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豆瓣評分8.4的《惡意》,東野圭吾為你揭祕“惡”的三處源頭

一個人到底會邪惡到什麼樣子?

如果遵循犯罪小說的常見套路,多半是一副心狠手辣的惡人嘴臉,亦或是陰險狡詐、詭計多端的始作俑者。

然而,在東野圭吾的《惡意》中,作者卻並沒有去描繪一個邪惡的個體,而是不遺餘力地讓這股“惡意”由小至大,由內而外,慢慢地籠罩在一個既是行兇者、又是受害者的悲劇角色身上。作者揭秘了這種“惡”,如何一步步地埋在主角的骨頭裡,也讓閱後的讀者,不寒而慄。

這本書出版在1996年,比東野圭吾那部迄今為止,唯一在同一年包攬日本三大榜單第一名的《嫌疑人X的獻身》,早了整整十年;同時,恰好比東野圭吾的成名作《放學後》,晚了九年。

這二十年的時光,使得一個沉迷本格推理的關西大叔完美蛻變為暢銷小說天王,而在這條漫漫轉型路的中間節點,起到承上啟下作用,讓其初露鋒芒的作品,正是這部《惡意》。

豆瓣評分8.4的《惡意》,東野圭吾為你揭秘“惡”的三處源頭

小說不再以詭秘的密室設計、刁鑽的犯罪手法以及嚴謹的推理過程作為核心看點,而是在全書的一半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讀者,兇手是誰,而留給警方和讀者唯一的疑問就只剩作案的動機了。

作案動機,是犯罪行為的出發點,也是展露人性的關鍵點,作者讓刻板的本格推理橋段在此處戛然而止,轉而分析起“人”來了。

小說採用日記的方式,以偵探和兇手各自的第一視角,在各種微小的證據與微妙的關係之間,探尋兇案背後的起因,直到拖出一個兇狠暴力、想盡辦法威逼利誘自己發小的死者“日高邦彥”和一個被人要挾、不得已想結束這一切的弱勢兇手“野野口修”,輿論譁然,善惡逆轉。

然而,這只是兇案的冰山一角。

隨著加賀警官不斷地探訪和調查,野野口修那不為人知的險惡嘴臉被層層剝開,他充滿惡意的詭秘籌劃逐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終究是怎樣的恨,能讓這個一直被“日高”幫助的朋友“野野口”,不惜通過縝密設計來謀害恩人性命,更要在“日高”死後,費盡心思地貶低他的人格,毀掉他生前的一切名譽。

這麼可怕的惡意,它來自哪裡,又會將人導向何方?

1.來源於校園的“惡”,不可與之妥協

在《惡意》中,受害者日高邦彥和兇手野野口修曾是一對初中好友,後者總是在校園被欺負,盒飯被加料,錢財被勒索,是一個不折不扣地校園暴力受害者。

面對無孔不入的侵害,有些人選擇抗爭,有些人則選擇沉默,更有甚者,如野野口這般,委曲求全,同流合汙,終於在一次強暴初中女生的案件中,將自己從犯的罪證留於日高邦彥手裡,為日後的心繫滅口埋下危險的種子。

他是一個典型的校園暴力的犧牲品,吃盡藏於校園中的“惡”,也將這種“惡”灑向其他無辜同學。

近幾年,校園暴力、凌霸事件層出不窮,如19年4月,甘肅省年僅14歲的張凱,僅僅由於自己的性格倔強,讓幾名同學感覺到有些不合群,就被這些人輪番毆打,導致頭骨破裂,不幸身亡。一念之間,慘案頓生。

豆瓣評分8.4的《惡意》,東野圭吾為你揭秘“惡”的三處源頭

這不僅僅是個案,許許多多的弱勢學生人人自危,每天都承擔著被報復的風險,有的忍氣吞聲,有的甚至為了自保,一起參與。究其根源,就是沒有人敢站出來。

家庭沒有及時站出來,它沒有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學校沒有及時站出來,防範機制還不夠健全;學生本人也沒有及時站出來,他沒有對校園暴力說“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隱忍退讓。

一個人要能學會承受壓力,不應把他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罪惡,再傳遞給更弱小的人。

如此,配合著家庭支援和學校“防欺凌”教育及制度的廣泛推行,三管齊下,才能讓校園暴力的“惡”無處遁形。

選擇沉默,“惡”得助長;選擇奴從,“惡”必囂張;選擇抗爭,“惡”則滅亡。

本書中,東野圭吾將校園暴力作為兇手惡念的本源,無疑也是在向這一值得全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撕聲吶喊

2.來源於家庭的“惡”,需留意一言一行

在加賀警官探訪眾多認識日高和野野修的人時,蒐集到一些野野口常說的話,這些話看似隨意,實則是他家庭教育的結果。

這個果,並非善果,而是惡果。

野野修常把抱怨學校和居住地的話語掛在嘴邊,總是嫌棄自己所住鄉鎮的人如何低級,學校如何缺乏水準,說自己原本不該來這個地方,全都是因為父親工作關係,才被迫住在這裡。

“野野口的家裡都是工薪階層,但他家長卻愛鋪張,對小孩過於保護。”

“他媽媽不喜歡日高,常對兒子說,你沒在和那家的孩子一起玩吧!"

