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国在冷战之初为何不用原子弹消灭苏联?


1945年7月24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继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与斯大林会面...当得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沙漠试验场爆炸成功后,杜鲁门总统将消息悄悄的告诉斯大林,美国研制出来了一种新型武器,杀伤威力非常巨大...斯大林听闻之后只是“哦”了一声(另一种说法是,斯大林回答到:你应该用它去打击日本人。),杜鲁门总统的的话外音是:美国已经掌握了原子弹,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同时也在警告斯大林不要在欧洲和远东做的太过分,不要在波茨坦会议上和战后世界格局上要价太高,这也是美国对世界进行的第一次“核威胁和核讹诈”!但斯大林并没有理会杜鲁门,而是回到苏联后立即命令加紧核武器的研究!

苏军攻克柏林,也预示着冷战的开始。

美国为何在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没有消灭苏联的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首先是:苏联的军事力量在二战结束时军事力量处于第一次巅峰状态,全军兵力总员额超过了550万人,后备力量也超过了500万人、各型坦克超过了3万辆、包括火箭炮、迫击炮在内的各种口径的大炮超过了10万门、作战飞机也有上万架之多,兵力部署在欧洲有400万人,远东有150万人(对日作战)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紧靠原子弹是消灭不过来的,搞不好在欧洲的这些苏联军队有可能闪击已经满目疮痍西欧!而当时的西欧根本没法抵挡,只能是投降,政府首脑再一次流亡海外。

那时间的世界级领袖都是抽烟的,约瑟夫和温斯顿都是老烟枪。



第二个原因是:苏联领土太大了,有2200万平方公里,而美国当时原子弹数量太少,到1950年才有229枚,并且都是原子弹核当量太低,就这么一点原子弹消灭苏联大城市都不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而且当时也没有洲际导弹,只有战略轰炸机,可问题是苏联当时的空中力量很强大,防空网的密度也很高,轰炸机执行任务太危险,削弱了打击苏联大城市的能力...若是苏联拼死一搏对于欧洲来说就是更大的浩劫。
著名的永恒经典照“胜利之吻”。

第三点:二战结束后总算迎来了和平,这个时候美国政府再去打仗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包括欧洲在内人们已经极其厌战了,谁挑起战争谁就要下台,1950年开始的“东北亚战争”还没结束,杜鲁门总统第二次竞选就失败了,而艾森豪威尔的竞选口号之一就是要结束战争...可见当时美国人对于战争的讨厌程度!
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叫做:南瓜🎃🎃1949年8月29日爆炸成功,从此苏联有了对抗美国的底气,也使得冷战持续了40年之久。

通过上面的分析,美国在1945年~1950年这个期间肯定有核打击苏联的计划,但是种种原因的限制未敢实施,而苏联也在这个时间内加紧研制出来核武器,从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角度上来说,苏联研制出来核武器也确实保卫了世界的和平!因为有了“核恐怖平衡”的相互遏制世界才有了战后70多年的整体和平与全面发展。


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面有“依诺.阿盖依号核轰炸机、“小男孩”和“胖子”的模型,在原子弹的模型介绍展板上有这么一段话: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总统婉转的告诉斯大林大元帅,美国掌握了原子弹,但斯大林大元帅好像不知道总统在说什么...。


皇家橡树1972


不是不想用,而是不能用啊。冷战形式形成于1948年,而美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并运用于实战是在1945年,当时一共造出3枚,其中1枚用于核爆实验,另外两枚则用于轰炸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至此日本投降,二战得以结束。到1946年时美国已经生产了11枚原子弹,1947年时这个数字达到了32枚,直至冷战形势形成的1948年,美国已经拥有110枚原子弹。而此时苏联的原子弹技术才刚刚获得突破,一年以后的1949年8月29日成功爆炸第一枚原子弹。因此理论上美国在冷战形势刚刚形成的时候确实具备使用原子弹消灭苏联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被投送能力所制约,因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诞生于1957年,即苏联的SS-6洲际弹道导弹,而具备实战能力的洲际导弹则是1959年美国成功研发并装备的“宇宙神”。倘若美国要在1948年时对苏联使用核武器,那么唯一的投送方法就是轰炸机空投,而此时苏联不论是航空技术还是航天技术都已经超越美国,比如苏联已经在1947年时便装备了1000架米格-9喷气式战斗机以及萨姆-1“瀑布”地空导弹,而美国在这两方面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发动对苏联的轰炸机空袭行动,试问有多少架飞机能突破苏军地空两层防空网?又有几枚原子弹能成功投掷到苏联国土?如果一次不能消灭苏联,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无可避免,这么做对美国来说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美国将成为另一个邪恶的纳粹国家!下图为美苏两国原子弹数量对比曲线图,红色为苏联,蓝色为美国。

