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吕后为何痛恨戚夫人?

屎蛋君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后,戚夫人进入刘邦后宫,成为刘邦的妃妾,并迅速得到了刘邦的专宠。


吕后:吕雉,汉高祖刘邦尚为沛县亭长时,便嫁给刘邦的原配嫡妻。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具体文献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也是被司马迁列入“本纪”这类帝王政事记载级别的女性。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成为了西汉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并统治西汉长达16年。同时,吕后的心狠手辣、诛杀西汉开国功臣的手段残忍也被后世熟知。其中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乃系其手段毒辣的典型表现。

个人认为,吕后憎恨戚夫人,戚夫人能够被做成“人彘”,其子赵如意能被吕后毒杀,固然有着吕后的心很毒辣,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戚夫人自己“作的”!


起初,戚夫人得到刘邦的宠爱并没有引起吕雉的憎恨,尤其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登基称帝以后,作为一代开国帝王,后宫也绝不可能仅有吕后这一位皇后。再加上刘邦曾经的国王决定了他的后宫数量也会逐渐扩大。

但在戚夫人为刘邦生下第三子刘如意以后,这种状态彻底发生了变化。

细分下来,戚夫人对于吕后的“主动伤害”、“作死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凭借着刘邦对自己的宠爱,数次劝说刘邦废掉吕后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该立刘如意为太子。并且如果没有朝臣的劝阻和刘盈势力的逐步强大, 这件事数次差点成功。这很明显是对吕后根本利益和权势地位的挑战。就吕后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她的儿子能够继位为帝,她能够成为皇后、成为皇太后都是应得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就算是刘邦驾崩后,吕后擅权专政,也有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部分愿意在内。戚夫人的举动虽然是处于自我保护和对儿子的疼爱,但这无疑为吕雉日后清理戚夫人提供了最直接的原因。

2、吕后一生仅给刘邦生育了一子一女,戚夫人对于吕后的直接挑衅并不限定于刘盈,还在于对其独女鲁元公主的伤害。

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乃系西汉开国功臣张耳之子,张耳死后,张敖承继了其赵王的爵位。但在戚夫人的直接操纵下,对刘盈的太子之位倍加垂涎的过程中,现行取代了张敖的赵王封号和属地。戚夫人之举无疑是摆明了仗着刘邦的宠信,彻底和吕后站在了对立面,并将剥夺和取代其子女的权势地位为己任。就算是一个性情温和的女人,面对如此挑战也会有所反应,更别提心狠手辣、权谋心机远在正常女人之上的吕后了!

3、另外,戚夫人好像要对吕后的妹夫樊哙下手,似乎只要是吕后的亲属,她都要整治一边,一定要将吕后彻底得罪,让其彻底憎恨自己才罢休!

就在刘邦病重,对戚夫人和刘如意放心不下的时候,有人诋毁樊哙和吕氏势力勾结,刘邦派遣周勃和陈平前去诛杀樊哙,但因为刘邦的驾崩才得以作罢。虽然历史文献中对于这个“诋毁之人”并没明言,但基本可以肯定这件事和戚夫人有着直接关系。

4、刘邦驾崩后,吕后对于戚夫人的惩罚是必然结果,但其命令戚夫人成为舂米的舂工,按照吕后的脾气秉性来看,这无疑是给足了戚夫人面子,也是自己仁慈的极限了!可是,这个被刘邦宠坏了的戚夫人,却对此并不甘心,反而通过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诉她儿子刘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贬做舂工的凄凉下场。这彻底惹怒了吕后,不但将其做成“人彘”,还下令毒杀了其子赵如意。这下好了,戚夫人完成了自己不当舂工的“梦想”,留在缸中“享福”了。

就此来看,就算刨除吕后掌握了西汉最高权力以后,为了树立权威,拿戚夫人当成“杀鸡儆猴”的政治因素,戚夫人之前种种的“作死”行为也足以让吕后憎恨,也足以让吕后把她做成“人彘”。


