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將自身瘋狂的軍國主義思想展露無遺,即便是在當時法西斯陣營的德國和意大利都被同盟國擊敗投降後,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仍然不願意接受即將戰敗的事實,甚至不惜在本土發動“玉碎計劃”,也不願意選擇投降,本文以時間為節點來講述從1943年日本開始嘗試和美國、英國“講和”到1945年8月15號最終宣佈正式投降的歷史事件,以此分析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是如何一次次阻礙日本投降的。

一、日本和美、英兩國“講和”

日本為了完成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發動了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亞洲國家的侵略,在數年的戰爭中,作為島國的日本本身物資匱乏,本想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來對周邊國家發動戰爭,但是這種方法畢竟不是長遠的,隨著中國武裝力量的不斷強大,日本漸漸發現自己消耗不起,加之法西斯陣營的德國和意大利節節敗退,日本主和派想到了日本戰敗的可能。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二戰圖片

在1943年,日本的主和派想方設法的同美國和英國聯繫上,希望和同盟國和談,於是這場秘密的會談便在瑞士舉行了,在會談期間日方提出了很多條件,雖然他們想要和談,但是這時候的日本還沒有走到絕境,所以日本人覺得自己有資格爭取更多的權利。

面對日方的貪婪,時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拒絕了這次和談,他發現對於日本人的貪婪,必須徹底擊潰他們,讓他們明白無路可走,他們才會明白自己的處境,不再那麼貪得無厭,於是這次會談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二、日本假意和重慶政府“講和”

1945年初,隨著反法西斯盟軍在歐洲戰爭的節節勝利,盟軍開始將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此時的日本大量的兵力被中國牽制住,此時的日本首相小磯國昭想要先和重慶政府和談,以此暫時抽出在中國的兵力來應對盟軍,為此小磯國昭派人和蔣介石秘密商議“中日全面和平案”內容大致如下:

1.南京政府立即宣佈自動取消,成立留守政府;

2.日本政府在南京留守政府成立時,立即與重慶國民政府談判停戰撤軍事宜;

3.停戰協定正式發表時,國民黨政府還都南京。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蔣介石

在重慶政府還未表態之時,小磯國昭先行在日本召開了內閣會議,商議這件事,但是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狂熱“主戰派”,自負的認為即便不從中國撤軍回援,以現有的兵力也能抵抗盟軍,最終小磯國昭的“講和”計劃以失敗告終,後小磯國昭辭去首相職務,由鈴木貫太郎接任首相職務。

三、《波茨坦公告》發佈,要求日本投降

在1945年5月,德國戰敗,歐洲戰場取得全面的勝利,但是現在的亞洲戰場還沒有結束,為了加快戰爭的結束,反法西斯盟軍將兵力繼續往亞洲這邊的戰場轉移,然而此時的日本在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主戰派仍然不願意投降。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波茨坦公告中文譯文

1945年7月26日,美國經過英國和中國的同意,起草了《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主要內容有:

“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後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佈所有武裝部隊立即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日本投降後,其主權只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軍隊完全解除武裝;戰犯交付審判。”

美國將擬定好的《波茨坦公告》公告於日本,要求日本立即按照公告選擇投降。

併發布,按照報告消息很快也傳到了日本人耳中,日本時任首相鈴木貫太郎想要接受公告選擇投降,但是日本內部的主戰派堅決反對,鈴木貫太郎畢竟剛上任,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屈從於主戰派,

四、《波茨坦公告》被日本“默殺”,美國製裁日本

在受到《波茨坦公告》的消息後,日本軍方怒不可遏,時任日本首相的鈴木貫太郎本想主張接受公告選擇投降,但是以阿南惟幾為首的主戰派的強硬態度,讓他毫無辦法,只能屈從於主戰派,根據主戰派的態度,1945年7月28號鈴木貫太郎召開記者會,宣佈將《波茨坦公告》“

默殺”,默殺在日語中的本意是不予置評,但是被外國媒體翻譯成了無視、忽視的意思,這一消息瞬間就讓美國惱火了。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小男孩原子彈

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下令將剛剛研製完成的原子彈投入到戰爭中來制裁日本的蠻橫,於是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便在1945年8月6號8點16分在日本廣島的上空被投下,這顆原子彈在廣島上空幾百米的地方被引爆,瞬間一股蘑菇雲騰空而起,響徹天際,產生的熱浪充斥整個廣島,以廣島最繁華的地段為中心向周邊擴散幾十平方公里,全部是一片火海,房屋盡數被熱浪衝毀,這顆原子彈導致了廣島三十多萬人死亡。

本以為能威懾到日本的杜魯門,低估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對戰爭的狂熱程度,日本主戰派不僅不投降還將這次襲擊掩飾成隕石撞擊,真是腦洞大開,匪夷所思。