联合国在制约人类发动世界级大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冷战形势形成之前,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1945年成立,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9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联合国的构想源于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的构想完全是在美国人的牵头和努力下最终实现的,如果在刚刚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内美国人就率先违背《联合国宪章》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那么经过美国两任总统的努力以及世界各个国家的支持而成立的“联合国”就不再是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己任的国际组织,而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阴谋!因此客观地讲,美国当初在制造数量如此巨大的原子弹时并没有想过用它来攻击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苏联。而此时的苏联则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一个阵营的代名词,囊括了包括我国在内的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试问即便美国有此贼心,又何来的贼胆呢?下图为联合国成立当日合影留念的各国代表,坐席上是联合国最初的美、苏、英、法四个常任理事国代表。

原子弹的投送能力是冷战初期制约核战争发生的重要因素

当今的核投送能力可谓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飞机空投以外还有洲际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等,然而就如本文开头所述那样,冷战初期的核投送能力十分有限,执行核打击任务时手段仅限于轰炸机临空投掷。这就要求搭载沉重的原子弹的轰炸机拥有突破对方防空网的能力了,而在双方空中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贸然的空袭行动无异于消耗战,只有消耗掉对方的空中力量让己方掌握制空权以后才能实现轰炸机从容飞临目标上空投掷原子弹。而就在双方争夺制空权时恐怕地面上和海上的战争早已随之打响,世界再次陷入大战中,大战所造成的不同结果也会引起世界秩序的不同变化,倘若苏联阵营失败了,那么苏联就不再是美国的头号敌人,那么被美国赶超的英国甚至是被世界打败的日本会不会就此再次崛起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呢?假如这个设想成立,那么美国还要不要再用原子弹来炸一炸英国或者日本呢?所幸的是二战时期美国人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时看到那些惨烈的景象后便不再希望这种惨剧再次发生,同时在投送能力的制约下原子弹只能成为一种威慑手段,而不是进攻手段,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或者说上帝是公平的,它把平衡的尺度掌握得刚刚好。下图为向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的美军轰炸机,在洲际导弹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原子弹轰炸只能采用这种临空轰炸的形式进行。

冷战中期原子弹不再受到投送能力的制约,却受到对等原则的制约

冷战形势持续到中期时也是世界原子弹数量的高峰期,仅仅美苏两国所生产的原子弹(包括氢弹在内)总数就超过了70000枚,在1989年核裁军前,美国在役的战略核弹头运载工具约 2260件,核弹头 1.4 万个,战役战术核弹头 1.5 万个,总当量 50 亿吨;苏联在役的战略核弹头运载工具 2494 件,战略核弹头 1.1 万个,战役战术核弹头 5400 个,总当量 100 亿吨。美苏两国的原子弹足以使世界文明毁灭100次!此时双方核力量基本对等,原子弹成为消灭对方或者报复对方的威慑性力量,作用是压制对方不敢贸然发起核战争。比如人类距离核战争最近的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时期,1959年美国先动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做为报复,1962年苏联也向向美国后花园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部署了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在持续13天的危机中,美苏两国曾经数次只差一点点便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世界核战争一触即发。幸运的是两国最终都保持了克制,要不然今天的地球就不再有人类的踪迹,核战争所引发的核冬天足以在40年的内使人类灭绝。在力量对等的情况下发动的核战争双方将谁也消灭不了谁,即使获得优势的一方也会在随后的自然灾害中灭绝,如果美国人期盼的是这样的结果而选择用原子弹消灭苏联,那么我们也就再无讨论的意义了。下图为可以搭载195枚核弹头巡航导弹的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以此齐射就能毁灭一个中等国家。