正说清代十二朝


两个死掐的女人背后,必有一个“偏心”的男人。吕雉痛恨戚夫人,表面上看是争风吃醋,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权益,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重压之下,把一个典型的良家妇女,硬生生改造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变态狂。结果看,似乎吕雉赢得了“金腰带”,其实这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一、从“贤妇”到“硬汉”

吕雉年纪轻轻嫁给了一个中年大叔,这个中年大叔还是个一事无成的“泼皮无赖”。与其说是吕太公是慧眼识珠,我觉得还不如说,吕太公是拿女儿的青春,换一个地痞对外来户的庇护。

刚进门就得抚养一个别人留下的儿子,吕雉没有抱怨,一心操持家务,侍奉公爹,做起了贤惠的良家妇女。刘邦虽然成天不着家,日子也算平淡,如果就此下去,吕雉的一生轨迹,与农家妇女无二,没有显赫,也不用经历人生的炼狱痛苦。但随着刘邦的拉杆子,吕雉的生活,不得不进入一个大起大落的轨道。

丈夫从骗吃骗喝的老流氓,变身刀口舔血的造反头头,吕雉的提心吊胆毋庸置疑。刘邦好容易升级到汉王,吕雉本可以享受享受王后的幸福时光,却不料又落入项羽的手中,足足过了三年的人质生涯。

从结果向前推,后人读起来很轻松,但细想一下,三年身在敌营,谁知道哪一刻是自己的魂断日?即便是男人,恐怕也未必挺得住这种压力。这种煎熬,把一个弱小的女子,炼成了一个心肠坚硬的“汉子”。

二、从“硬汉”到“心机婊”

三年刀下余生,终于回到家了。一回首,蓦然发现,丈夫的床头已经不属于自己,刘邦的身边除了如花似玉的戚夫人,还多了个掌上明珠刘如意,人家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她和一双儿女,倒像是个外来户。

十几年的煎熬,就换来个锦衣玉食?如果这么想就太小女人了,枉费了上天赐给她的十几年苦难生活。此时,吕雉已经蜕变为半个政治家。她深知,自己和儿子,只是丈夫这个大家庭中弱小的一份子,如果不能守住现有的“嫡系”身份,将来想锦衣玉食,安度余生,恐怕都是奢望。皇权斗争都是血淋淋的,吕雉已经提前得到了“专业训练”,单纯已不属于吕雉,九转回肠,费尽心机成了她此后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保住儿子的地位,她开始主动步入丈夫的政治生活,一面帮助丈夫出谋划策,一面结交昔日跟她讨吃讨喝的兄弟。就这样,她在儿子荒漠般的生活中,硬是营造出了一片绿洲。相反,花房里的戚夫人母子,死守着刘邦的私宠,独守温室,醉生梦死。

三、从“心机婊”到“毒妇”

当那个对她威胁最大的男人,自己的丈夫刘邦驾崩后,她终于呼出了压抑几十年的怨气!解放了,从此告别提心吊胆,从此自己就是刘家唯一的女主人,不!大汉帝国的唯一女主人!

此时,吕雉原本柔弱的心肠,早就被覆盖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心情味穿不透的铠甲!带毒的铠甲!

人性的脆弱,决定了人需要情感的宣泄口。几十年的痛苦后,吕雉当然也需要宣泄,于是戚夫人倒霉了,刘如意倒霉了,殃及鱼池,连刘邦其他的儿子们都城门失火。

毒杀刘如意,把戚夫人制作成“人彘”,吕雉一次次挑战人类的极限,一次次刷新人性丑陋的记录。她甚至把自己的亲儿子,也逼成半疯半傻的废人。面对人们指责,吕雉可能会诧异地问:难道我对儿子的爱还不够吗?

她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是个从头“毒”到脚,从外“毒”到内的“毒妇”,谁占谁亡,谁碰谁死!在她的世界里,她所做的一切不无可指责,更不应该怀疑她对儿子的一片母爱!

