宫,了解故宫,爱上故宫。

2020年,故宫就要迎来600岁大寿了,单霁翔多次提到,要将故宫完整的交给下一个600年。

而他最大的愿望是:在退休后,还可以继续守在故宫的大门做个门卫,往后余生,都守着她!”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网友都说:单霁翔是故宫第一“网红”。

但其实单霁翔又想当“网红”吗?

他不想。

他想让故宫成为“网红”。

我想他做到了。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

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下一个600年,其实又何止是下一个600年。

历代故宫“看门人”的愿望,或许永远都是:

希望那些尘封的文物,保有该有的“尊严”;

希望宫墙里的故事,永久不会被忘记!

这种自信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

— END —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即可免费借阅电子好书。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库图书馆(ID:bookuuread)

要说新晋网红,我只服600岁的故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