回顾一下历史,苏联最终还是以解体的形式被无形地消灭掉了,消灭它的不是威力强大的原子弹,而是美国人制造的世界格局。很显然这种无形的武器所取得的胜利是原子弹所不具备的。而反过来想,万一美国人真的不留任何节操在1948年冷战初期发动对苏联的原子弹轰炸,那么在无形中解体的会不会是美国自己,而不是苏联呢?用莎士比亚的话来说就是——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图为苏联解体后被推倒的列宁雕像,如果世界格局被逆转,倒下的将会是自由女神像。


兵器知识谱


苏联:我做了什么?你要消灭我?

美苏的冷战是从1947年开始的,而苏联核试验成功是在1949年,其实留给美国的,也就短短两年时间。而这两年时间,压根就不够美国去“核平”苏联的,也没人愿意打。另外,这问题很想当然,原子弹不会自己莫名其妙突然出现在苏联上空。

二战中,美国总共三颗原子弹,自己试验用了一个,另外两个包邮送给了日本。1945年的时候,美国已经没有原子弹了,而那些核设施一直在运转,在生产原子弹,即便到了1949年,美国核武器数量也就那点,够干啥的?苏联土地多大?

很多时候呢,人们思考问题会想当然,认为原子弹直接开飞机过去然后扔下去就完事了,这么容易么?我们把时间推回去,推到1945年,美国在轰炸广岛长崎的时候,日本周边那些岛礁基本都被美军攻占了,日本上空的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了,负责轰炸广岛长崎的509大队每天都去日本投一颗炸弹,用来训练,熟悉路线。等到轰炸的时候,无遮无拦,直接就过去了。

而苏联呢,美军要想核轰炸苏联,要从哪起飞?最近的地方就是西德占领区,不可能从日本起飞炸西伯利亚去。从德国飞过去,中间经过东德、波兰等国,才能到达苏联境内,那会儿苏联可比现在大多了,莫斯科前边还有一大片缓冲地呢。这个时候,美军轰炸机就要做好躲避上千公里的防空火力的攻击,难度多大,自己想想。

那么,美国想轰炸莫斯科,只有飞机,那会儿没有弹道导弹,没有能打一千多公里的导弹,只能通过轰炸机去投弹。想让轰炸机不被打下来,只有从东德推到苏联境内,至少在乌克兰或者白俄罗斯起飞,才有机会将原子弹投到苏联境内,甚至是莫斯科。但是问题是,你想安安稳稳的投弹,你就得给这块地吃了吧,问题是,苏联能让你不费吹灰之力打过来么?不可能,这会儿的苏军那叫一个炉火纯青。打几年,苏联核试验成功了,那只能停战了。苏联不可能因为美国人打过来,需要钱,就停止核试验的,肯定抓紧时间,加班加点,没准可能更早造出来。

而且,1947年这会儿,美国人不想打仗的,这会儿战争刚结束,美国也需要恢复。你别看美国赚翻了,他钱还没收完呢,吃掉的那些,他也得消化消化。他要是这会儿和苏联打起来了,英国法国这都自顾不暇的忙着战后重建呢,日本也没辙,他只有自己打,对手可不是打残了的德国,美国自己出面打,这代价多大,美国能吃这亏么?别人打仗,自己看热闹,卖东西,他有钱赚,自己上去打,赢了输了,消耗都是自己的。

我的意思是,1947-1949年,就算美国有核武器,苏联没有,美苏要是打起来,还是需要长时间的常规战争去打,要打,就只能打全面战争,而不是一上来直接轰原子弹。第一,你根本没办法直接投过去,第二,就算你投过去了,效果能有多好呢?日本当时是苟延残喘阶段,而苏联是属于距离巅峰没差多远了。

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会儿美苏是明争暗斗,自始至终没直接打起来。最严重的一次还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最后也没打起来。核武器这东西,不是开战即用的,而是最后一张底牌,就算到了一定地步,美国敢扔第一个核弹么?