四、两个女人的恩怨

从以上经历,我们就可以发现,吕雉对戚夫人的恨,哪是女人争宠的嫉妒,她争的是自己权益,甚至自己未来生存的安全。那个名为丈夫,她早已恨之入骨的家伙,跟她还有半丝感情吗?没有,绝对没有,吕雉内心深处,恐怕很希望他早点“崩”了。

说到底,戚夫人也很悲催,她什么时候能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她就是刘邦身边的一片落叶,刘邦一挥手之间的风,就是她生活的节奏——飘来飘去。

两个女人的恩怨,源于背后这个共享的偏心男人。也许刘邦也很委屈,哪个帝王的私生活不是如此,我出格吗?

说来说去,这就是历史,特定环境下的人生悲欢,谁也摆脱不了,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寻根拜祖


吕雉这么极端仇恨戚夫人,既因为戚夫人想要抢夺的太多,也因为吕雉的性格早已大变,已非当初。



吕雉早期还是贤惠的,出身大小姐,不到二十嫁给刘邦,当时的刘邦只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一穷二白,年长她十五岁,和情妇曹氏育有一子刘肥。操劳家务,照顾父母,后面生育子女,又得照顾子女。而刘邦则是每天应付公务或和狐朋狗友厮混。后来刘邦犯事逃到芒砀山,吕雉又得跋山涉水去送食物衣物。多年的操劳,吕雉磨练的很是独立自主。这时候,吕雉埋怨刘邦是人之常情,不埋怨刘邦是贤良淑德。

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之战,刘邦被项羽杀得一路丢子弃女,刘太公、吕雉被楚军俘获,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汉议和时释放。我觉得这段时间是吕雉性情大变的转折期。突遭兵祸,命悬人手,整日提心吊胆。当刘邦笑要父肉汤的言语传来,吕雉怕是更绝望了,对自己、对刘邦绝望了。

或许那时她明白了,自己能依靠的永远只有自己,能爱的只有子女;在这个命比草贱的世界,要想活下去,就只能主宰别人,而不是被别人主宰。



等到吕雉好不容易回到刘邦身边,却发现自己的男人刘邦早已被戚夫人抢走了,此时的吕雉因为年长,常常作为留守,和刘邦的感情日益变淡。本是苦日子熬到头了,却不想还是苦日子,能不恨戚夫人,或许也恨刘邦了。

而戚夫人自恃恩宠,在刘邦面前日夜哭闹,想要让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夺取太子之位。刘邦很爱戚夫人和如意,以如意类我、刘盈不类我为名,不惜和群臣对立,想要改立如意为太子。几次都很危险,吕雉被逼无奈,逼张良出主意,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刘邦才黯然放弃。

戚夫人对于吕雉来说,先是夺夫之恨,又是夺儿子太子之位之仇,政权更替,自己和儿女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而屡遭磨难,这时的吕雉早已成为一位政治家,是汉王朝最高决策层之一,手段更是狠辣,韩信被斩钟室、彭越成肉酱,下场有多惨;对刘邦也恨,对皇室出手毫不客气,刘肥差点别杀,三位赵王接连被杀;至于她最恨的戚夫人,报复的手段更是变态不堪,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又以哑药将她毒哑,扔在猪圈,称为“人彘”,意为人中之猪。更变态还邀刘盈来欣赏,吓得刘盈惊骇异常,不愿处理政事。


云迹乐谈


吕后为啥痛恨戚夫人,地球人都懂。

一、戚夫人占据了刘邦的宠爱

说来话长。

彭城大战,刘邦完败给项羽。

刘邦的父母和妻子吕后都被俘虏了。

吕后凄凄惨惨做了三年阶下囚。

三年后,楚汉鸿沟和议,刘邦的家人才被放回来。

回来后,吕后迎来的不是丈夫的关爱,而是丈夫的冷漠。

在这三年里,刘邦身边多了一个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

不难想像,此刻,吕后的内心有多么悲凉。

原配妻子陪丈夫创业,吃苦受累,等到丈夫事业成功了,原配妻子芳华不再,衰老沧桑,丈夫身边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狐狸精,夺走了丈夫的关爱。



