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在動物世界裡面,貓科動物可謂是鼎鼎大名,佔據了食肉目的“半壁江山”,世界上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是食肉的,而且達到了無肉不歡的地步,其中豹亞科豹屬的5種,更是食肉動物中的佼佼者,其中老虎、獅子擁有百獸之王的稱號,一個雄踞亞洲東北及東南一帶,一個稱霸非洲大陸。

當然,許多人們喜歡貓科動物,除了它們霸氣之外,也有相當大一部分原因則是因為它們的外表。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貓科豹屬五種動物

除了細腰貓等極少部分長得比較難看之外,絕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有著較高的顏值,其中雪豹更是被公認的高顏值代表,不過有時候太美也並非全是好事,許多貓科動物因為外表豔麗,毛髮濃密柔軟而遭到了人類的覬覦,從而遭受到了許多無妄之災。

還是拿雪豹來說,在早些年的時候遭到了大量的捕殺,殺肉取皮成了常態,好在後來國家的保護加上人們的覺悟,這種現象有了好轉。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中國13種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總給我們一種神秘感,除獅子之外,它們幾乎都過著獨居的生活,且警惕性強,具有夜行性,所以人們想要觀察到它們,並非是一件易事。除開變種、亞種分化等,人們已知的貓科動物世界上目前共有39種,其中印度由於氣候環境等原因,品種數量高達16種,位於世界之最,中國僅次於它,擁有含家貓在內的13種貓科動物,分別是虎、豹、雪豹、雲豹、兔猻、歐亞猞猁、亞洲金貓、叢林貓、豹貓、石紋貓、荒漠貓、野貓及家貓。

這裡面需要提一下的是要區分野貓與流浪家貓,雖然流浪家貓也被稱為野貓,但嚴格來說它在物種分類上仍屬於家貓,只不過生活的環境變了而已。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貓科動物進化簡譜

貓科動物家族

關於貓科動物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種說法,目前較為公認的最早可追溯到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後來在演化過程中,貓形類中只有古貓類存活了下來,古貓類後來逐漸演化成三個分支,分別是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和真貓類,其中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分別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了,只剩下真貓類倖存,它被認為是現代所有貓科動物的祖先,後來分成貓族和豹族兩個分支,最終演化成現在的貓亞科及豹亞科的所有物種。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貓科動物家族

貓科動物家族十分龐大,不算物種的亞種分化就接近40種,共分成兩個亞科,分別是豹亞科及貓亞科,以前人們認為是獨立一個亞科的獵豹,如今已經歸為貓亞科獵豹屬裡面。豹亞科裡除了人們熟知的豹屬5種之外,還有云豹屬裡面的兩種:雲豹、馬來雲豹。

貓科動物有許多共性,比如大多數的爪子都是能自由伸縮的,並且呈現出一定的彎曲程度,另外,除獅子之外,也幾乎都過著獨居的生活。

世界貓科動物分佈格局

貓科動物在世界的分佈十分廣泛,世界七大洲除南極洲、大洋洲外均有分佈,另外如日本諸島、馬達加斯加島等沒有與大陸相連的島嶼也沒有分佈。

貓科動物起源於歐亞大陸,但是美洲之前是與亞洲相連的,後來地殼板塊運動,白令陸橋消失,歐亞大陸與美洲大陸就失去了聯繫,兩方貓科動物各自發展,最終形成如今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等地雖然有野貓,但那都是家貓的後代,是人們在17世紀由歐洲引入進去的。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世界貓科動物分佈圖

從貓科動物在世界上的分佈來看,豹亞科的成員主要分佈在南美洲、非洲中南部、亞洲,貓亞科則分佈在世界各地。

從格局上看,被稱之為大貓的猛獸,好像約好似的,各自的棲息地沒有交集,比如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老虎則在亞洲、美洲虎僅分佈於中南美洲,不過也幸好這些猛獸的棲息地不一樣,否則我們很難想象,如果老虎、獅子、美洲豹等生活在一起的話,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

中國貓科動物分佈格局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從地理位置上看,南北跨越了近50度的緯度,大部分領土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地形地貌多樣,動物資源豐富,其中有13種貓科動物分佈於境內各氣候類型的區域裡面。

其中荒漠貓是我國特產動物,雪豹的最主要棲息地也在我國;世界最大的貓科動物老虎也起源於我國,然後經歷數次遷徙才形成現在的格局,全世界現存6個老虎亞種裡面,我國佔據了4種,位於世界之最。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東北虎