军武文斋


这个话题好象说五零年抗美援朝时期,美帝怎不动用原子弹对付志愿军,毛主席早就说过"原子弹是吓唬人的东西"。战争的目的是扩大地盘,同时掠夺它国资源,还得奴役它国人员,你把资源毁了,把人消灭一干二净,那么战争还有什么意思,就是抗美援朝时,美帝动用原子弹,苏联就向北约国家投放原子弹,所以美帝它也不敢使用原子弹!


用户若有所思


冷战初期,只有美国拥有核武器,可是为什么美国不用核武荡平苏联,以绝后患呢?可能有以下这么几个原因:

一、苏联是否是敌人还难于判断。毕竟刚刚经历的二战两国是盟国,两国的一切联系还是以朋友进行定位,民众间的敌对情绪还没有煽动起来,美国政治精英没有这个决心。

B29作为原子弹投送工具需要拥有绝对制空权

二、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和质量都有限。二战后期,美国把仅有的两枚原子弹都投在了日本战场,美国还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核武器生产;其次,核武器质量有限,原子弹体积很大,当量不足;另外,投送工具主要是以轰战机进行投送,投送效率低,苏联空军比二战后期的日本空军实力强大得多,因此轰战机很容易被苏联空军拦截。

早期原子弹体积大,没有实现导弹运载,投递效率低下

三、对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进度缺乏足够的情报,其实,苏联研制原子弹离成功已经不远。因此,美国不敢动用原子弹攻击苏联,加上战后欧洲诸国百废待兴,无力再随美国发动一场对苏联的战争。




鶇飞天


这个想法只是局外的简单想法,而不是从美国人的角度考虑的问题,或者说,不明白什么叫:冷战。

美国人不想自己坑自己,使用原子弹消灭苏联只是一个战术假设,而不是一个战略选择,在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真正的敌人关系,双方的首脑会议,互访等依然正常进行,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大国关系,而不是小国之间的,以简单的灭国为目的。

美苏之间的冷战是一场争霸之争,而不是一场国家存亡之战,什么叫:争霸?实质争的谁是天下第一的位子。这样的目标意味着美苏之间的关系不是简简单单的敌对,也一样存在合作关系。

双方在进行间接对抗时,一直有规则可言,那就是避免直接对抗,同时,在许多领域也在进行合作,而且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多。冷战时期,双方的争斗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对抗,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也一样在对抗,核力量在整个争霸背景下,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冷战时期的许多冲突背后都美苏的影子,但是在双方只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消灭对方不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方式,对于美国来说,为什么要消灭苏联?不管他是否有这个能力,对于它来说这都不是一个选项。

更不要说在冷战初期,美国人没有足够的核力量来完成它的这个任务:消灭苏联,所以这是它办不到的事情,也不想干这个事情。


南国军情


冷战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6年访问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从1946起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根支柱,它们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内相继出台的,这意味着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这时候二战结束,不管那一方都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武装冲突,特别是苏联的势力分布占欧洲东部很大一部分,双方军事上常规势力基本上均等,美国虽然比较早拥有核弹,但这种大杀器不是随便使用,苏联二战前以经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二战后国力并没有衰退,地广人稀,有大量的后方基地使用,一但没有打压下去,带来的后果是美国也无法预料,美国人不敢冒险。


只看经典之作


苏联国土面积那么大,美国没有那么多原子弹发起攻击,而且战争得有理由,美国政府对苏发动战争,不是拍拍脑袋就可以的,最关键的是,就算美国政府想发动,也要问问欧洲兄弟是否同意,战后西欧各国都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忙于恢复经济,哪有可能再次面对一场世界大战?另外,中国也不怕苏、美两国的核讹诈,也是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也实在太大


行摄清远


这不是不用原子弹也把它消灭了吗嘛,只是时间略微长了一点,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划得来,美国没有损失一枪一弹,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完美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大胜仗,值得诸位研究和探索一番呀,。,。[大笑]


绿荫幽草胜花时


苏联的核武器比美国的多,当量更大,美国敢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