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把吕后的儿子刘盈比下去了

这一点最要命。

汉朝成立后,刘盈被立为皇太子。

随着刘盈渐渐长大,刘邦越来越发现这个儿子不像自己。

刘盈善良、软弱,没有原则,做事情缺少决断。一句话,不是当皇帝的材料。

戚夫人生的刘如意聪明果断,刘邦看好这个儿子有培养前途。

刘邦想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可以想像,吕后有多么难过,多么绝望。

在大臣们的支持下,吕后才艰难地保住儿子的太子位。

戚夫人母子的悲惨结局已经注定。

刘邦一死,吕后就开始了她的报复行动。


余明讲历史


吕雉可没有单单只恨戚夫人啊,事实上除了薄姬,刘邦曾经宠幸过的妃子,吕雉一个也没有放过。尤其是戚夫人死的最惨。

耳朵被熏聋了,眼睛被挖了,喉咙被弄哑,手脚全部被斩,最后被扔进了的猪圈里,称之为“人彘”。(彘,是猪的意思。),最后还把亲儿子刘盈叫过来瞧她干的“好事”。

至于吕雉为啥这么恨戚夫人,这个就更好理解了,即便放到现在有那个女人不恨小三的,更何况是像吕雉这样的超级“女强人”,叔能忍,嫂都不能忍。

还有一个可能是,戚夫人经常叫刘邦立自己的儿子 刘如意 为太子,废了吕雉的儿子,刘盈,所以后来刘如意也被吕雉害死了。

不过,大家发现问题了没,吕雉为啥要把他的儿子刘盈叫过来看她的凶案现场?

官方说法是吕雉为了吓唬刘盈,方便自己亲政。刘盈看了之后,大声哭诉说这不是人干的事,说有太后自己恐怕今后是无法治理天下了。

事实也正如刘盈所说,从今以后刘盈就不理朝政了。

不过不知道大家发现了问题了没

其实折磨戚夫人,然后叫刘盈来瞧,是假。吕雉上台亲政才是真。只是为了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不丢皇帝刘盈的面子而已,甚至这个故事本身都很有可能不存在。就算要杀了戚夫人,又何必叫刘盈来看呢?刘盈也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还是吕雉的亲儿子,莫非是吕雉觉得刘盈从小到大受的刺激太少?如果是泄愤的层面,用易中天老师的话来说,一个人受到了这么多折磨,酷刑,身体都不会再有感觉了,既然戚夫人不痛,那么吕后何快之有。

前面说的薄姬,吕后为什么放过她,其实吕雉也只是同命相惜而已,薄姬也很少见到刘邦,常年陪伴在刘邦身边的就是戚夫人了,吕后一般都是留守大本营。后来吕后死了,诸吕被杀,薄姬的儿子代王刘恒居然当了皇帝。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反倒成了最后的赢家。


有趣猪


吕后对于戚夫人的恨,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第一、戚夫人夺走她的丈夫。吕后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也是正室,戚夫人只是妾室。古代嫡庶观念很重,所以吕后原本就比戚夫人要高一截。当初刘邦穷得叮当响,吕后身为千金却答应嫁给他,嫁过去之后,吕后也尽心孝敬公婆,担任了刘邦贤内助的角色。可以说刘邦的成功,与吕后在背后支持他是分不开的。如今戚夫人什么都没做,就抢走了她的丈夫,这口气吕后怎样都不能忍。

第二、戚夫人儿子差点夺走太子之位。吕后是正妻,她的儿子就是嫡子,拥有绝对的皇位继承权。可刘邦却多次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也就是刘如意为太子,这也是吕后不能忍受的。吕后为人强势,一早就想将权力控制在手上,要是刘如意当了皇帝,不仅什么权力都没了,就连她们母子的性命都难保。而刘邦之所以想立刘如意为太子,都是因为戚夫人受宠的原因,所以吕后将所有矛头都指向戚夫人。

