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拿手好戏《看女》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观众,堪称经典。剧中任柳氏是个偏心眼,对媳妇一副脸孔—又气又恨,对女儿是另一副脸孔—又疼又爱。这种对比鲜明的感情,被王辅生表现的十分传神。看过他演出的观众,无不拍手叫绝。虽然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大家对这出戏的热爱还是有增无减。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秦腔《看女》这些年也有很多人在演,但都无法超越王辅生先生的“任柳氏”。以至于有很多戏迷说,王辅生将秦腔《看女》演到了极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什么能如此拿人?总结起来大概有这几个方面。

1、深入观察生活并进行艺术加工

王辅生先生自幼生长在农村,坐科的行当是“老旦”兼“丑角”,生活中他悉心观察各种人物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的神情姿态并运用到舞台上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在《看女》中任柳氏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一嗔一喜,都得心应手,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正如他自己所说,“三唱不如一像,我尝到了观察的甜头”。

比如在《看女》的头一句“我女儿实在心疼”,任柳氏说得是眉飞色舞,语气甜柔,对女儿的满心疼爱溢于言表;后一句“媳妇子太不中用”,牙咬眼瞪,气恼声粗,一肚子不满意。前后语调表情的骤然变化,把老太婆爱女儿不爱媳妇的态度展露无余。

作为一名80后,小编见过自己的太姥姥,一位典型的关中农村小脚老太太。很多时候看王辅生先生的《看女》都会让我想起自己的太姥姥,那种说话的语气、动作和神态都特别相像。所以每次,王辅生先生的“任柳氏”一出来,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就来了。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2、总结前人经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在学看女之前,王辅生已经演过不少丑角和彩旦丑婆,比如《玉堂春》中的老鸨、《双刁传》中的妗母、《拾玉镯》中的媒婆等等,这为他演《看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排练《看女》时,最初指导他的徐沅民教练按照老一辈秦腔名丑马平民的《看女》说戏。同时王辅生也观摩前人马平民与杜干秦的这出戏,两个名家一个刻画人物简洁脱俗,一个眼神表情变化丰富,都给了他启发诱导,经过采摘、容注、消化,王辅生逐渐丰满了自己的表演。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3、不固步自封,精益求精

王辅生的《看女》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他在几十年的演出实践中并没有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出的深入,在化妆、服装、台词、表演上一直不断的创造和发展,力求做到“丑”戏不丑。比如化妆,过去多从“丑旦”行当出发,突出丑相,后来则按照普通劳动人民的装扮,追求质朴会诙谐。再如过去有一段是任柳氏提着裤子,惊慌失态从女儿房中跑出来的不雅形象,并埋怨女儿“你慢慢叫么,看把妈吓得尿了一裤子”,后来改成只是慌张跑出来说到“你慢慢叫么,妈还当咱驴驴子又惊咧”。

这些类似的改动有很多,既保留了喜剧效果,又结合剧情巧妙增删,在只言片语中端正了人物形象,也使得整个戏在不断地打磨中日臻完美。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4、细节到位,抓人眼球

《看女》中,王辅生先生的表演,有相当丰富的细节,不是那种只有大体情节过程,干瘪空洞的所谓“旷荡”戏,而是力求充实饱满,具体生动。比如“坐”:思念女儿的“静坐”,与吆喝儿媳的“冷坐”,就截然不同——一张一弛,一喜一恼,一个盘脚搭手,一个绷腿叉腰。

“骑驴上路”这一段戏也非常有看点。任柳氏的身姿、步态有疾有徐,摆摆摇摇,加以眼神表情的有机配合,表现了她的心旷眼宽,情飞神驰。可谓一举一动皆是戏。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5、情节精彩,看点密集

无论是在剧场还是在电视、视频中看王老的《看女》,大家都有种感觉就是:轻松愉悦、让人从头笑到尾。

临行前的穿裙子,不用“箱倌”代劳,而是自己动手,当场进行。其趣处在于:并不似常人撩起衣襟穿着,而是两只手由宽大袖筒之中缩回衣内,熟练而妥帖地暗中操作,当即完成。

两亲家由对坐叙话而至瞪眼质问,也表演得眉目清楚,严谨简练。起初,任柳氏还是力求缓和矛盾,由于亲家母愠怒不息,盛气凌人,任柳氏这才起而回敬,气氛逐渐紧张起来。这里有“三问”:三段唱腔的处理,旋律节奏越来越紧,力度速度逐次加强;三次挪动座椅,一次比一次手重,一次比一次气盛。这时任柳氏略占上风,亲家母不服,反唇相讥,也揭出任柳氏不爱媳妇的老底,任柳氏无法正面作答,信口胡扯起来,惹得亲家母性起,双方就动起武来。

秦腔丑角大师王辅生的《看女》为何能如此拿人?看这五点就知道了

纵观全局,不难发现,王辅生的《看女》之所以拿人,的确有着闪现才华的独到之处:他扮演的任柳氏,并不是一个“躯壳”,而是性格化了的人物;不仅是一个“丑旦”,而是典型化了的生动形象。

他《看女》的表演,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这对以程式为规范的秦腔来说,不能不显出一种“异彩”。王辅生先生根据人物特点和生活实感,活脱脱“走”出一个“陕西籍”的村妇任柳氏来,风度翩翩,老而犹健,泥土味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