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今年是音乐综艺的井喷年,音乐类型多元,节目玩法多变。特别是出了爆款《乐队的夏天》,让年轻人认识了摇滚,让中年人重拾了青春。如今虽然接近年底,音乐的话题仍在继续。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一起乐队吧》尽管有汪峰和李荣浩这样重量级的音乐人加盟,但仍拦不住节目口碑遭遇滑铁卢。《我们的乐队》也即将上线,谢霆锋,萧敬腾担任厂牌经理人,邓紫棋,林俊杰则是飞行嘉宾。大家会发现有些歌手太熟悉了,不知道已经在多少档综艺节目中刷过脸。

不仅导师爱串场,学员有时也会重复比赛,像《一起乐队吧》里,就来了《中国好声音》的“前冠军”蒋敦豪。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要说一个歌手不埋头出作品,频繁在综艺抛头露面,很容易会被视作“不务正业”。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歌手有了流量热度,才有赚钱成名的可能。

音乐商业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歌手是否从中得益,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观念选择。

01.

商业化是“背叛初心”?

大家的眼里选择往往非黑即白,是两个极端。对比窦唯和汪峰,就是最好的例子。

像音乐人在理想和商业之间,有人坚持前者却始终拿不出“出圈”的作品,有人选择后者名利双收口碑却被诟病。那么,是否有平衡商业理想的案例?

将目光放到一直“闻商色变”、“以逼格著称”的摇滚圈,有这样一位歌手,他就成为了摇滚人里“最有钱”的一个,这个人就是汪峰。

汪峰原是鲍家街43号主唱,有《晚安北京》《小鸟》《我真的需要》《再见二十世纪》等带有批判色彩的作品,成功跻身内地“第三代摇滚”行列。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千禧年时期,面对原乐队的前景窘迫和新公司抛出的橄榄枝,汪峰最终选择了后者,单飞成名,也就此开启了被诟病的命运。

因为大部分人认知的摇滚,最忌有钱,忌出名。而从2003年起,汪峰的《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等励志歌曲借助主流平台走红。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怒放的生命》被马云翻唱

不见昔日愤怒批判,转头拥抱了心灵鸡汤,“伪摇滚”标签就此贴在了汪峰身上。

用臧鸿飞的话来说,这属于一边抨击名利场,一边在选秀节目贩卖成功学,一会俯视苍生,痛哭流涕,一会又在晚会上唱我爱你中国,哪哪都要占着。

02.

商业化出不了好音乐?

关于汪峰的争议,横向上是“立场摇摆”,纵向上是“黑料堆积”。

从千禧年初的单飞,拥抱主流;到好声音时期的“梦想论”,被指贩卖成功学;再到和章子怡牵手结婚,顺带被曝光多段情史。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如今汪峰早已没有昔日为摇滚放弃一切的纯粹形象。无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他都不可逆的成了娱乐圈一份子。

要说媒体八卦,也曾一度破坏“摇滚巨头”窦唯的形象。头版头条不是新的专辑作品,而是他和王菲的合合分分,和前乐队的恩恩怨怨。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只有当我们抛开八卦,才能清晰看到窦唯对音乐的追求。同样也有人会认为:你可以黑汪峰的八卦,但是不能黑他的歌。

关于“汪峰音乐是否被低估”,因为的确后期技巧大于内容,有明显迎合商业的表现,需要分阶段看待他的作品。但汪峰的音乐地位,在舆论浪潮里是属于长期被低估的那一挂。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以出专辑来看,汪峰是主流乐坛里难得的高产歌手,平均1--2年出一张新专,而且个人包揽词曲创作。在创作人匮乏,善于吃老本的乐坛,又有多少歌手能保持这个生产率?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就勤奋而言,新裤子彭磊吐槽过自家成员不够努力,排练时间不够。试想,倘若每个音乐人都有劳模精神,乐坛前景会更加明亮。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或许有人会说,努力并不是绝对,也要看埋头写出来的歌好不好。

作品好坏标准不一,有来自听者的直观评价,也有来自圈内同行的认可支持。这一点,汪峰俨然能被封“最惨原唱”,因为出圈的歌是被其他歌手唱火的。

2011年,汪峰的《春天里》,被旭日阳刚一唱成名,甚至唱到春晚的舞台,火遍大江南北。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2012年,梁博参加中国好声音阶段,先后演唱过汪峰的《北京北京》《花火》《我爱你中国》。在今年《乐队的夏天》里,新裤子也翻唱了《花火》。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下至地方选秀,上至主流媒体,都有汪峰的音乐覆盖。

“立场摇摆”是事实,收入撑起半壁江山,音乐受人尊重也是客观存在。

对于歌手,特别是本不被大众待见的摇滚歌手,生存和尊严,哪个更重要?

03.

商业化是必经之路?

如今再谈论汪峰摇滚,网络上多了不少理解的声音。除了被他的经典作品圈粉,也在于很多人对商业和音乐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就摇滚乐形式内容来看,没有人明确定义过,一定要批判、要愤怒,要和商业化划清界限。

现实也是商业化体制不完善,音乐人穷了,没钱制作好音乐,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汪峰曾在《星空演讲》说:“我的歌曲历年来的下载量达到了3亿次,但从写歌到现在的几十年里,我所有的音乐作品通过版权获得的收益只有60万。”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鼎鼎大名的汪峰也只能靠版权收益60万,其余收入部分靠着打开知名度后,举办演唱会,开发音乐软件,参加综艺等渠道获取。对于更多无名音乐人,他们又如何做到一边养家糊口,一边坚持理想?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如今,虽然市场环境“音综成群”,看似是一场跟风喧闹。但对于歌手来说,的确是他们的“事业转机”:有平台资金和流量的扶持,有大众音乐热情重燃,只要有实力,就会被成千上万的人喜欢。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对于大众而言,这也是重识乐坛的好机会。吐槽了这么多年“乐坛没救”,没救的并不是“没有爱音乐的人”,而是“爱音乐的人一直没混出头”。

倘若此时,再以“商业化可耻”来束缚音乐人展示自己,让其固守在“音乐人本穷”的思维里,试想有几人会主动为窦唯这类大隐隐于市的音乐人买单?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理想商业只选择其中一个,都将在现实里寸步难行。因此,平衡两者成了一个目标。

像朴树上了综艺,坦白自己缺钱要交房租;梁博上了综艺,宣称也要为买车买房而奋斗。

他们不拒绝名利,也想改善物质生活,想被大众认可。他们拒绝的是名不符实,没有好作品却肆意圈钱的现象。

摇滚歌手被质疑“商业化可耻”,汪峰和窦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

梁博曾表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换来金钱的价值。或许,这就是一个有理想的音乐人,接下来要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