第三、戚夫人自身招惹祸端。仗着刘邦的宠爱,戚夫人有着很明显的恃宠而骄,即使是刘邦去世,她也不知收敛。吕后本来就强硬,戚夫人还执意硬碰硬,最后只能落得悲惨收场。


笔写趣史


在一个经历过半生辛酸,在最苦难的日子陪着丈夫的女人的眼里,那些被宠的嫔妃都是强盗,掠夺者。

她半生心血和青春付于苦难岁月,等到荣华富贵的日子,却是她人与自己共享半壁江山。

偏在这时,戚夫人还在刘邦耳边吹风要废了吕后儿子的太子之位,立戚夫儿子为太子。

这半生,吕后除了儿子这个念想,还剩下什么。

男人的宠爱已拱手让人,难道那个女人还不知足吗?

可是废太子的话,不断从刘邦的口中说出,那个备受宠爱的戚夫人,天天吹着枕边风,刘邦的心早已倾斜。

吕稚突然醒悟,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在帝王世家,在权谋的国度,哪有什么云淡风轻与和风细雨。

她不想自己成了糟糠之后,还要老来无依。她必须要收起曾经的坚忍与贤良淑德,才能保全后半生的安稳,还有儿女的未来。

吕稚从一个贤良淑惠的妇人,一跃成为狠毒霸道的帝后, 不能不说,一个人心性的转变,往往来源于环境的逼迫。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狠毒。

哪个女人不愿岁月静好呢,吕稚也不例外。

只是爱和妒忌,加速了她性情的变异;生存与毁灭的抉择,让她不得不为自己负重前行。

无情莫道帝王家,对于生长在皇宫里的女人,爱是奢侈品,情是羁绊物,也许只有狠决,才是活下去的武器。


A一花一世界A


吕后确实对戚夫人恨之入骨,但其根本原因不是戚夫人横刀夺爱,而是她妄图为自己的儿子争夺储君之位。戚夫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傻白甜,以为倚仗着刘邦的宠爱,撒撒娇吹吹枕边风便可大功告成,很傻很天真,一来刘邦还没老糊涂到大是大非不分的地步,二来她也太低估了吕后。吕后虐死戚夫人的手段,残忍狠毒的程度可谓空前绝后,登峰造极,令人不寒而栗。



楚汉战争前期,刘邦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戚夫人,他一生当中最爱的女人。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吕后此时已是黄脸婆一枚,脱光了刘邦都不想多看一眼。所以,刘邦深陷戚夫人的温柔乡不能自拔,以后的日子里,二人如漆似胶,比翼双飞。

后来刘邦夺取天下,登基称帝,立大老婆吕雉为皇后,他和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立小三戚夫人为夫人,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本来一切波澜不惊,糟糠与小三之间也一直相安无事。吕后对刘邦早已心如死灰,只要你立我的儿子为太子,你就是在小三身上精尽人亡我也懒得理会。


人心不足蛇吞象,戚夫人一直享受着刘邦的专宠,可她还不满足,不停的给刘邦吹枕边风,一心想要刘邦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她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本来嘛,人有点野心未必是坏事,可也要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否则无异于玩火自焚。



也许是爱屋及乌,刘邦对刘如意甚是宠爱,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儿子当中只有刘如意最像他。再者,刘邦也一直不喜欢太子刘盈,认为太子过于懦弱,将来不是做皇帝的料。刘邦当年被项羽追杀的时候,曾三番两次将刘盈踢下马车,可见,这个儿子在他心中毫无一点份量,刘盈能当上太子,全凭他是正牌老婆所生的儿子。