言語間,將一個成天貶低周圍鄰居、不安現狀的暴躁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並沒有在分析動機時,刻意強調家庭對行兇者的影響,但如此刻薄的家庭,勢必會讓在校園裡遭遇欺凌的野野修,雪上加霜。

使得他更加無依無靠,只能向惡勢力低頭,認為依附他們,才能保護自己。

父母習慣性、不經意間透露出的抱怨言辭,帶有個人偏見的質問和命令,讓野野口成為永遠低著頭路過鄰居門前的孤僻少年。

豆瓣評分8.4的《惡意》,東野圭吾為你揭秘“惡”的三處源頭

這何嘗不是原生家庭的“惡”,家長的過分控制、驕縱和指責,帶著負能量如影隨形,對孩子的影響看似渺小,實則在孩子心間築起一道圍牆。

不但無法排解野野口受到欺凌的苦楚,反而促使他走向蔑視別人的極端——因為情緒會自己找尋出路,待到他那無處安放的悲傷找到突破口,把“惡意”施加給其他弱者,一切就都晚了。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為本,觀察先行”。觀察是教育的前提,而傾聽則是觀察的第一步。傾聽孩子,注重開解孩子在校園中遇到的困難,不能任由“惡”憋在孩子心中;教育孩子,一言一行也馬虎不得,更不能把“惡”帶到孩子身邊。

注重自身言辭,學會理解和開導孩子,才能保護好他。

3.來源於熟人的“惡”,應當早做了斷

在惡人的世界裡,有種常人難以理解的邏輯,似乎所有的苦難,都因那個幫他最多、離他最近的人在從中作梗,故意羞辱他,永遠讓他低於自己。

《惡意》中就是這樣,日高邦彥和野野口修的關係一直是不對等的。在外人看來,日高一向佔盡優勢,下意識裡以為自己救了在學校吃盡苦頭的野野口,他表面不說,態度裡卻全是這層意思,常在不經意間,對野野口的行為指指點點。

而野野口並沒有感激過日高,相反的,他不斷地積蓄著怨念,對這個春風得意、處處高自己一等的朋友充滿惡意,才大費周折地設計謀害他,不光殺人,還要誅心。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中科院研究生之死的報道,同窗多年,謝某一直對周某關愛有佳,不斷幫助和鼓勵其走出一個又一個的人生低谷。

謝某看到後者因沉迷網遊而多科成績被掛,就勸他戒除網癮,重新振作,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好言相勸,卻讓周某認為是對方瞧他不起,當場翻臉,險些動手。

此時此刻,“惡”的影子,早已在周某的身心上浮現,然而謝某渾然不覺,繼續他所謂的關愛,也積蓄著對方的恨意。

終於,在一次與周某的聚餐中,中科院研究生謝某,在剛曬完朋友圈後,就被這個昔日老友,一刀刀地捅死在血泊中,再也沒有醒過來。

豆瓣評分8.4的《惡意》,東野圭吾為你揭秘“惡”的三處源頭

辨不清善惡,盲目地對惡人施以仁義,只會引火燒身,成為其報復和洩憤的目標。

如發現此“惡”在身邊,無論遠近,趁早了斷關係,才能保護好自己,因為只有自身安穩,才能有機會,去愛他人。

在《惡意》的背面,寫著這樣一段文字:“這股惡意到底是從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細地調查過,卻實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邏輯的理由。

是真的不合邏輯嗎?

其實不然。本書中匪夷所思的殺人動機,以及醜陋不堪的真相,顯露出人性的複雜多變,也許,這其中的微妙,就是它真正的邏輯吧。

人性雖難琢磨,但生而為人,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應該把這些能力傳遞給下一代。

面對校園暴力,學會頂住壓力,自我強大,不與罪惡同流,施惡與他人;

面對家庭教育,需謹言慎行,細心開導,化解孩子的委屈苦楚;

面對周圍人,要察言觀色,雖然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更不可無。

以此種種,方能扼殺這些“惡”的源頭,守住善果,也讓我們的這份善心,不妥協、不憋悶、不盲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