  • 由於家貓的分佈區域無法統計,全國幾乎每個城市、鄉村都有人們養貓,所以我國13種貓科動物裡面,家貓的分佈範圍是最廣的,幾乎是全國性分佈;
  • 我國最主要的野生老虎是東北虎,僅分佈於吉林、黑龍江東部一角,華南虎已經野外滅絕,全都生活在動物園中,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則在西藏東南、四川西南、雲南省有零星分佈;
  • 豹子曾廣泛分佈於我國各省份裡面,如今棲息地已經大量減少,其中遠東豹生活在東北一隅,華北豹主要生活在華北地區,其他豹子亞種則主要分佈於西南一帶;
  • 雪豹在我國最主要的分佈區域是包含四川省在內的青藏高原一帶,及相關的保護區裡面,比如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 雲豹在我國南方諸省裡面比較多,比如廣東、福建、四川、雲南、廣西、貴州等;
  • 兔猻的原產地是中亞一帶,在我國的分佈範圍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比如四川、西藏一帶,在我國內蒙古等亦有少量分佈;
  • 歐亞猞猁最主要的棲息地是歐洲、亞洲北部地區,在我國的分佈範圍也比較廣,主要是西部及東北一帶,東南沿海無分佈;
  • 亞洲金貓在全世界的分佈區域來說也是十分零散,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些省份裡面,比如四川、廣西、雲南和西藏等;
  • 叢林貓在印度半島很常見,橫跨了亞非兩大洲,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四川、西藏一帶;
  • 豹貓在我國的分佈範圍很廣,西南、華南、華中、華東、東北一帶均有分佈;
  • 石紋貓在我國僅分佈於雲南省的部分地區裡;
  • 荒漠貓是我國的特產,主要棲息地在西部,內蒙、青海、西藏、陝西一帶;
  • 野貓在我國的分佈區域主要是中西部偏北的區域,比如青海、內蒙及新疆一帶。

標杆:四川甘孜新龍縣

四川一帶由於地理環境等原因,動物資源十分豐富,除了我們熟知的國寶大熊貓之外,這裡也擁有全國最多的貓科動物,目前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已經發現的就多達七種,分別是豹、雪豹、亞洲金貓、豹貓、歐亞猞猁、兔猻及荒漠貓,其中豹和雪豹十分珍貴,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餘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嚴禁偷獵盜獵。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新龍縣紅外相機拍到的野生貓科動物

在同一個地區內出現多種食物鏈頂層、上層的動物是比較罕見的情景,這也證明了新龍縣生態環境非常不錯,不管是野生動物資源,還是植物資源等等,都達到相應的標準,才能夠滿足猞猁、豹子、雪豹等位於食物鏈頂級位置的捕食者生存。

到目前為止,甘孜新龍縣仍是四川乃至全國唯一一個同時發現7種野生貓科動物地區,這一切都與當地生態及環境保護有關。

中國貓科動物生存現狀

我國雖然擁有較多的貓科動物,但是在個體數量上來看,並不算多,其中多個明星物種更是處於瀕危的地步,比如東北虎、華南虎、華北豹等等。

針對我國的動物資源現狀,目前國家已經相繼建立起34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乎囊括了所有野生貓科動物的棲息地了,在保護力度上來說,可謂是相當全面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貓科動物們就沒有受到威脅。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雪豹

目前棲息地喪失、偷獵盜獵仍是威脅貓科動物的主要因素,棲息地的喪失,有時候並不是人類直接造成的,比如現在的雪豹,我國由於宣傳教育得當,保護力度高,人為直接捕殺、砍伐森林已經很少發生了,但是全球氣候變暖,使得林線往更高的海拔上移,雪豹的棲息地依舊會減少30%左右,同時林線上移,使得豹子往更高的海拔走,會與雪豹形成競爭關係。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華北豹

目前來說我國12種野生貓科動物的生存現狀比較穩定,東北虎的個體數量雖然只有二三十隻,但由於保護得當,已經呈現上升的趨勢,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北虎也逐漸往我國這邊遷移,相信隨著生態的改善,東北虎的數量能夠慢慢恢復到一定的水平。

除了虎這種人們普遍關心的動物之外,國內對於其他小型貓科動物的保護就相對沒有那麼完善了,但正在不斷努力嘗試。

猛獸之殤

如果時間往前推移,在20世紀50年代左右,我國的貓科動物數量還是比較客觀的,那個年代,人們進一些比較茂密的山林裡,很容易就能發現虎豹的生活痕跡,比如腳印、糞便、甚至是吼叫聲等等。後來隨著人類世界的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砍伐森林、開墾荒地成了常態,人、獸衝突加劇,導致以華南虎為首的大型食肉動物遭到了滅頂之災。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華南虎

越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受環境的影響就越大,同時繁殖能力也很差,以老虎為例,雌虎三歲才性成熟,交配後產子一般為2只,幼崽跟隨母虎生活2-3年,期間母虎不在發情,算上幼崽成活率的話,一隻老虎一生能夠產下的後代屈指可數,所以這也是為何東北虎保護力度如此之大,仍增長緩慢的原因。除此之外,由於現存個體數量太少,近親繁殖導致的基因多樣性減低,也是威脅這些猛獸的原因之一。

淺談中華貓科動物分佈現狀,大貓尤愛西南一帶

兔猻

其實不僅僅是老虎、豹子,絕大多數的動物會滅絕、生存狀態堪憂,主因都是人類活動,人類社會要發展,就難免需要汲取更多的自然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僅是礦石、木材,也有動物資源,而食肉取皮是最常見的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這個世界不僅僅屬於人類,也屬於各種動物,為了保護它們,人們已經在行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