于是,刘邦召集大臣,商量着改立太子的事。其中有一个大臣名叫周昌,他反对最为强烈,我说陛下呀,你竟然要立小三的儿子做太子,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恐怕全天下的人都不会答应!这个周昌说话有点结巴,再加上一时心急,脸涨的通红,话还没讲完,刘邦便大笑不止,本来一场非同小可的国本之争,就这样在刘邦的笑声中不了了之。

事后,吕后跪在周昌的面前,痛哭流涕的说,老周啊,没有你,我儿太子之位不保,你可是我们娘俩的大恩人啊!堂堂一国皇后,给大臣下跪,可见太子之争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吕后什么人,那可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磨练,生死的考验,她岂能坐以待毙!戚夫人你个贱人,你抢我男人我忍了,如今还不知足,又来抢我儿子的太子之位,真是活腻了!老娘当年跟着高祖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你还在你娘怀里吃奶呢,老娘要你吃不了兜着走,你等着!



吕后找丞相张良商量对策,老张就是牛逼,略施小计,请出了当时四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商山四皓为吕后母子助阵。刘邦一看傻眼了,这商山四皓一直甘做闲云野鹤,他苦请了多年都不愿出山,如今却肯出山助吕后母子一臂之力,看来立刘盈为太子是顺应天意,民心所向啊!老刘不禁仰天长叹,对戚夫人说,立刘如意为太子恐怕没戏,如今连那四个老家伙都站在吕后那一边,即使我也无能为力啊。戚夫人哭着说,亲爱的,你百年之后,吕后那个毒妇一定不会放过我们娘俩儿,这可如何是好啊?!

刘邦只好安慰她,这样吧,让如意去自己的封地赵国去,他年龄小,我再给他配一个有才干的大臣辅佐他。这样一来,你的儿子又有封地又有军队,将来即使我死了,那个黄脸婆也不敢拿你怎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邦决定派周昌,就是坚决反对改立太子的那位大臣,跟着他们的宝贝儿子刘如意去了赵国封地。

不久,汉高祖刘邦便挂了,吕后的儿子刘盈登基,史称汉惠帝,吕后也由皇后晋升为太后。她当上太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戚夫人,你个贱人,看老娘怎么整死你!她命人将戚夫人抓起来,把她的头发全部剪光,剃成秃头,又给戚夫人带上手铐脚镣,穿上囚服,囚禁在深巷,每天令她干春米的脏活累活。




戚夫人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突然一落千丈,哪受得了这种虐待,心中便无限伤痛。她在干苦役的当儿,苦痛无法排遣,便悲戚地唱了起来: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戚夫人的悲歌,很快传到吕后的耳里,吕后一声冷笑,贱人你要不说,我倒还忘了你和老东西生的孽种,我先弄死他,再来收拾你!

于是,吕后派人去接赵王刘如意,连接去了三波人,都被周昌以赵王身体不适为由给顶了回去。哼!周老头你个老不死的,这不明摆着跟我对着干吗?好吧,我先调你回京。周昌被吕后调回京城后,吕后再次派人去接刘如意,这一次,赵王只得乖乖的上路进京,死神已经向他招手。

汉惠帝刘盈深知母亲一心致刘如意为死地,为了保护弟弟,他跟如意同吃同睡,不给吕后下手的机会。这里必须为刘盈狂点赞,放到现在,他绝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邻家好男生。要知道,古代的皇子之间很少有兄弟手足之情,因为他们都是皇位的竞争者。从他们一出生就注定彼此之间是潜在的对手,只要是皇帝的儿子,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只不过概率不同罢了。更何况,刘如意曾经差点取代了他的位置,这份宽容仁厚,千百年来,实属罕见。



可惜啊,刘如意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吕后的毒手。有一天,惠帝早起练箭,看到弟弟如意睡的正香,不忍叫醒。心想着,只一会功夫,应该没事,谁知等他练箭回来,看到的却是一具七窍流血的尸体。惠帝恨吕后,大概也从此时开始。赵王刘如意死了,终于该轮到戚夫人了,史上最残忍狠毒的刑罚登场了:吕后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又让人剜去了她的双眼,再用药熏聋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不死不活的扔在厕所里,美其名曰“人彘”。