五、同盟國聯合制裁日本

面對日本一條路走到黑的強硬態度,同盟國決定對日本實施最嚴厲的打擊。

1.蘇聯方面

從中立態度轉變宣佈對日宣戰,斷絕了日本求助蘇聯的最後希望。

2.美國方面

美國方面決定繼續使用核武器威懾日本人,於是在日本的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胖子”炸燬了長崎大部分的建築物,死亡人數約8萬多人,再一次沉重的打擊了日本。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轟炸後的情形

3.中國方面

毛主席在蘇聯宣佈對日宣戰後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主要內容為:

“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意投降的侵略者極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殲滅這些敵人的力量”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在毛主席的倡導下,全國所有的抗日力量擰成一股繩,全面的實施對日寇的反攻,最終將大部分在華日寇全部清除。

經過這次聯合制裁,沉重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囂張的氣焰,讓他們認識到他們的出路只有投降,負隅頑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六、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準備宣佈投降

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意識到,日本已經無路可退,唯有投降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全自身,於是他便前往皇宮求助日本天皇“裕仁天皇”出面來壓制主戰派,讓他們接受《波茨坦公告》選擇投降,日本天皇在鈴木貫太郎的勸說下,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但是前提是必須保證他的皇室地位,裕仁天皇將這一要求告知盟軍,幾經周折盟軍同意了這個要求。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終戰詔書

1945年8月14號,在保證自己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裕仁天皇便召開御前會議,讓所有的要員全部參加,宣佈投降事宜。雖然主戰派強硬不把首相放在眼裡,但是在日本不僅僅是崇尚軍國主義,更崇尚日本天皇,日本天皇在日本就是“神的化身”,既然天皇發話了,主戰派也只能選擇聽從。裕仁天皇隨即下令立即起草《終戰詔書》

七、投降前夕,日本發生兵變

然而事情卻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即便是日本天皇也低估自己國民的軍國主義思想的狂熱程度,就在內閣正在緊鑼密鼓的起草《終戰詔書》時,日本的下層軍方人員卻在密謀一場兵變。

日軍少佐畑中建二,在得知天皇宣佈投降的消息後,不甘心不戰而敗,就聯合中佐椎崎二郎等人四處去做軍事動員,希望能有上司願意幫助他們,讓裕仁天皇改變投降的主意,可是沒有一個上司願意幫助他們,因為雖然他們也不想投降但是他們更不想違逆“天皇”。

最後沒有得到任何外援的畑中建二等人,將目光投向了保衛皇宮的近衛師團身上,畑中建二和椎崎二郎一同來尋求近衛師團長森赳的幫助,令二人惱怒的是,同樣遭到了拒絕,惱怒的畑中建二開槍打死了森赳,並且用森赳的印章偽造了一份軍令,1945年8月15日凌晨一點,畑中建二用這份偽造的軍令調動了近衛師團,包圍了皇宮,他們知道皇宮之中正在起草《終戰詔書》,他們的目的就是阻止《終戰詔書》的完成。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日本兵變

很快憑藉著近衛師團的突襲,皇宮被攻破,所有起草人員都被抓了起來,畑中建二審問這些人得知《終戰詔書》已經完成且被錄製成了錄音盤,得知這一消息的畑中建二等人瘋狂的在皇宮中展開搜索,想要尋找這個錄音盤,但是錄音盤被天皇一個侍從藏起來了,這些被抓的要員並不知道錄音盤的下落,所以最終也沒能找到錄音盤。

不久,畑中建二等人叛變的消息傳到了東部軍司令田中靜壹的耳朵中,田中靜壹立刻率領部隊前往鎮壓叛軍,到田中靜壹到達皇宮大門口見到近衛師團時大聲呵斥,這時的近衛師團蒙了,他們才知道自己被假軍令欺騙了,最後兵變無果的畑中建二和其他600餘名軍國主義狂熱分子在皇宮前自殺了。

八、日本宣佈正式投降

在兵變平息後,1945年8月15日中午十二點,日本廣播播放了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這一消息,為了逃避懲罰,日本主戰派的多位要員在宣佈消息之前便在家中自殺,此時的日本才開始從軍國主義的狂熱中慢慢平靜下來。

1945年9月2日,日本人在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籤署“

向同盟國投降協議

1945年9月9日,日本人在南京簽署“向中國投降協議

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日本在二戰中數次想投降卻都被主戰派阻止

日本投降

結語:日本在軍國主義思想的促使下,窮兵黷武,不斷向周邊國家擴張,嚴重侵害了周邊國家的利益,為此日本自身也付出了慘痛的戰後代價,筆者想說的是,我們在牢記日本侵略中華民族這段慘痛歷史的同時,我們要做的是發憤圖強,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國強民安,則不懼任何外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