这还不解恨,吕后曾带惠帝参观自己的杰作,惠帝指着一团蠕动的球体状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答曰,戚夫人。惠帝顿时大惊失色,精神崩溃,他放声大哭道,这还是人干的事吗?我有如此心狠手辣的母亲,还有什么面目君临天下?! 从此以后,惠帝一蹶不振,终日郁郁寡欢,饮酒作乐,荒驰朝政。

可叹惠帝,无论何时,他都是一个谦谦君子,他也完全有能力做个好皇帝,却在是历史上没有吹起一个漂亮的泡泡,反而落了一个胆小懦弱的污名。吕后自以为给儿子夺得了一切,殊不知,她恰恰剥夺了儿子的一切。几年之后,惠帝驾崩,吕后临朝听制,开启了她对西汉王朝长达十五年的统治。


西岳顽石~戚夫人就像一只在鸟笼中被精心呵护,徒有一身华丽外表的金丝雀,而吕后则是翱翔天空、四处觅食的雄鹰,金丝雀和雄鹰相斗,只能是以卵击石。


西岳顽石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还是很大胆的,《高祖本纪》中他开篇就说汉高祖刘邦从年轻就开始“好酒及色”,并且,刘邦在迎娶吕雉之前,就已经和“外妇”曹氏生了私生子刘肥。在后来的起义过程中,刘邦也不断地在扩充自己的后宫,比如除掉魏王豹之后,他直接把魏王豹的嫔妃全部收编了(其中就包括薄姬)。但是,在刘邦众多后宫嫔妃之中,吕雉只恨戚夫人。

首先,戚夫人受宠的时机不太好——吕雉在彭城之战中被项羽俘虏,一直到楚汉议和才被放回来,她是当了两年左右的人质啊!哪天不是整天冒着杀头的危险?而当她终于大难不死,回到刘邦身边之时,却发现刘邦已经被会唱会跳又漂亮的戚夫人迷得神魂颠倒了,这着实是令人生气。

其次,戚夫人触动了吕雉的根本利益。吕雉可是著名的政治家啊,一般的小仇小怨她是不会记在心里的,但是她有自己的底线——刘盈顺利即位就是她的底线!但是戚夫人乘着自己得宠而得寸进尺,开始吹枕边风,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取代刘盈的太子之位。虽然吕雉想尽了各种办法,最终保住了刘盈,但是此时的她已经对戚夫人恨之入骨了。

第三,刘邦平时宠着戚夫人也就算了,在关键时刻却也犯了迷糊,甚至看着陪自己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的儿子也不顺眼了,竟然也真的起了废立之意。既然废立不成,又开始抱着戚夫人痛哭。戚夫人母子已经之国了,他还念念不忘,甚至临终的时候还要下令处死自己的妹夫樊哙!这一切骨肉分离之事全都是戚夫人害的啊!吕雉能不恨吗?


国史通论


男人通过力量和智慧征服世界,女人通过魅力和美丽征服男人。

吕后是刘邦的大老婆,戚夫人是刘邦的小老婆。女人都想要男人独一无二的爱,为了独占刘邦发自心底对女人的爱恋,吕后和戚夫人之间爆发了女人独有的战争。

刘邦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皇帝,刘邦四十岁之前不过是乡间一名不务正业的流氓,口袋里空空如也,三十多岁还没有娶到老婆,经常被他的老爹训斥。

吕后的娘家在沛县很有威望和地位。有一次,吕后的老爹举办宴会,邀请沛县有地位的人赴宴。刘邦身无分文,却在礼单上写出了一万钱的惊人数目,混进了吕家,大摇大摆地在宴席上吃了起来。

吕家的下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吕后的老爹,吕后的老爹想教训一下这个骗吃骗喝的无赖。吕后的老爹善于相面,看到刘邦那张写满了无耻的脸,吕后的老爹觉得刘邦以后会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不仅没有责怪刘邦,反而拿出最好的酒肉招待刘邦。

酒席过后,吕后的老爹把刘邦拉到吕家的内堂,和刘邦商量,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刘邦老大年纪还是一个人,遇到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推辞。就这样,比刘邦小十五岁的吕家女儿嫁给了老流氓刘邦,这个吕家女儿就是后来母仪天下的吕后。

吕后嫁给刘邦后,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汉惠帝刘盈,一个女儿,鲁元公主。刘邦娶了吕后后,没有改掉以前吊儿郎当的流氓模样,天天在外面瞎混,不关心家里的事情,吕后操持家务,种植庄稼,照顾老人,抚育孩子,让刘邦有一个温暖的家。

后来,刘邦造反,吕后支持丈夫的谋反大业,义无反顾地成了刘邦的贤内助,把家里的事情都扛了起来,让刘邦安心在外面打天下。

在秦末混乱的年代,一个女人操持一个家庭何其不易,有几次吕后都因为和刘邦的关系险些丢掉性命。尤其是刘邦为了换取项羽的信任,吕后被当作人质送入了项羽的大营中,天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只要刘邦触及到了项羽的底线,吕后就会成为项羽泄愤的对象。

经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刘邦终于干掉了大秦,打败了项羽,成为了大汉的皇帝,刘邦的江山里有一半是是属于吕后的。

自古英雄爱美人,刘邦是一个胸怀韬略的大英雄,被毛主席称为古代封建帝王里最好的一个,却逃不出美人这一关。

刘邦在和项羽打仗的过程中,收纳了戚夫人做妃子。戚夫人是一名很美丽的女子,唱歌跳舞样样拿手,刘邦很喜欢戚夫人,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戚夫人开口,刘邦总会想着办法满足戚夫人的要求。

吕后年老色衰,刘邦把吕后立为皇后,却不怎么接近吕后,常把吕后冷落在一边。吕后虽然不受皇帝宠爱,在朝廷中势力却很强大,除了刘邦,没有人能够压制吕后。刘邦的手下有很多大臣和吕后关系密切,比如张良、樊哙、萧何等,吕后的儿子刘盈还是太子。

刘邦觉得刘盈性格太过懦弱,不像自己当年那样的果断大胆,想要把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继承大汉的江山。戚夫人听了自然很高兴,天天在刘邦面前提起这件事,催促刘邦赶紧把自己的儿子扶持上位。

吕后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对戚夫人产生了无比的恨意,大汉的江山有自己的一份功劳,现在天下稳定,戚夫人站出来抢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和刘邦一起吃苦,却要和刘邦一起享受荣华富贵,我吕后难道要给戚夫人做嫁衣么?抢了自己的男人也就罢了,现在又要毁掉自己儿子的前途,这个姓戚的女人太过心狠。

吕后赶紧向张良求助,张良是刘邦身边的大红人,张良一方面劝说刘邦不要轻易更换储君,一方面把大山里的四个隐士请了出来,为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服务。

在一次宫廷酒宴中,刘邦在太子的座位一边看到了这四个学识渊博的隐士,自己请了多年都没能把这四个人请出山,现在这四个人加入了太子这一边。刘邦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已经不可能让戚夫人的儿子代替太子,强行做这件事,只会引发汉朝的内乱。

刘邦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戚夫人,太子刘盈已经不可能更换了。戚夫人很是悲伤,唱着忧伤的歌,跳起抑郁的舞蹈,刘邦不自觉留下了眼泪。

刘邦死后,吕后压抑在心中多年的妒火终于爆发。以前和她争夺过刘邦宠爱的女人都得到了报复,尤其是戚夫人,既夺走了他的丈夫,还差点让自己的儿子不能做皇帝,必须受尽折磨,吕后才能满意,人彘这件事就这么残忍地发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